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72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灰设备,包括:布设于空气预热器外周的多个冲击波发生器,各冲击波发生器的喷射端朝向空气预热器的空气管的外壁面。多个冲击波发生器共同连接一组混合气供给装置和一组供电点火装置,混合气供给装置用于向冲击波发生器供给混合燃气,供电点火装置用于按照设定脉冲频率点燃冲击波发生器内的混合燃气以产生热爆冲击波,冲击波发生器用于将热爆冲击波由其喷射端喷向空气管的外壁面,以将空气预热器内的板结物和粉状物击碎、冲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吹灰设备,通过多数量及多角度的热爆冲击波的冲击力量可将粘结于空气管外壁面上的板结物、及分散于空气管间隙的粉状物击碎、冲散,从而可有效缓解空气预热器堵塞的问题,使烟气流通阻力降低。使烟气流通阻力降低。使烟气流通阻力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灰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发电机组
,特别地,涉及一种吹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燃烧后,其烟气中通常含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及钠离子等,烟气排放过程中,烟道中设有空气预热器对烟气进行降温及能量回收处理。
[0003]烟气流经空气预热器时,由于温度的降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容易与钠离子和水汽形成硫酸钠,硫酸钠再与烟气中的烟灰混结成酸凝露板结物,而一氧化碳等易与水汽形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烟气中的烟灰混结成水凝露板结物,该些板结物板结于空气预热器的通道壁面上,从而堵塞空气预热器,不仅使烟气流通阻力增大,进而增大烟气排放出口处引风风机的负载及电流,且使锅炉运行稳定性差,停炉清灰次数增加,工作20天左右需停炉清灰48小时,降低生物发电机组的发电总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吹灰设备,以解决现有空气预热器存在的积灰堵塞严重进而导致停炉次数增加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吹灰设备,包括:布设于空气预热器外周的多个冲击波发生器,各冲击波发生器的喷射端朝向空气预热器的空气管的外壁面;多个冲击波发生器共同连接一组混合气供给装置和一组供电点火装置,混合气供给装置用于向冲击波发生器供给混合燃气,供电点火装置用于按照设定脉冲频率点燃冲击波发生器内的混合燃气以产生热爆冲击波,冲击波发生器用于将热爆冲击波由其喷射端喷向空气管的外壁面,以将空气预热器内的板结物和粉状物击碎、冲散。
>[0007]进一步地,冲击波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及与发生器本体连通的喷头;发生器本体连接于安装空气预热器的烟道的壁面上,且混合气供给装置和供电点火装置分别与发生器本体连通;喷头与发生器本体的连接角度可调,以朝向空气管的外壁面喷射,且喷头与空气管的外壁面间距300mm~500mm。
[0008]进一步地,冲击波发生器布设于空气预热器的上方,喷嘴与竖向平面呈夹角向下朝向空气管的外壁面延伸;和/或冲击波发生器布设于空气预热器的左右两侧,喷嘴与水平面呈夹角向下朝向空气管的外壁面延伸;和/或冲击波发生器布设于空气预热器的下方,喷嘴与竖向平面呈夹角向上朝向空气管的外壁面延伸。
[0009]进一步地,空气预热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空气预热器沿烟道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冲击波发生器布设于相邻空气预热器之间、及各空气预热器的左右两侧。
[0010]进一步地,混合气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供给燃气的燃气供给源、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输送管、用于供给氧气的氧气供给源、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输送管、用于供给工艺用压缩空气的第一压缩气供给源、用于输送工艺用压缩空气的第一压缩气输送管、用于将燃气、氧
气和工艺用压缩空气混合成混合燃气的混合气混合模块、及用于输送混合燃气的混合气输送管;燃气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燃气供给源和混合气混合模块;氧气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氧气供给源和混合气混合模块;第一压缩气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压缩气供给源和混合气混合模块;混合气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气混合模块和各冲击波发生器。
[0011]进一步地,供电点火装置包括供电电源、第一电缆线、第二电缆线、及设置于各冲击波发生器内的脉冲点火器;第一电缆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供电电源和混合气混合模块;第二电缆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供电电源和脉冲点火器。
[0012]进一步地,混合气供给装置还包括用于供给接仪用压缩空气的第二压缩气供给源、用于输送接仪用压缩空气的第二压缩气输送管、及用于调节混合燃气中燃气与氧气和压缩空气比值的气动分布分配模块;供电点火装置还包括第三电缆线;气动分布分配模块连接于混合气输送管的管路中;第二压缩气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压缩气供给源,第二压缩气输送管的输出端连接气动分布分配模块;第三电缆线的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第三电缆线的输出端连接气动分布分配模块。
[0013]进一步地,混合气输送管包括混合气主输送管、及对应一个空气预热器的多根混合气支输送管,各混合气支输送管对应一个气动分布分配模块;混合气主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混合气混合模块,混合气主输送管的输出端连接对应设置的气动分布分配模块;混合气支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气动分布分配模块,混合气支输送管的输出端连接空气预热器的部分冲击波发生器;第二压缩气输送管和第三电缆线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对应的混合气混合模块。
[0014]进一步地,吹灰设备还包括冷风供给装置,冷风供给装置的输出端与各冲击波发生器相连;冷风供给装置用于向冲击波发生器供给冷风,以降低热爆冲击波的温度、并将热爆冲击波向外推送、及防止热爆冲击波反向回击冲击波发生器。
[0015]进一步地,冷风供给装置包括用于供给冷风的冷风供给源、用于输送冷风的冷风输送管;冷风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冷风源和各冲击波发生器的喷头。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吹灰设备工作时,混合气供给装置将混合燃气供入冲击波发生器后,供电点火装置启动产生脉冲电火花,冲击波发生器中的混合燃气在脉冲电火花的作用下被点燃后产生热爆冲击波,热爆冲击波再由冲击波发生器的喷射端喷向空气预热器内设置的空气管的外壁面上。由于冲击波发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冲击波发生器分设于空气预热器的外周,故而通过多数量及多角度的热爆冲击波的冲击力量可将粘结于空气管外壁面上的板结物、及分散于空气管间隙的粉状物击碎、冲散,从而可有效缓解空气预热器堵塞的问题,使烟气流通阻力降低,进而减少烟气排放出口处引风风机的负载和电流,且使锅炉运行稳定,停炉清灰次数减少,从原来工作20天停炉清灰48小时,延长到工作60天停炉清灰48小时,使发电机组的发电总量增加15000*24*4千瓦,创造15000*24*4*0.75元产值。
[001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
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吹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64、空气预热器;81、冲击波发生器;82、混合气供给装置;821、燃气供给源;822、燃气输送管;823、氧气供给源;824、氧气输送管;825、第一压缩气供给源;826、第一压缩气输送管;827、混合气混合模块;828、混合气输送管;829、第二压缩气供给源;830、第二压缩气输送管;831、气动分布分配模块;84、供电点火装置;841、供电电源;842、第一电缆线;843、第三电缆线;85、冷风供给装置;851、冷风供给源;852、冷风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4]参照图1,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布设于空气预热器(64)外周的多个冲击波发生器(81),各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的喷射端朝向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空气管的外壁面;多个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共同连接一组混合气供给装置(82)和一组供电点火装置(84),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82)用于向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供给混合燃气,所述供电点火装置(84)用于按照设定脉冲频率点燃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内的混合燃气以产生热爆冲击波,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用于将热爆冲击波由其喷射端喷向所述空气管的外壁面,以将所述空气预热器(64)内的板结物和粉状物击碎、冲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包括发生器本体、及与所述发生器本体连通的喷头;所述发生器本体连接于安装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烟道的壁面上,且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82)和所述供电点火装置(84)分别与所述发生器本体连通;所述喷头与所述发生器本体的连接角度可调,以朝向所述空气管的外壁面喷射,且所述喷头与所述空气管的外壁面间距300mm~5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布设于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上方,所述喷嘴与竖向平面呈夹角向下朝向所述空气管的外壁面延伸;和/或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布设于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左右两侧,所述喷嘴与水平面呈夹角向下朝向所述空气管的外壁面延伸;和/或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布设于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下方,所述喷嘴与竖向平面呈夹角向上朝向所述空气管的外壁面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空气预热器(64)沿烟道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冲击波发生器(81)布设于相邻所述空气预热器(64)之间、及各所述空气预热器(64)的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供给装置(82)包括用于供给燃气的燃气供给源(821)、用于输送燃气的燃气输送管(822)、用于供给氧气的氧气供给源(823)、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输送管(824)、用于供给工艺用压缩空气的第一压缩气供给源(825)、用于输送工艺用压缩空气的第一压缩气输送管(826)、用于将燃气、氧气和工艺用压缩空气混合成混合燃气的混合气混合模块(827)、及用于输送混合燃气的混合气输送管(828);所述燃气输送管(82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燃气供给源(821)和所述混合气混合模块(827);所述氧气输送管(82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氧气供给源(823)和所述混合气混合模块(827);所述第一压缩气输送管(82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气供给源(8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奥王热华贾星亮万为华王熙福黄军王熙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化华晟生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