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01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横向设置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外侧套设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有波纹弹簧,所述波纹弹簧的右侧端设置有棘轮,所述插头壳体右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线体,所述针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左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封线体,所述插座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孔绝缘体,所述孔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左端穿出第二封线体设置,所述插针插入插孔内,所述插座壳体的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具有连接可靠,稳固,并且具有抗震动冲击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特别涉及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用于电台、雷达和声纳系统、潜艇、武器系统、便捷导航系统、火箭发射、军舰、坦克、反导弹系统、航空、航天、军事、安全防护、装甲车、无人驾驶系统、加固计算机身手持机、PTT和PRP系统、夜视仪、赛车运动及高强度应用领域,因此需要其具备可靠的整体密封性和防震性,能使产品在颠簸震动强度较高的场合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具有安全可靠的整体密封性和防震性,更安全有效使产品在颠簸震动强度较高的场合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横向设置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外侧套设有连接螺帽,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有波纹弹簧,波纹弹簧的右侧端设置有棘轮,棘轮与插头壳体表面固定连接,插头壳体右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线体,插头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针绝缘体,针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针,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左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封线体,插座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孔绝缘体,孔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孔,插孔的左端穿出第二封线体设置,插针插入插孔内,插座壳体的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孔绝缘体与插座壳体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压环,第一压环外侧固定设置有O型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棘轮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第二棘轮扣设在第一棘轮右侧,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的外侧均与连接螺帽的内侧接触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插头壳体包括第一插头壳体和套设在第一插头壳体左部的第二插头壳体,第一封线体位于第一插头壳体右端内部,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的内侧均与第一插头壳体外侧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插头壳体铆压在第一插头壳体表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针绝缘体位于第一插头壳体内侧,针绝缘体与第一插头壳体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插孔采用冠簧式一体插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插座壳体的外侧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有六角螺帽和开槽螺帽。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插孔采用冠簧式一体插孔,一体式插孔机械寿命能达到30000次以上插拔,一体式插孔不需要再次铆接,节约了零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插针与针绝缘体配合取消了常规的定位爪安装方式,铆压好线的插针组件可以直接推入绝缘体中,减少装定位爪的工序,生产效率更高效;3、三头螺纹带波型弹簧加棘轮结构,可以快速插合,小于3/4圈即可到位,防斜插、高耐震强度,可以预防在高强度震动时出现松动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插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六角螺帽、2-插座壳体、3-开槽螺帽、4-插孔、5-第二封线体、6-第一压环、7-O型圈、8-孔绝缘体、9-连接螺帽、10-波纹弹簧、11-第一棘轮、12-第二棘轮、13-第一插头壳体、14-第一封线体、15-针绝缘体、16-第二压环、17-插针、18-第二插头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横向设置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外侧套设有连接螺帽9,连接螺帽9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有波纹弹簧10,波纹弹簧10的右侧端设置有棘轮,棘轮与插头壳体表面固定连接,插头壳体右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线体14,插头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针绝缘体15,针绝缘体15内部固定设置有插针17,插座包括插座壳体2,插座壳体2左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封线体5,插座壳体2内部固定设置有孔绝缘体8,孔绝缘体8内部固定设置有插孔4,插孔4的左端穿出第二封线体5设置,插针17插入插孔4内,插座壳体2的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螺帽9与插头壳体之间。孔绝缘体8与插座壳体2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压环6,第一压环6外侧固定设置有O型圈7。棘轮包括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第二棘轮12扣设在第一棘轮11右侧,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的外侧均与连接螺帽9的内侧接触设置。插头壳体包括第一插头壳体13和套设在第一插头壳体13左部的第二插头壳体18,第一封线体14位于第一插头壳体13右端内部,第一棘轮11和第二棘轮12的内侧均与第一插头壳体13外侧固定连接。第二插头壳体18铆压在第一插头壳体13表面。针绝缘体15位于第一插头壳体13内侧,针绝缘体15与第一插头壳体1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环16。插孔4采用冠簧式一体插孔4。插座壳体2的外侧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有六角螺帽1和开槽螺帽3。其中插头是将波纹弹簧10装入连接螺帽9中,第一棘轮11扣入第二棘轮12并压入第一插头壳体13卡槽中,再将第二插头壳体18铆压进第一插头壳体13上,将电缆穿过第一封线体14,剥出线芯,再与插针17铆压,铆压线后的插针17组件可直接推入针绝缘中,针绝缘体15键位定位装入插头壳体的凹键中,实现防转和定位方向,通过第二压环16压入顶位针绝缘体15,防止松脱,然后将封线体扣入插头壳体中,再将屏蔽线压到第一插头壳体13上。其中插座是将O型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压环6上,插头端面拧入顶到O型圈7实现防水IP68,孔绝缘体8键位对准插座壳体2键位,通过第一压环6铆压进插座壳体2,实现绝缘体定位和不松脱,插孔4可以直接压入孔绝缘体8,也可以先将线缆穿入第二封线体5,铆压线后直接推入绝缘体,再将六角螺帽1和开槽螺帽3旋入插座壳体2。其中插头和插座不需要按标记点进行安装,三头螺纹连接螺帽9旋入插座壳体23-4圈即可到位,本新型结构具有单柄棘齿螺钉系统使连接器可以快速安全连接。插孔4采用冠簧式一体插孔4,一体式插孔4机械寿命能达到30000次以上插拔,一体式插孔4不需要再次铆接,节约了零件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因为是一体式的冠簧插孔4它的接触电阻比常规的冠簧孔要小几倍速,所以传输信号更安全可靠,插针17与针绝缘体15配合取消了常规的定位爪安装方式,选用韧性和强度较高的特种PEEK料,通过插针17过盈绝缘体的方式,铆压好线的插针17组件可以直接推入绝缘体中,减少装定位爪的工序,生产效率更高效些,5个键位三头螺纹带波型弹簧加棘轮结构,可以快速插合:小于3/4圈即可到位,防斜插、高耐震强度,可达到炮振试验25至2000Hz/3轴(阿帕奇直升机),棘轮设计成120度与55度齿轮,可以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横向设置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外侧套设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有波纹弹簧,所述波纹弹簧的右侧端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与插头壳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头壳体右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线体,所述插头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针绝缘体,所述针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左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封线体,所述插座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孔绝缘体,所述孔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左端穿出第二封线体设置,所述插针插入插孔内,所述插座壳体的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横向设置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外侧套设有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有波纹弹簧,所述波纹弹簧的右侧端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与插头壳体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头壳体右侧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线体,所述插头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针绝缘体,所述针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针,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左端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封线体,所述插座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孔绝缘体,所述孔绝缘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左端穿出第二封线体设置,所述插针插入插孔内,所述插座壳体的右端固定设置在连接螺帽与插头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绝缘体与插座壳体内壁之间固定有第一压环,所述第一压环外侧固定设置有O型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头螺纹棘轮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包括第一棘轮和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柯耐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