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50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包括透光玻璃和特朗勃墙,透光玻璃和特朗勃墙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通风口,特朗勃墙与透光玻璃之间设有第一空气通道,特朗勃墙包括集热板、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热电制冷装置和隔热板,热电制冷装置和隔热板之间设有第二空气通道,隔热板上设有第五、第六通风口,第二空气通道、第五、第六通风口中的至少之一设有空气驱动组件。热电发电装置和相变蓄热装置提高了传统特朗勃墙自动通风、太阳能利用率和通风稳定性;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和热电制冷装置三者的夹层结构有效改善热电发电不稳定的情况;热电发电装置驱动热电制冷元件和空气驱动组件促进室内环境稳定,可以起到高效调节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朗勃墙
,特别涉及一种兼具发电与通风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主动机械方式的建筑人工环境营造过程消耗了大量能源,且存在投资大、噪音大等不足。大量的建筑消耗给能源需求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引起了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为了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人居环境,发展被动式人工环境营造技术尤为重要。特朗勃墙技术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式人工环境营造技术,其在调节室内冷热环境方面具备较大优势。特朗勃(Trombe)墙的基本原理是:当太阳光照射到吸热板上时,由于吸热板吸热而加热墙体通道内的空气,空气在热压驱动下从下向上流动,进而自发实现室内环境冷热调节作用。然而,传统特朗勃墙技术仅能以热能形式对太阳能进行利用,利用率相对较低,且自然通风量较小。此外,受太阳能辐照周期性和间歇性影响,自然通风稳定性较差,因此,亟需发展能源利用率更加高效、通风更加稳定的特朗勃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提高通风稳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运用在墙体上,包括透光玻璃和特朗勃墙,所述透光玻璃适于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透光玻璃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特朗勃墙设置在所述透光玻璃的内侧且适于与所述墙体连接,所述特朗勃墙与所述透光玻璃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通道,所述特朗勃墙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所述特朗勃墙包括自外而内设置的集热板、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热电制冷装置和隔热板,所述集热板邻接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所述热电发电装置分别与所述集热板和所述相变蓄热装置连接,所述热电制冷装置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连接,所述热电制冷装置和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空气通道,所述隔热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气通道连通的第五通风口和第六通风口,所述第二空气通道、所述第五通风口和所述第六通风口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空气驱动组件,所述热电制冷装置的电源端和所述空气驱动组件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热电发电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热电发电装置和相变蓄热装置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传统特朗勃墙自动通风、太阳能利用率和通风稳定性;通过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和热电制冷装置三者的夹层结构,可维持热电发电装置冷热两端的温度差,有效改善热电发电不稳定的情况;通过热电发电装置驱动热电制冷元件和空气驱动组件,可在原有自然通风的基础上,增大室内空气制冷或制热负荷,进而促进室内环境稳定,可以起到高效调节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和热电制冷装置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墙体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同时能够实现更大的室内冷负荷需求,以及实现墙体发电和通风的双效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电发电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多个热电发电元件,多个所述热电发电元件分布在所述集热板上,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热电发电元件之间填充有隔热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热板采用铝板,所述铝板邻接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一面设置有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电发电装置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有充电电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空气通道、所述第五通风口和所述第六通风口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电制冷装置包括多个热电制冷元件以及与多个所述热电制冷元件连接的风冷散热器,所述热电制冷元件与所述热电发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驱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风扇,至少两个所述风扇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五通风口和所述第六通风口,且朝向相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变蓄热装置包括相变蓄热材料、金属骨架以及封装于所述金属骨架外侧的导热层,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填充于所述金属骨架内。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的夏季的空气流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的冬季的空气流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运用在墙体100上,其中墙体100可以是房屋或楼层的顶部、侧壁或底部。本实施例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包括透光玻璃200和特朗勃墙300,透光玻璃200适于与墙体100连接,透光玻璃20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特朗勃墙300设置在透光玻璃200的内侧且适于与墙体100连接,特朗勃墙300与透光玻璃200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通道410,特朗勃墙30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通风口130和第四通风口140,特朗勃墙300包括自外而内设置的集热板310、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330、热电制冷装置340和隔热板350,集热板310邻接于第一空气通道410,热电发电装置分别与集热板310和相变蓄热装置330连接,热电制冷装置340与相变蓄热装置330连接,热电制冷装置340和隔热板350之间设置有第二空气通道420,隔热板35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空气通道420连通的第五通风口351和第六通风口352,第二空气通道420、第五通风口351和第六通风口352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空气驱动组件,热电制冷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运用在墙体(1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光玻璃(200),适于与所述墙体(100)连接,所述透光玻璃(20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n特朗勃墙(300),设置在所述透光玻璃(200)的内侧且适于与所述墙体(100)连接,所述特朗勃墙(300)与所述透光玻璃(200)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通道(410),所述特朗勃墙(30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通风口(130)和第四通风口(140);所述特朗勃墙(300)包括自外而内设置的集热板(310)、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330)、热电制冷装置(340)和隔热板(350),所述集热板(310)邻接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410),所述热电发电装置分别与所述集热板(310)和所述相变蓄热装置(330)连接,所述热电制冷装置(340)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330)连接,所述热电制冷装置(340)和所述隔热板(350)之间设置有第二空气通道(420),所述隔热板(35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气通道(420)连通的第五通风口(351)和第六通风口(352),所述第二空气通道(420)、所述第五通风口(351)和所述第六通风口(352)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空气驱动组件,所述热电制冷装置(340)的电源端和所述空气驱动组件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热电发电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运用在墙体(10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玻璃(200),适于与所述墙体(100)连接,所述透光玻璃(20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10)和第二通风口(120);
特朗勃墙(300),设置在所述透光玻璃(200)的内侧且适于与所述墙体(100)连接,所述特朗勃墙(300)与所述透光玻璃(200)之间设置有第一空气通道(410),所述特朗勃墙(30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通风口(130)和第四通风口(140);所述特朗勃墙(300)包括自外而内设置的集热板(310)、热电发电装置、相变蓄热装置(330)、热电制冷装置(340)和隔热板(350),所述集热板(310)邻接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410),所述热电发电装置分别与所述集热板(310)和所述相变蓄热装置(330)连接,所述热电制冷装置(340)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330)连接,所述热电制冷装置(340)和所述隔热板(350)之间设置有第二空气通道(420),所述隔热板(35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气通道(420)连通的第五通风口(351)和第六通风口(352),所述第二空气通道(420)、所述第五通风口(351)和所述第六通风口(352)中的至少之一设置有空气驱动组件,所述热电制冷装置(340)的电源端和所述空气驱动组件的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热电发电装置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蓄热型特朗勃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发电装置包括控制器(321)和多个热电发电元件(322),多个所述热电发电元件(322)分布在所述集热板(310)上,且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阳洪炳华黄畅吴伟雄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