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角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90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流量角阀,包括阀体、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控制机构和锁紧座,所述阀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控制机构的安装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静片、动片和阀芯杆,所述静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边缘密封盖设在进水口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所述阀芯杆穿设于所述锁紧座上并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动片安装在所述阀芯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并能够与所述静片面贴合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静片直接定位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底部,减少传统阀芯的外壳,使得静片和动片能够具有更大的过水面积,提高了角阀的最大过水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量角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大流量角阀。
技术介绍
角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流通断控制装置,角阀可开启或封闭,来控制水流的流动;角阀的阀体有进水口、水量控制口、出水口三个口,所以也叫做三角阀,使用时,进水口与进水管连接,水量控制口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开合的阀芯,在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用于与水龙头或热水器连接。但是现有的角阀大多如CN210153252U,其阀芯具有外壳,再将动片、静片和阀杆设置于所述阀芯的外壳内;由于角阀的阀体内腔空间有限,外壳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势必会导致挤占静片的空间,导致此类型的角阀的静片尺寸较小,进而导致角阀的最大水流流量较小。例如无水箱马桶和燃气热水器等对水流量有要求的产品而言,水流量小会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现有的角阀的阀芯杆的转动限位需要依靠设置在动片上的限位凸起进行定位,增加了动片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角阀,其具体提高角阀的最大过水流量的特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大流量角阀,其中,包括阀体、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控制机构和锁紧座,所述阀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控制机构的安装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静片、动片和阀芯杆,所述静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边缘密封盖设在进水口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所述阀芯杆穿设于所述锁紧座上并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动片安装在所述阀芯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并能够与所述静片面贴合密封。进一步,所述阀芯杆下端形成有插接部,所述动片上表面形成有插接槽,所述阀芯杆的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进一步,所述阀芯杆靠近所述动片的一端沿阀芯杆的轴线形成有第一钻孔;所述插接部包括位于阀芯杆下部的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所述动片上形成有一个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插接于同一插接槽内。进一步,所述阀芯杆上端形成有用于安装驱动把手的安装齿和沿阀芯杆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钻孔,所述第二钻孔内设置有安装螺纹。进一步,所述动片上方的阀芯杆上设置限位片;所述安装腔内壁上一体连接有能够与限位片相抵顶以限制所述限位片转动角度的第一限位凸缘。进一步,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间隔180度设置的第一限位凸缘,两个第一限位凸缘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定位缺口;所述限位片远离阀芯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缺口内。进一步,所述第一定位缺口由冲裁去除两个第一限位凸缘之间的材料成型而成。进一步,所述限位片中部形成有卡接孔,所述限位片通过卡接孔可拆卸套设在所述插接部上。进一步,所述限位片一体成型在所述阀芯杆上。进一步,所述静片下方的阀体上形成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静片下表面贴合的第一密封圈。进一步,所述安装腔下部形成有第二限位凸缘,所述第二限位凸缘形成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二限位凸缘上形成有第二定位缺口;所述静片外周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缺口卡接定位的定位卡块。进一步,所述第二定位缺口为形成在所述第二限位凸缘上的冲槽。进一步,所述阀体和阀芯杆中的至少一个为铜质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螺纹和第二连接螺纹。进一步,所述安装腔上部形成有内螺纹,所述锁紧座上形成有外螺纹,所述锁紧座与所述阀体的安装腔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锁紧座上端形成有用于拆装所述锁紧座的六角安装座。进一步,所述阀芯杆中部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紧座密封的第二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大流量角阀,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静片直接密封固定盖设在安装腔内,并盖设于进水口靠近安装腔的一端,减少了传统阀芯的外壳,如此在同样的安装腔的空间内,能够设置直径更大的静片和动片,提高了静片上的过水孔的大小,使得角阀的最大过水流量得以提高。二、所述阀芯杆的下端与所述动片的插接槽进行连接,所述阀芯杆自上而下将动片向静片方向压紧,同时所述阀芯杆与所述插接槽也得以固定;所述阀芯杆旋转时,所述阀芯杆上的插接部带动所述动片一起转动,如此实现动片与静片之间形成的供水流通过的开口的大小调节。三、所述阀芯杆上的限位片与所述安装腔内壁上的第一限位凸缘配合,实现限制阀芯杆的转动范围。所述限位片的边缘位于第一定位缺口内转动。所述第一定位缺口由预先成型在安装腔内的环形凸缘经过冲裁形成,冲裁的部分形成第一定位缺口,未冲裁的部分形成第一限位凸缘。四、通过设置第一密封槽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使得所述静片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安装腔底部密封更好。所述第二定位缺口为冲槽,通过在第二限位凸缘上形成有供静片上的定位卡块嵌入的第二定位缺口,方便了静片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静片直接定位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底部,减少传统阀芯的外壳,使得静片和动片能够具有更大的过水面积,提高了角阀的最大过水流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杆、限位片和动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杆、限位片和动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杆、限位片和动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和静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和静片的分解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阀体和静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阀体1;进水口11;第一连接螺纹111;出水口12;第二连接螺纹121;安装腔13;第一限位凸缘131;第一定位缺口132;第二限位凸缘133;第二定位缺口134;内螺纹135;第一密封槽14;第一密封圈141;第三密封圈15;锁紧座2;外螺纹21;六角安装座22;静片3;过水孔31;定位卡块32;动片4;插接槽41;阀芯杆5;第一钻孔51;第一插接杆52;第二插接杆53;安装齿54;第二钻孔55;安装螺纹551;限位片56;卡接孔561;第二密封槽57;第二密封圈57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17所示,其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大流量角阀,包括阀体1、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控制机构和锁紧座2,所述阀体1具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阀体1内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角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控制机构和锁紧座,所述阀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控制机构的安装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静片、动片和阀芯杆,所述静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边缘密封盖设在进水口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所述阀芯杆穿设于所述锁紧座上并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动片安装在所述阀芯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并能够与所述静片面贴合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角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用于控制水流量的控制机构和锁紧座,所述阀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体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控制机构的安装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静片、动片和阀芯杆,所述静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边缘密封盖设在进水口位于安装腔内的一端;所述阀芯杆穿设于所述锁紧座上并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动片安装在所述阀芯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端并能够与所述静片面贴合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下端形成有插接部,所述动片上表面形成有插接槽,所述阀芯杆的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流量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靠近所述动片的一端沿阀芯杆的轴线形成有第一钻孔;所述插接部包括位于阀芯杆下部的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所述动片上形成有一个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插接于同一插接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角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上端形成有用于安装驱动把手的安装齿和沿阀芯杆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钻孔,所述第二钻孔内设置有安装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荣东洪扁东洪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里维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