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53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BIM建模软件对工程施工项目按照构件进行建模;步骤二、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对构件进行计划进度信息编辑;步骤三、将BIM模型的几何实体和计划进度信息导入到Web端;步骤四、根据BIM模型中的计划进度信息编制施工计划进度;步骤五、根据施工计划进度,生成模型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步骤六、选择相应的构件录入实际进度信息;步骤七、对比施工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信息,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构件进行BIM建模和进度管理,与实际施工过程的管理基本单元一致,能够满足现场需求,实现了对施工进度的动态、可视化、高效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客户端的进度管理软件,如Navisworks的timeliner模块,通过进度计划编制并与模型关联,就能实现可视化的进度模拟;一种是在网页端进行模型可视化进度展示。前者由于不便于实时展示和多方协作,在实际工作中作用不大,越来越少被应用。应该说,基于Web端进行施工进度管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基于工作任务和模型组关联的进度管理方式,其管理基本单元为模型组,而实际施工过程的管理基本单元为构件,因此难以满足现场需求;2、在Web端模型空间里,对构件进行手动精确定位和选择困难,特别当构件数量众多,操作十分不便且效率低下;在Web端平台上,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等工作是动态调整的,传统的人工定义方式效率低下,工作量巨大,难以满足现场快速运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更加符合现场需求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BIM建模软件对工程施工项目按照构件进行建模;步骤二、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对构件进行计划进度信息编辑;步骤三、将BIM模型的几何实体和计划进度信息导入到Web端;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导入的计划进度信息,在Web端编制施工计划进度;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编制的施工计划进度,生成BIM模型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步骤六、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录入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步骤七、对比施工计划进度和步骤六中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对构件进行编码;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将BIM模型的构件编码导入到Web端;所述步骤六中,通过构件编码选择相应的构件并录入该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进一步,该方法的所述构件编码采取8级编码,即设置8段代码,8段代码分别表示项目代码、工程代码、区段代码、专业代码、分部代码、分项代码、位置代码和序号代码。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包括生成双视图对比画面,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的进度状态。进一步,所述进度状态包括提前完成、进度滞后和进行中。进一步,所述施工计划进度包括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结束时间,所述实际进度包括实际开始时间和实际结束时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构件编码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装置,包括:建模模块,用于通过BIM建模软件对工程施工项目按照构件进行建模;编辑模块,用于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对构件进行计划进度信息编辑;导入模块,用于将BIM模型的几何实体和计划进度信息导入到Web端;编制模块,用于根据导入的计划进度信息,在Web端编制施工计划进度;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施工计划进度,生成BIM模型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录入模块,用于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录入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施工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信息,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构件编码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构件进行BIM建模和进度管理,与实际施工过程的管理基本单元一致,从而能够满足现场需求。通过比较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实现了对施工进度的可视化、动态、高效管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构件编码的Web端平台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利用AutodeskRevit、Microstation等BIM建模软件,对工程施工项目按照构件进行建模,从而与现场进度管理颗粒度保持一致;步骤102、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对构件进行计划进度信息编辑;步骤103、开发客户端BIM模型到Web端展示模型的接口,实现几何实体和计划进度信息的无损导入;步骤104、Web端读取BIM模型时,自动读取BIM模型中计划进度信息,Web端“计划进度编制”功能区的输入信息,从而自动完成Web端施工计划进度编制工作。步骤105、根据上一步骤的施工计划进度编制,运用BIM模型三维可视化的特性,生成相应的模型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三维视图;步骤106、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情况,通过构件编码选择相应的构件进行实际进度信息录入;步骤107、根据步骤104、步骤106定义的施工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信息,自动生成双视图对比画面,并通过颜色区分“提前完成”、“进度滞后”、“进行中”等状态,便于直观分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便于作出管理决策。进一步地,由于在Web端模型空间里构件数量众多,手动精确定位十分不便且效率低下,因此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构件进行编码。具体而言,在步骤102中,先对构件进行编码,再通过Revit+Dynamo可视化编程技术,根据构件编码的唯一性,将施工组织计划自动录入BIM构件属性中。在步骤103中,将BIM模型的构件编码与几何实体和进度信息一同导入到Web端,生成Web端构件树,构件编码即为Web端构件的名称;在步骤106中,则是通过构件编码选择相应的构件进行实际进度信息录入。由于每个构件有了唯一的编码,大大简化了定位操作。编码规则可参照《建设工程分类标准》,对BIM构件采取8级编码,即设置8段代码,并用“_”分隔,8段代码分别表示项目代码、工程代码、区段代码、专业代码、分部代码、分项代码、位置代码、序号代码。BIM构件编码与工程构件严格对应,是实现施工组织计划录入与读取的基础。与上述方法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装置,包括:建模模块201、用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通过BIM建模软件对工程施工项目按照构件进行建模;/n步骤二、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对构件进行计划进度信息编辑;/n步骤三、将BIM模型的几何实体和计划进度信息导入到Web端;/n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导入的计划进度信息,在Web端编制施工计划进度;/n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编制的施工计划进度,生成BIM模型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n步骤六、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录入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n步骤七、对比施工计划进度和步骤六中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BIM建模软件对工程施工项目按照构件进行建模;
步骤二、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对构件进行计划进度信息编辑;
步骤三、将BIM模型的几何实体和计划进度信息导入到Web端;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导入的计划进度信息,在Web端编制施工计划进度;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编制的施工计划进度,生成BIM模型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步骤六、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录入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
步骤七、对比施工计划进度和步骤六中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还包括对构件进行编码;
所述步骤三中,还包括将BIM模型的构件编码导入到Web端;
所述步骤六中,通过构件编码选择相应的构件并录入该构件的实际进度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编码采取8级编码,即设置8段代码,8段代码分别表示项目代码、工程代码、区段代码、专业代码、分部代码、分项代码、位置代码和序号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可视化展示对比结果包括生成双视图对比画面,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的进度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项目Web端施工进度管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峰王景全戚家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