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801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灭菌龙头,包括:龙头主体,包括通水腔,所述通水腔下端设进水口,上端设出水口,所述通水腔一侧设有隔板;水解臭氧发生器,包括板体部和安装于板体部的电极部,所述板体部固定于隔板,所述电极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以及龙头开关,设于龙头主体上,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灭菌龙头,对过滤净水进行杀菌消毒,出水可直接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菌龙头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灭菌龙头。
技术介绍
我国净水器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由于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多以物理过滤为主,净水器的滤芯在过滤杂质的同时会把自来水中原有的消毒剂“氯”去除,使得净水器自身及过滤后的水更容易滋生细菌,不能作为饮用水直接饮用。对此有少数净水器集成灭菌功能,如采用紫外线杀菌和电晕法臭氧杀菌。由于紫外线净水器功率较低,对于流速较快的净水并不能够起到杀菌作用。而电晕法臭氧发生器是从空气中产生臭氧,产生臭氧的同时会将空气中的氮(N)反应生成有毒的氮氧化物,在欧美、日本等国家严禁电晕法臭氧应用在食品领域。另外,上述集成灭菌功能的净水器价格较高,对于已安装有物理过滤净水器的用户,若直接整体更换净水器则会造成不必要浪费,同时更换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菌龙头,对过滤净水进行杀菌消毒。本技术公开的灭菌龙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菌龙头,包括:龙头主体,包括通水腔,所述通水腔下端设进水口,上端设出水口,所述通水腔一侧设有隔板;水解臭氧发生器,包括板体部和安装于板体部的电极部,所述板体部固定于隔板,所述电极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以及龙头开关,设于龙头主体上,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水口。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水位探针、与水位探针信号连接的PCB板,所述水位探针设于隔板,所述水位探针的探针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所述水位探针的探针部安装高度高于水解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部安装高度。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水质探针,所述水质探针设于隔板,并与PCB板信号连接,所述水质探针的探针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龙头开关内设霍尔开关,所述霍尔开关与PCB板信号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PCB板上设至少一LED灯,所述LED灯用于根据水质探针的检测信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板远离通水腔一侧形成隔水腔,所述水解臭氧发生器的板体部、PCB板位于隔水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水腔的腔体上设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隔水腔的远离隔板一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体部与隔板之间设防水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水腔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所述通水腔进水口包括与进水管连通的第一通道、与通水腔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均与龙头开关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体部包括安装板,所述电极部包括负极片、正极片以及分隔块;所述负极片和正极片均设有若干片,其中每一所述正极片设于相邻负极片之间,且每一所述正极片与相邻的负极片之间保持一预设间隙;所述负极片和正极片的一端设于安装板,所述负极片和正极片的相对另一端上均形成有缺口,所述分隔块设于缺口处;所述分隔块上开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环形凹槽,所述负极片和正极片的另一端分别伸入一环形凹槽内。本技术公开的灭菌龙头的有益效果是:水解臭氧发生器包括板体部和电极部,将板体部固定于隔板,使电极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水被阻隔在通水腔内。打开水龙头,使水解臭氧发生器工作产生臭氧,臭氧对净水进行灭菌消毒,灭菌消毒后的净水自通水腔的出水口流出。本产品无需更换净水器,降低了更换成本,且由于出水经过了过滤和臭氧灭菌消毒,因此可直接饮用,另外臭氧极易溶于水,臭氧在水中迅速分解为氧气,在杀菌的同时增加水中的氧含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水解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水解臭氧发生器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水解臭氧发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灭菌龙头的水解臭氧发生器的安装板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灭菌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0、水解臭氧发生器20、水位探针30、水质探针40、龙头开关50以及PCB板60。请参考图3和图4,龙头主体10包括通水腔11,通水腔11一侧设有隔板13。通水腔11下端设进水口,上端设出水口。隔板13远离通水腔11一侧形成隔水腔12。即隔板13位于通水腔11、隔水腔12之间。本实施例中,通水腔11截面为近似圆柱状,隔水腔12设于通水腔11一侧,隔水腔12截面呈近似椭圆形。请参考图2和图4,水解臭氧发生器20包括板体部22和安装于板体部22的电极部21。板体部22位于隔水腔内,板体部22固定于隔板13,电极部21穿过隔板13伸入通水腔11内。龙头开关50设于龙头主体10上,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水口。通过将板体部22固定于隔板13,使电极部21穿过隔板13伸入通水腔11内,水被阻隔在通水腔11内。打开水龙头,使水解臭氧发生器20工作产生臭氧,臭氧对净水进行灭菌消毒,灭菌消毒后的净水自通水腔的出水口流出。水位探针30位于所述隔水腔12内,水位探针30设于隔板13,水位探针30的探针部穿过隔板13伸入通水腔11内,水位探针30的探针部安装高度高于水解臭氧发生器20的电极部21安装高度。水质探针40位于所述隔水腔12内,水质探针40设于隔板13,水质探针40的穿过隔板13伸入通水腔11内,水质探针40的探针部安装高度高于水解臭氧发生器20的电极部21安装高度。本灭菌龙头对接入龙头的水有一定要求,需要经反渗透过滤的净水(TDS≤30),通过水质探针40用于检测判断水质是否满足TDS≤30的需求。龙头开关50内设霍尔开关。PCB板60设于隔水腔12内,用于电连接水解臭氧发生器20、水位探针30、水质探针40以及霍尔开关。龙头开关采用现有的球阀结构即可实现,本申请不在赘述。转动龙头开关50,霍尔开关产生电流信号至PCB板60,同时经净水器过滤的净水自进水口流入通水腔11。水位探针30检测判断是否有水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PCB板60,水质探针40获取水质的TDS(溶解性固体总量)信息并发送至PCB板60。若PCB板60获取到霍尔开关的电流信号后,能够同时获取有水且水的TDS≤30的信号,则控制水解臭氧发生器20工作,水解臭氧发生器20产生臭氧对净水进行灭菌消毒,灭菌消毒后的净水自通水腔11的出水口流出。若PCB板60获取到霍尔开关的电流信号后,水位探针30没有检测到水,则水解臭氧发生器20不工作。请参考图1和图4,通水腔11上端的出水口连通鹅颈龙头71。鹅颈龙头71的出水口设灌装管72,通过所述灌装管72向水壶灌装灭菌净水。鹅颈龙头71的出水口设硅胶头73。硅胶头73上部形成连接孔731,硅胶头73下部形成连接管732。鹅颈龙头71的出水口伸入连接孔731内,所述连接管732伸入灌装管72的上端管口内。其中,鹅颈龙头71的出水口与连接孔731为过盈配合,连接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菌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龙头主体,包括通水腔,所述通水腔下端设进水口,上端设出水口,所述通水腔一侧设有隔板;/n水解臭氧发生器,包括板体部和安装于板体部的电极部,所述板体部固定于隔板,所述电极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以及/n龙头开关,设于龙头主体上,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菌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头主体,包括通水腔,所述通水腔下端设进水口,上端设出水口,所述通水腔一侧设有隔板;
水解臭氧发生器,包括板体部和安装于板体部的电极部,所述板体部固定于隔板,所述电极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以及
龙头开关,设于龙头主体上,用于关闭或打开进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位探针、与水位探针信号连接的PCB板,所述水位探针设于隔板,所述水位探针的探针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所述水位探针的探针部安装高度高于水解臭氧发生器的电极部安装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龙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质探针,所述水质探针设于隔板,并与PCB板信号连接,所述水质探针的探针部穿过隔板伸入通水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开关内设霍尔开关,所述霍尔开关与PCB板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菌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至少一LED灯,所述LED灯用于根据水质探针的检测信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6.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平蒋浩特许国君余瀚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