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倒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76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公开一种车辆倒车灯,包括底座(1),透明灯罩(2),反射座(3),反射座(3)上设有第一出光部(31),位于反射座(3)的中间,第二出光部(32),分布于第一出光部(31)的上下两侧,且上下两侧互相对应设置,第二出光部(32)设有第二导光槽(321),形状为圆形,多个第二导光槽(321)横向并列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二出光部向前投射出的灯光形成聚光,第一出光部的折射出散射的光线提高了照射的范围,且保证了一定的亮度,第一、二出光面及可使输出光形扩散不会产生明显点状光形,第一出光部和第二出光部相互兼具了发射的亮度和距离、以及发光的照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倒车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倒车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且每年仍在快速增加,汽车工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技术的汽车尾灯为底座上设有多个形状相同的、大小相等的LED灯体,这种照明灯光设计,能够在灯光集中程度上较好,但是汽车在倒车时不仅仅要保证灯光的集中程度,也需要灯光的照射范围来保证良好的视野。因此需要一种兼具照明的集中度、亮度和照射范围的灯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车辆倒车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车辆倒车灯,包括底座,透明灯罩,与底座固定安装,并与底座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容腔,反射座,反射座上设有第一出光部,位于反射座的中间,设有第一导光槽,第一导光槽横向布置;第二出光部,分布于第一出光部的上下两侧,且上下两侧互相对应设置,第二出光部设有第二导光槽,形状为圆形,多个第二导光槽横向并列布置;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第一灯体,安装在电路板上,与第一导光槽对应设置,第二灯体,安装于电路板上,与第二导光槽对应设置,透镜,相对第一出光部、第二出光部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外侧。第一出光部的透镜远离中心轴一侧配合第一灯体后方的反射部设置将光线折射向外扩散,使第一灯体的照射范围较大。透镜可以设置连续齿面,在提高扩散范围的同时保证了灯光的均匀性。第二出光部,主要发射方向朝向前方,用于照射较为集中且亮度较高的灯光,透镜远离中心轴一侧配合第二灯体后方的反射部设置将光线折射至相对直向照射。对应发光体前方位置设置透镜,对应反射座的反射面位置设置不同位置的结构,第一发光部、第二发光部的部分光线可由透镜外直接透出光线,部分光线向反射座投射至反射座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再反射光线至透镜,再通过透明前罩射出。作为优选,第一出光部设有两个第一导光槽,设于反射座的中央,并上下对称设置。导光部内的部分光线投射至反射座的反射面,该反射面再反射光线至前罩半反射部的部分反射后表面,经来回反射产生朝向中心轴形成层次光形区域。作为优选,第一导光槽的上下两侧向出光方向逐渐变宽。作为优选,透镜的结构与反射座配合使第一出光部的出光方向分散。作为优选,透镜的结构与反射座配合使第二出光部的出光方向往中心轴方向折射聚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可产生层次状光形以具有不同光形效果,但该发光体发射大部分光线不能由单向镜透出,因而具有亮度小警示效果不佳的缺失,且其光形是配合发光体呈明显点状层次排列,而具有亮点不明显缺失。第一出光部的透镜远离中心轴一侧配合第一灯体后方的反射部设置将光线折射向外扩散,使第一灯体的照射范围较大。第二出光部,主要发射方向朝向前方,用于照射较为集中且亮度较高的灯光,透镜远离中心轴一侧配合第二灯体后方的反射部设置将光线折射至相对直向照射。第二出光部向前投射出的灯光形成聚光,第一出光部的折射出散射的光线提高了照射的范围,且保证了一定的亮度,位于灯体正前方的区域由第一出光部和第二出光部的灯体形成层次光形区域以更加提高该区域的照射亮度,具有更佳警示效果,该第一、二出光面及可使输出光形扩散不会产生明显点状光形,第一出光部和第二出光部相互兼具了发射的亮度和距离、以及发光的照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底座、2—透明灯罩、3—反射座、31—第一出光部、311—第一导光槽、32—第二出光部、4—电路板、5—透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车辆倒车灯,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透明灯罩2,与底座1固定安装,并与底座1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容腔,反射座3,反射座3上设有第一出光部31,位于反射座3的中间,设有第一导光槽311,第一导光槽311横向布置;第二出光部32,分布于第一出光部31的上下两侧,且上下两侧互相对应设置,第二出光部32设有第二导光槽321,形状为圆形,多个第二导光槽321横向并列布置;电路板4,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灯体,安装在电路板4上,与第一导光槽311对应设置,第二灯体,安装于电路板4上,与第二导光槽321对应设置,透镜5,相对第一出光部31、第二出光部32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电路板4的外侧。第一出光部31设有两个第一导光槽311,设于反射座3的中央,并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导光槽311的上下两侧向出光方向逐渐变宽。透镜5的结构与反射座3配合使第一出光部31的出光方向分散。透镜5的结构与反射座3配合使第二出光部32的出光方向往中心轴方向折射聚合。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倒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透明灯罩(2),与底座(1)固定安装,并与底座(1)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容腔,/n反射座(3),反射座(3)上设有/n第一出光部(31),位于反射座(3)的中间,设有/n第一导光槽(311),第一导光槽(311)横向布置;/n第二出光部(32),分布于第一出光部(31)的上下两侧,且上下两侧互相对应设置,第二出光部(32)设有/n第二导光槽(321),形状为圆形,多个第二导光槽(321)横向并列布置;/n电路板(4),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n第一灯体,安装在电路板(4)上,与第一导光槽(311)对应设置,/n第二灯体,安装于电路板(4)上,与第二导光槽(321)对应设置,/n透镜(5),相对第一出光部(31)、第二出光部(32)设置,并固定设置在电路板(4)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倒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透明灯罩(2),与底座(1)固定安装,并与底座(1)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容腔,
反射座(3),反射座(3)上设有
第一出光部(31),位于反射座(3)的中间,设有
第一导光槽(311),第一导光槽(311)横向布置;
第二出光部(32),分布于第一出光部(31)的上下两侧,且上下两侧互相对应设置,第二出光部(32)设有
第二导光槽(321),形状为圆形,多个第二导光槽(321)横向并列布置;
电路板(4),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
第一灯体,安装在电路板(4)上,与第一导光槽(311)对应设置,
第二灯体,安装于电路板(4)上,与第二导光槽(321)对应设置,
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宇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