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阀芯及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90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爆阀芯及水阀,包括压紧盖、内壳体、阀杆、动片和静片;所述静片和动片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内,所述内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出水口;所述阀杆与所述动片连接以驱动动片转动;所述压紧盖下端设置有用于水阀外壳连接的螺纹段,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螺纹段下端抵顶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内壳体上还形成有自上而下抵顶在阀杆上的第二限位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压紧盖上断点断裂后造成的零件飞出和水流大量流出的风险,使得水阀损坏后的不易造成二次损失,方便后续的水阀更换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阀芯及水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阀配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防爆阀芯及水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阀的压紧盖的螺纹段上方存在薄弱部位,行业内称为断点。现有的阀芯在断点位置断裂后,阀芯内部的开关部件容易在水压的作用下飞出,导致水流大量流出,导致使用环境中容易存在较大的积水,也不方便后续的维修更换。现有的阀芯除了上述缺点外还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阀芯的开关定位结构是内置的,长时间泡水氧化腐蚀,容易导致定位失效。2、现有的阀芯安装把手时,由于行业内把手上的内齿的齿数为20齿,为了方便适配把手,其齿数不便更换,导致把手微调时只能相隔18度,从而在装配时,把手不容易对正至指定位置。现有的做法是将压紧盖锁紧一点或调松一点,但是这样会导致影响阀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阀芯,其具有避免断点爆裂后内部开关部件飞出的特点,减少了漏水流量,方便维修。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爆阀芯,其中,包括压紧盖、内壳体、阀杆、动片和静片;所述静片和动片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内,所述内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出水口;所述阀杆与所述动片连接以驱动动片转动;所述压紧盖下端设置有用于水阀外壳连接的螺纹段,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螺纹段下端抵顶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内壳体上还形成有自上而下抵顶在阀杆上的第二限位台阶。进一步,所述内壳体上端伸入于所述压紧盖内,所述内壳体上部外壁上形成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内壁相抵顶密封的第一密封圈。进一步,所述压紧盖的螺纹段上形成限位槽,所述内壳体的第一限位台阶上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设于所述限位缺口内以限制所述压紧盖与所述内壳体的相对转动。进一步,所述压紧盖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内壳体上部设置有嵌入于所述限位槽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限位槽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压紧盖与所述内壳体的相对转动。进一步,所述限位槽为所述限位凸条冲裁而成的冲槽,所述限位凸条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内壳体上部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两个限位凸块。进一步,所述动片下方的内壳体上形成有第四限位台阶,所述第四限位台阶下方设置有硬质限位件,所述硬质限位件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硬质限位件自下而上与第四限位台阶抵顶接触。进一步,所述压紧盖上形成有限位通孔;所述阀杆上形成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绕着所述阀杆的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限位通孔内,所述限位通孔内形成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块转动范围的两个第一抵顶面。进一步,所述限位块具有相互平行的并用于与所述第一抵顶面相抵顶的第二抵顶面,所述限位块上还具有连接两个第二抵顶面的第二弧形面;两个所述第一抵顶面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所述阀杆包括上阀杆和下阀杆,所述上阀杆和下阀杆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阀杆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部密封连接,所述下阀杆与所述动片连接,所述限位块形成在所述上阀杆上。进一步,所述上阀杆下端设置有传动柱,所述下阀杆上端形成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柱插接于所述传动槽内。进一步,所述上阀杆下端设置有传动槽,所述下阀杆上端形成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插接于所述传动槽内。进一步,所述下阀杆侧部形成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内壳体的内部抵顶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内壳体上部向内形成有第三限位台阶,所述第三限位台阶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下阀杆密封连接的第一密封件。进一步,所述上阀杆下侧部设置有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所述内壳体上端设置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第三密封件抵顶密封连接。进一步,所述阀杆上端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阀杆上端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阀杆上形成有第一齿部,所述转接件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部相连接的第二齿部,所述转接件上端外壁上形成有与把手配合的第三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齿数大于第三齿部的齿数。进一步,所述第一齿部为形成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内齿,所述第二齿部为形成在所述转接件下端外壁的外齿。优选地,所述转接件的材料硬度大于与转接件接触的阀杆的材料硬度,所述转接件锁紧时,所述第三齿部的下端嵌入于所述阀杆的上端面。进一步,所述第三齿部中部形成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内设置有防滑件。进一步,所述防滑槽环形设置在所述转接件的第三齿部中部,所述防滑件为套设在所述防滑槽上的防滑圈。进一步,所述第一齿部为形成在所述阀杆上端外壁的外齿,所述第二齿部为形成在所述转接件的第一安装孔内壁下部的内齿。进一步,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均具有沿阀杆轴线方向上小下大的锥度。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将转接件与所述阀杆相互锁紧的锁紧件。进一步,所述第三齿部的齿数为20;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齿数相等且大于第三齿部的齿数。进一步,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齿数均为30或32或34或36。一种水阀,其中,包括阀体和安装于阀体上的上述防爆阀芯。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防爆阀芯及水阀,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由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与所述螺纹段的下端进行抵顶,并且所述内壳体上的第二限位台阶将所述阀杆自上而下进行抵紧。一旦压紧盖上的断点发生断裂,压紧盖上的螺纹段仍然螺纹连接在阀体上,从而通过抵紧第一限位台阶不会使得内壳体飞出,所述内壳体通过第二限位台阶将与动片连接的阀杆抵紧,从而避免了动片与静片分离,进而避免了水流大量流出。二、通过在压紧盖上设置限位通孔,使得所述阀杆的开关定位结构由阀芯内部转移至阀芯外部,避免了开关定位结构长期泡水损坏,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三、通过设置转接件,把手与所述转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下端与所述阀杆露出于压紧盖的部分进行连接。由于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的齿数大于第三齿部的齿数,如此提高了把手安装时角度调节的灵活度。使得装配时能够按照规定的力矩将压紧盖锁紧在阀体上。四、通过设置所述防滑槽,使得把手与所述第三齿部连接后,所述防滑槽上的防滑件与把手挤压摩擦,使得需要调整把手角度而拆下把手时能够将所述转接件一同拆下,进而方便调节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的相对位置。五、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均设置有锥度,如此随着所述锁紧件的锁紧,所述转接件能够将第二齿部能够无间隙紧紧贴合在所述阀杆的第一齿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压紧盖上断点断裂后造成的零件飞出和水流大量流出的风险,使得水阀损坏后的不易造成二次损失,方便后续的水阀更换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防爆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防爆阀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盖、内壳体、阀杆、动片和静片;所述静片和动片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内,所述内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出水口;所述阀杆与所述动片连接以驱动动片转动;所述压紧盖下端设置有用于水阀外壳连接的螺纹段,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螺纹段下端抵顶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内壳体上还形成有自上而下抵顶在阀杆上的第二限位台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盖、内壳体、阀杆、动片和静片;所述静片和动片设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内腔内,所述内壳体侧壁上形成有出水口;所述阀杆与所述动片连接以驱动动片转动;所述压紧盖下端设置有用于水阀外壳连接的螺纹段,所述内壳体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螺纹段下端抵顶的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内壳体上还形成有自上而下抵顶在阀杆上的第二限位台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上端伸入于所述压紧盖内,所述内壳体上部外壁上形成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内壁相抵顶密封的第一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的螺纹段上形成限位槽,所述内壳体的第一限位台阶上形成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设于所述限位缺口内以限制所述压紧盖与所述内壳体的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盖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内壳体上部设置有嵌入于所述限位槽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限位槽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压紧盖与所述内壳体的相对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爆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所述限位凸条冲裁而成的冲槽,所述限位凸条上设置有两个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东洪扁东洪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里维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