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90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包括:具有安装内腔的外壳体,外壳体上设有与安装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用于与输送燃料的炉前给料系统连通,出料口用于与锅炉燃烧室连通。安装内腔中设有转动设置的安装转轴,安装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构件。安装转轴上装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多组分隔板组,多组分隔板组用于将安装内腔分隔为沿安装转轴的周向依次布设的多个导料腔,导料腔在安装转轴的旋转作用下与进料口和出料口交替连通,以将由进料口盛接的燃料导料至出料口下料,且分隔板组与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导料腔形成封闭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进料通畅,且进料均匀、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电机组
,特别地,涉及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
技术介绍
用于向锅炉输送原料的炉前给料系统中设有卸料阀,用于解决锅炉进料口向外喷火问题,使进料通畅。现有卸料阀的旋转叶片为铁板,不仅容易使原料拥堵在卸料阀内,使进料不畅,进而影响进料量并使进料不均匀,严重影响生产,且不易清理,需增加大量人工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以解决现有的卸料阀存在的燃料容易在卸料阀内拥堵、及清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包括:具有安装内腔的外壳体,外壳体上设有与安装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用于与输送燃料的炉前给料系统连通,出料口用于与锅炉燃烧室连通;安装内腔中设有转动设置的安装转轴,安装转轴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构件;安装转轴上装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多组分隔板组,多组分隔板组用于将安装内腔分隔为沿安装转轴的周向依次布设的多个导料腔,导料腔在安装转轴的旋转作用下与进料口和出料口交替连通,以将由进料口盛接的燃料导料至出料口下料,且分隔板组与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导料腔形成封闭腔。进一步地,外壳体呈两端封闭的空心轴筒状;安装转轴沿外壳体的轴向布设,且安装转轴的两端转动支设于外壳体两端的端板上,并安装转轴的驱动端伸出对应侧的端板后与驱动构件相连;分隔板组沿安装转轴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且分隔板组分别与外壳体的内环壁及两块端板的内侧壁软性抵接。进一步地,分隔板组包括分隔板、及周向触板件;分隔板沿安装转轴的轴向布设,且分隔板沿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边与安装转轴的外圆面固定,分隔板沿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边沿径向朝外壳体的内环面延伸,周向触板件沿分隔板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式连接于分隔板的第二侧边上,且周向触板件与外壳体的内环面软性抵接;或者分隔板沿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边与安装转轴的外圆面呈螺旋线相交,分隔板沿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边朝外壳体的内环面延伸,周向触板件沿分隔板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式连接于分隔板的第二侧边上,且周向触板件与外壳体的内环面软性抵接。进一步地,周向触板件包括一块周向触板,周向触板连接于分隔板上朝向旋转方向的正立面上;或者周向触板件包括两块周向触板,两块周向触板分设于分隔板的两侧,且至少一块周向触板上与外壳体的内环壁抵接的抵接边为毛刷边。进一步地,分隔板组还包括分设于分隔板沿长度方向两端的两块端面触板;端面触板沿分隔板的宽度方向可拆卸式连接于分隔板对应的端面上,且端面触板与外壳体对应侧的端板的内侧壁软性抵接。进一步地,位于分隔板同一侧的周向触板、及两块端面触板连接成整体结构。进一步地,周向触板和端面触板均为由皮革制备形成的皮带、或尼龙带、或橡胶带。进一步地,安装内腔的壁面上铺设有用于耐磨的耐磨层、或涂覆有用于耐磨的耐磨涂层。进一步地,外壳体上还设有与安装内腔连通的操作口,操作口处设有用于封堵操作口的堵盖。进一步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于外壳体的外环壁上,且进料口位于外壳体的上侧,出料口位于外壳体的下侧;进料口为沿进料方向口径逐渐增大的倒锥形口,以防导料腔中的燃料在相互推挤作用下反向涌出进料口;出料口为沿出料方向口径逐渐缩小的锥形口,以便导料腔中的燃料顺畅落入锅炉燃烧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工作时,驱动构件驱动安装转轴转动,安装转轴使由多组分隔板组分隔出的多个导料腔随安装转轴转动,进而使导料腔交替与外壳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由炉前给料系统输送至进料口的燃料首先由进料口进入处于对应位置的导料腔中,然后在安装转轴的带动下,该导料腔旋转至出料口处,导料腔中的燃料再由出料口进入锅炉燃烧室内,从而实现燃料由进料口至出料口的传送,且通过旋转的多个导料腔的设置,进而实现燃料分堆、分隔且依次地连续传送。又分隔板组与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导料腔形成封闭腔,进而可有效防止现有技术中由于旋转叶片与外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故而导致燃料容易卡滞在间隙内进而导致卸料阀内燃料卡滞拥堵的情形,使进料通畅,且进料均匀、连续,不仅提高进料效率和进料质量,并改善卸料阀的工作状况,延长卸料阀的使用寿命,且无需经常停机清理拥堵,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21、卸料阀;211、外壳体;2111、进料口;2112、出料口;2113、导料腔;2114、操作口;212、安装转轴;213、驱动构件;214、分隔板组;2141、分隔板;2142、周向触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包括:具有安装内腔的外壳体211,外壳体211上设有与安装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料口2111和出料口2112,进料口2111用于与输送燃料的炉前给料系统连通,出料口2112用于与锅炉燃烧室连通。安装内腔中设有转动设置的安装转轴212,安装转轴21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构件213。安装转轴212上装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多组分隔板组214,多组分隔板组214用于将安装内腔分隔为沿安装转轴212的周向依次布设的多个导料腔2113,导料腔2113在安装转轴212的旋转作用下与进料口2111和出料口2112交替连通,以将由进料口2111盛接的燃料导料至出料口2112下料,且分隔板组214与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导料腔2113形成封闭腔。本专利技术的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工作时,驱动构件213驱动安装转轴212转动,安装转轴212使由多组分隔板组214分隔出的多个导料腔2113随安装转轴212转动,进而使导料腔2113交替与外壳体211上的进料口2111和出料口2112连通,由炉前给料系统输送至进料口2111的燃料首先由进料口2111进入处于对应位置的导料腔2113中,然后在安装转轴212的带动下,该导料腔2113旋转至出料口2112处,导料腔2113中的燃料再由出料口2112进入锅炉燃烧室内,从而实现燃料由进料口2111至出料口2112的传送,且通过旋转的多个导料腔2113的设置,进而实现燃料分堆、分隔且依次地连续传送。又分隔板组214与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导料腔2113形成封闭腔,进而可有效防止现有技术中由于旋转叶片与外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故而导致燃料容易卡滞在间隙内进而导致卸料阀内燃料卡滞拥堵的情形,使进料通畅,且进料均匀、连续,不仅提高进料效率和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安装内腔的外壳体(211),所述外壳体(211)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料口(2111)和出料口(2112),所述进料口(2111)用于与输送燃料的炉前给料系统连通,所述出料口(2112)用于与锅炉燃烧室连通;/n所述安装内腔中设有转动设置的安装转轴(212),所述安装转轴(21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构件(213);/n所述安装转轴(212)上装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多组分隔板组(214),多组所述分隔板组(214)用于将所述安装内腔分隔为沿所述安装转轴(212)的周向依次布设的多个导料腔(2113),所述导料腔(2113)在所述安装转轴(212)的旋转作用下与所述进料口(2111)和所述出料口(2112)交替连通,以将由所述进料口(2111)盛接的燃料导料至所述出料口(2112)下料,且所述分隔板组(214)与所述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所述导料腔(2113)形成封闭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安装内腔的外壳体(211),所述外壳体(211)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内腔分别连通的进料口(2111)和出料口(2112),所述进料口(2111)用于与输送燃料的炉前给料系统连通,所述出料口(2112)用于与锅炉燃烧室连通;
所述安装内腔中设有转动设置的安装转轴(212),所述安装转轴(21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构件(213);
所述安装转轴(212)上装设有沿其周向依次间隔布设的多组分隔板组(214),多组所述分隔板组(214)用于将所述安装内腔分隔为沿所述安装转轴(212)的周向依次布设的多个导料腔(2113),所述导料腔(2113)在所述安装转轴(212)的旋转作用下与所述进料口(2111)和所述出料口(2112)交替连通,以将由所述进料口(2111)盛接的燃料导料至所述出料口(2112)下料,且所述分隔板组(214)与所述安装内腔的壁面软性抵接,以使所述导料腔(2113)形成封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211)呈两端封闭的空心轴筒状;
所述安装转轴(212)沿所述外壳体(211)的轴向布设,且所述安装转轴(212)的两端转动支设于所述外壳体(211)两端的端板上,并所述安装转轴(212)的驱动端伸出对应侧的所述端板后与所述驱动构件(213)相连;
所述分隔板组(214)沿所述安装转轴(212)的周向均匀间隔布设,且所述分隔板组(214)分别与所述外壳体(211)的内环壁及两块所述端板的内侧壁软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前给料系统用卸料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组(214)包括分隔板(2141)、及周向触板件;
所述分隔板(2141)沿所述安装转轴(212)的轴向布设,且所述分隔板(2141)沿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安装转轴(212)的外圆面固定,所述分隔板(2141)沿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边沿径向朝所述外壳体(211)的内环面延伸,所述周向触板件沿所述分隔板(2141)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分隔板(2141)的第二侧边上,且所述周向触板件与所述外壳体(211)的内环面软性抵接;或者
所述分隔板(2141)沿宽度方向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安装转轴(212)的外圆面呈螺旋线相交,所述分隔板(2141)沿宽度方向的第二侧边朝所述外壳体(211)的内环面延伸,所述周向触板件沿所述分隔板(2141)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式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熙福王热华贾星亮贾奥万为华黄军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化华晟生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