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516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及方法,包括增压缸以及依次通过管路串行连通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增压缸包括连通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且第二缸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的出水端口与待检水表的入水端口的连通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元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排水端口连通,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增压端口连通,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系统进水端口连通,第一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卸压端口连通;本公开通过各个电磁阀的配合和独特的增压泵设计实现了更好的增压和保压效果,无需额外液压系统或者电力系统,提高了水表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水表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水表广泛用于自来水、热力、化工等行业,生产水表的企业或计量部门需要对这些水表的示值误差按照相关部门制定的规程进行性能检定。本公开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水表检测过程中,大多采用额外配置的液压增压泵或者电增压泵实现增压效果,没有有效的利用管路中的水的压力,成本较高;现有水表检测中的增压系统的增压和保压效果较差,无法实现水表的更精确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及方法,利用管路中流通的水,通过各个电磁阀的配合和独特的增压泵设计实现了更好的增压和保压效果,无需额外液压系统或者电力增压系统,提高了水表检测的准确度,节省了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缸以及依次通过管路串行连通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增压缸包括连通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且第二缸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的出水端口与待检水表的入水端口的连通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元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排水端口连通,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增压端口连通,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系统进水端口连通,第一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卸压端口连通。r>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第一缸体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二缸体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通过连杆连接;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增压端口设置在第一空腔外壁上,卸压端口设置在第二空腔外壁上,第二空腔与第二缸体连通。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第二缸体的出水端口与压力检测元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保压气动阀和针型阀。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系统进水端口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球阀。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系统进水端口与待检水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球阀和进水气动阀。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联到第一控制电路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并联到第二控制电路中。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还包括三位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与系统进水端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二端口通过管路与排水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卸压端口连通,第四端口与增压端口连通。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表检测增压方法。一种水表检测增压方法,利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增压系统,增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进水气动阀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同时开启,进水口水流经过第三电磁阀在增压端口进入,卸压端口经过第一电磁阀向排水端口排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使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带动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移动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压缩实现增压。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保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压力检测元件检测水表内部水的压力到达预先设定的压力后,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关闭实现保压,气动阀关闭以增强保压。作为进一步的限定,卸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进水气动阀开启,保压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后,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同时开启,水流在卸压端口进入,增压端口经过第二电磁阀向排水端口排水;在水压作用下使第一活塞带动第二活塞移动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卸压实现卸压,同时使增压缸的大活塞回到初始状态,为下一轮的自动增压过程做准备。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表检测增压方法。一种水表检测增压方法,利用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增压系统,增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各个电磁阀全部关闭;进水气动阀关闭,将三位四通手转阀的手柄向右拧到底,进水口水流从三位四通手转阀的第一端口流入,从第四端口流出,然后进入增压端口;卸压端口经过三位四通手转阀的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向外排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使增压缸内大活塞带动小活塞前移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压缩实现增压。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保压过程为:压力检测元件检测水表内部水的压力到达预先设定的压力后,将三位四通手转阀的手柄移至中位,三位四通手转阀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处于封闭状态,从而实现保压;卸压过程为:进水气动阀关闭;保压时间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将三位四通手转阀的手柄向左拧到底,进水口水流从三位四通手转阀的第一端口流入,从第三端口流出,水流在卸压端口进入;第一缸体中的水从增压端口流经三位四通手转阀的第四端口和第二端口向外排水,在水压作用下使第一活塞带动第二活塞移动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减压实现卸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1、本公开所述的增压系统及方法,利用管路中流通的水,通过各个电磁阀的配合和独特的增压泵设计实现了更好的增压和保压效果,无需额外液压系统或者电力系统,提高了水表检测的准确度。2、本公开所述的增压系统及方法,第一缸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缸体的内径,利用水压,能够快速的产生较大的水压,极大的提升了增压效果。3、本公开所述的增压系统及方法,通过电磁阀的开闭,结合压力检测元件,实现了管路中水压的实时检测,提高了保压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水表检测的持续稳定性。4、本公开所述的增压系统及方法,通过电磁阀和三位四通阀能够实现自动和手动的切换,提高了增压系统的适用范围。本公开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水表检测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1-待检水表;2-检测台给水管;3-进水端口;4-排水端口;5-高压入水端口;6-进水气动阀;7-DN40黄铜球阀;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1-第四电磁阀;12-DN8黄铜球阀;13-第一缸体;14-第二缸体;15-增压端口;16-卸压端口;17-第一活塞;18-第二活塞;19-活塞连杆;20-保压气动阀;21-针型阀;22-压力传感器;23-三位四通手转阀;24-第一端口;25-第二端口;26-第三端口;27-第四端口;28-第二缸体出水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以及依次通过管路串行连通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增压缸包括连通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且第二缸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的排水端口与待检水表的入水端口的连通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元件;/n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排水端口连通,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增压端口连通,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系统进水端口连通,第一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卸压端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以及依次通过管路串行连通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增压缸包括连通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且第二缸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缸体,第二缸体的排水端口与待检水表的入水端口的连通管路上设有压力检测元件;
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排水端口连通,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增压端口连通,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系统进水端口连通,第一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与卸压端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缸体内设有第一活塞,第二缸体内设有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通过连杆连接;
第一活塞将第一缸体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增压端口设置在第一空腔外壁上,卸压端口设置在第二空腔外壁上,第二空腔与第二缸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缸体的出水端口与压力检测元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保压气动阀和针型阀;
或者,
系统进水端口与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之间的管路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球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进水端口与待检水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球阀和进水气动阀;
或者,
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并联到第一控制电路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并联到第二控制电路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位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与系统进水端口通过管路连通,第二端口通过管路与排水端口连通,第三端口与卸压端口连通,第四端口与增压端口连通。


6.一种水表检测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增压系统,增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进水气动阀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同时开启,进水口水流经过第三电磁阀在增压端口进入,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军肖成斌宗绍国乔新晓高峰冯常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厚德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