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541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5
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近程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发送给网络侧服务器;现场监测终端,监测机器设备周围的气象信息,将气象信息向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网络侧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存有控制命令与机器命令的转换目录,接收控制端发送的控制命令;根据转换目录将控制命令转为机器命令;接收现场监测终端发送的气象信息,判断是否向机器终端发送机器命令;机器终端,接收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的机器命令,控制机器设备执行机器命令对应的工作;近程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对机器终端的控制电路板操作,实现对机器终端的近程控制。上述系统实现了对光伏智能机器人远、近程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结构精简、功能更加强大,机器运行也更加智能,目前机器设备的运行基本通过操作人员触摸机器设备的按钮来控制机器进行运转工作。近些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无线通信技术与机械设备结合,操作人员可以与机器设备相隔一段距离实现对机器设备的控制,但是操作人员需与机器设备之间的距离不能超出一定范围,否则无法实现对机器设备的远程控制,使远程控制功能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近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现场监测终端、网络侧服务器和机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控制命令,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现场监测终端,用于监测机器设备周围环境的气象信息,并将气象信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存储有控制命令与机器命令的转换目录,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控制命令;根据所述转换目录将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转换为相应的机器命令;接收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发送的气象信息,根据气象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机器终端发送所述机器命令;所述机器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来的机器命令时,控制机器设备开始执行所述机器命令相对应的工作;还用于将所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发送给所述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获取所述机器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和对当前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以及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所述机器命令的数据信息;所述近程控制系统,用于操作人员现场对机器终端进行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端,包括移动客户端;所述系统还包括固定PC端;所述固定PC端,用于接收所述机器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和对当前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以及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所述机器命令的数据信息以及接收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发送的气象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展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客户端包括光伏智能机器人远程控制APP,包括控制指令发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设置模块;所述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管理员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和所述机器终端发送的信息;所述设置模块,用于管理员设置按一定周期执行预设的控制命令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终端包括: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所述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端发送的机器清洗命令时开始对指定光伏板进行清洗;还用于将所述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的用电量、工作进度、清洗程度以及所述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的使用损耗情况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包括微型气象站;用于将所述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温度、风级、风向以及降水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将所述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包括比对模块,用于将所述微型气象站发送的温度、风级、风向以及降水量信息与所述网络侧服务器中的预设的气象阈值进行比对,当所述微型气象站发送的温度、风级、风向以及降水量信息在所述预设的气象阈值范围内时,将机器命令向所述机器终端发送;当所述微型气象站发送的温度、风级、风向以及降水量信息超出所述预设的气象阈值范围内时,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向所述控制端返回命令未执行的信息以及气象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气象阈值为:温度10℃-30℃,风力0-5级,降水量0-8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和所述机器终端均设置有4G物联网卡,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的机器命令以及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和所述机器终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终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4G物联网卡接收的机器命令控制所述机器终端执行相应的操作;所述控制电路板,还用于所述近程控制系统,操作人员通过对所述控制电路板的操作控制所述机器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还包括检测控制端访问服务器异常的装置,包括:记录单元,用于所述控制端和所述网络侧服务器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之后,记录所述控制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提出传输数据请求的次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提出传输数据请求的次数和提前设定的准则,检测控制端访问服务器是否存在异常;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数据请求次数超过提前设定准则的第一次数量,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自动拒绝接收所述控制端的所有请求,并且记录所述控制端提出数据请求的信息;当所述控制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数据请求次数超过提前设定准则的第二次数量但并未超过提前设定准则的第一次数量,则认定所述控制端为非法入侵,并且将所述控制端添加到黑名单;当所述控制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数据请求次数超过提前设定准则的第三次数量但未超过提前设定准则的第二次数量,则认定所述控制端操作有误,并将所述控制端记入控制端保护目录;当所述控制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的传输数据请求次数超过提前设定准则的第四次数量,则认定所述控制端为正常访问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根据所述控制端的数据请求,基于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创建与所述数据请求相对应的存储地址,所述存储地址与所述网络侧服务器上的碎片存储空间和所述请求数据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上的文件属性相对应。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将所述机器命令发送给所述机器终端之前,所述网络侧服务器与所述机器终端之间进行安全认证,认证通过后,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向所述机器终端发送所述机器命令;所述网络侧服务器与所述机器终端之间进行安全认证,包括: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包括证书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网络侧服务器的数字认证证书和所述机器终端的数字认证证书,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将所述机器终端的数字认证证书颁发给所述机器终端;所述机器终端,包括终端证书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机器终端的数字认证证书和所述机器终端生成的随机字符码通过所述网络侧服务器的公钥加密运算后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还包括终端验证模块,用于对接收所述机器终端发送的数字认证证书和所述机器终端生成的随机字符码通过所述网络侧服务器的私钥进行解密验证,验证所述机器终端的数字认证证书是否合法,合法则获取所述机器终端公钥,否则切断与所述机器终端连接;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还包括服务器随机字符码生成加密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网络侧服务器的随机字符码,并将所述网络侧服务器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近程控制系统,其中,/n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现场监测终端、网络侧服务器和机器终端,其中:/n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控制命令,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n所述现场监测终端,用于监测机器设备周围环境的气象信息,并将气象信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n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存储有控制命令与机器命令的转换目录,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控制命令;根据所述转换目录将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转换为相应的机器命令;接收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发送的气象信息,根据气象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机器终端发送所述机器命令;/n所述机器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来的机器命令时,控制机器设备开始执行所述机器命令相对应的工作;还用于将所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n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发送给所述控制端;/n所述控制端,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获取所述机器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和对当前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以及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所述机器命令的数据信息;/n所述近程控制系统,用于操作人员现场对机器终端进行操作;/n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包括微型气象站;/n用于将所述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温度、风级、风向以及降水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将所述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端;/n所述微型气象站包括:无人机;/n所述无人机包括:主体、起落装置、驱动装置和多功能箱;/n所述主体包括:梁杆、基板、支撑杆和连动装置,所述梁杆安装于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中央位置,所述基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梁杆上方,所述基板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下基板中间位置通过支撑管与支撑杆衔接,所述连动装置包括平行连动装置和倾斜连动装置,所述倾斜连动装置连接于梁杆,平行连动装置设置与支撑杆衔接;/n所述起落装置设置为轮式结构安装于支撑杆上;/n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每个螺旋桨由与其对应的电动机驱动;/n所述多功能箱包括温度检测计、风向风级检测计、降水量检测装置、摄像头以及通信装置;/n所述无人机上方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源保护器和蓄电池,其中:/n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接收的太阳光进行光电转换,产生电能;/n所述电源保护器,用于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传输到蓄电池;/n所述蓄电池,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还用于为所述无人机起落提供动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通过电源保护器电性连接;/n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晶体硅基板,所述晶体硅基板包括迎光面和背光面,所述迎光面和所述背光面分别设置有两层非晶片,第一非晶片上侧设置有第一无定型硅层,第二非晶片上侧设置有第二无定型硅层,所述第一无定型硅层包括第一导电薄膜,所述第二无定型硅层包括第二导电薄膜,晶体硅基板的所述迎光面与所述第一非晶片之间或背光面与所述第二非晶片之间设置有透明硫族化合物;/n电源保护器,包括并联连接的充电接触器和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用于所述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防止产生突变电压,破坏其他器件;/n所述蓄电池包括一种铅酸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内部装有缓冲密封装置,所述缓冲密封装置设置于上壳与下壳中,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接,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结合处设置有两个凹形曲面,所述下壳对称设置有两个凹形曲面,所述上壳第一凹面与所述下壳的第二凹面结合形成一组对称的闭合的凹形曲面,构成第一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的四周平面构成密封面;所述下壳的第二凹面比所述上壳的第二凹面宽6mm,所述上壳的第二凹面与所述下壳的第二凹面相结合,结合间隙形成第二缓冲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智能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控制系统和近程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端、现场监测终端、网络侧服务器和机器终端,其中:
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管理员输入的控制命令,将所述控制命令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
所述现场监测终端,用于监测机器设备周围环境的气象信息,并将气象信息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
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包括数据库,存储有控制命令与机器命令的转换目录,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控制命令;根据所述转换目录将接收到的控制命令转换为相应的机器命令;接收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发送的气象信息,根据气象信息判断是否向所述机器终端发送所述机器命令;
所述机器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发送来的机器命令时,控制机器设备开始执行所述机器命令相对应的工作;还用于将所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发送给所述网络侧服务器;
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机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对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发送给所述控制端;
所述控制端,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服务器获取所述机器设备的实时工作状态和对当前所述机器命令的执行进度以及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所述机器命令的数据信息;
所述近程控制系统,用于操作人员现场对机器终端进行操作;
所述现场监测终端,包括微型气象站;
用于将所述光伏智能清洗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温度、风级、风向以及降水量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到所述网络侧服务器,所述网络侧服务器将所述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端;
所述微型气象站包括:无人机;
所述无人机包括:主体、起落装置、驱动装置和多功能箱;
所述主体包括:梁杆、基板、支撑杆和连动装置,所述梁杆安装于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中央位置,所述基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梁杆上方,所述基板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与下基板中间位置通过支撑管与支撑杆衔接,所述连动装置包括平行连动装置和倾斜连动装置,所述倾斜连动装置连接于梁杆,平行连动装置设置与支撑杆衔接;
所述起落装置设置为轮式结构安装于支撑杆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和螺旋桨,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每个螺旋桨由与其对应的电动机驱动;
所述多功能箱包括温度检测计、风向风级检测计、降水量检测装置、摄像头以及通信装置;
所述无人机上方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装置,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源保护器和蓄电池,其中: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接收的太阳光进行光电转换,产生电能;
所述电源保护器,用于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传输到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还用于为所述无人机起落提供动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通过电源保护器电性连接;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包括晶体硅基板,所述晶体硅基板包括迎光面和背光面,所述迎光面和所述背光面分别设置有两层非晶片,第一非晶片上侧设置有第一无定型硅层,第二非晶片上侧设置有第二无定型硅层,所述第一无定型硅层包括第一导电薄膜,所述第二无定型硅层包括第二导电薄膜,晶体硅基板的所述迎光面与所述第一非晶片之间或背光面与所述第二非晶片之间设置有透明硫族化合物;
电源保护器,包括并联连接的充电接触器和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用于所述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防止产生突变电压,破坏其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通易居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