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70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由两只相互铰接的平台构成,其结构为由两块对称的长方形钢板构成平台板面,其周边上分别固接着封闭的边框,边框内的平台板面上设置着纵横交错的主龙骨和次龙骨,在每只平台主龙骨的两端分别设置着具有配重杠杆的支撑定位装置,两只平台相邻的长边处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一起,两只平台展开后,其相互贴合的长边框通过均布设置的螺栓固接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吊耳,其杠杆阻力臂的外端总长度均大于相对应的楼层电梯井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吊运方便,强度高,杜绝现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中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在中高层、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井多为作为工程项目中的重大安全隐患之一,在建筑物电梯井、尾气井施工之中均需要用到操作平台,传统操作平台具有支撑强度不足,现场作业面存在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吊运方便,强度高,性能安全可靠,可以杜绝现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由两只相互铰接的平台构成,其结构为由两块对称的长方形钢板构成平台板面,其周边上分别固接着封闭的边框,在边框内的平台板面上设置着纵横交错的主龙骨和次龙骨,在每只平台主龙骨的两端分别设置着具有配重杠杆的支撑定位装置,两只平台相邻的长边处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一起,两只平台展开后,其相互贴合的长边框通过均布设置的螺栓固接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吊耳,操作平台的外形尺寸与相对应的楼层电梯井口尺寸间隙配合。本专利技术采用型钢、高强度螺栓、钢板等组合而成。能够承受1吨的重量;采用制式钢结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根据相应电梯井尺寸设计,采用3cm厚的钢板焊接成骨架,并与支撑铁件焊接,可随着楼层的加高,依靠塔吊等垂直提升设备沿电梯井道上下移动,并可重复循环使用。>操作平台的骨架,中部一道水平支撑,是由两个2cm厚的钢板,用M20高强度螺栓连接,并在平台中部设置一道合页,以便后期施工至电梯井顶部,折叠操作平台,从电梯井门洞处倒运,并加以回收利用支撑铁件采用2cm钢板与铁块组合焊接而成。有益效果:1、安装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作为钢架操作平台,代替传统作业采用的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或者工字钢作横梁、斜梁搭设操作平台,采用制式钢板,支撑构件等组合,定型化、可提升,操作简便,安全美观。2、吊运方便,施工速度快支撑构件水平杆件端部设有配重,当提升钢架操作平台过程中,收起水平杆件,当平台到达指定楼层板面,会因为配重的自身重量下落,带动水平杆件打开,从而支撑构件卡在混凝土结构面上,支撑整个操作平台。3、加固工序简单,成型质量好操作面上采用6mm厚的钢板满铺,与主、次龙骨焊接,提高操作平台的整体性,强度高,受力均匀,提升电梯井钢平台安全系数。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吊运方便,强度高,性能安全可靠,杜绝了现场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铰接座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定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操作平台由两只相互铰接的平台1构成,其结构为由两块对称的长方形钢板构成平台板面,其周边上分别固接着封闭的边框2,在边框2内的平台板面上设置着纵横交错的主龙骨5和次龙骨4,在每只平台主龙骨5的两端分别设置着具有配重杠杆的支撑定位装置3,两只平台1相邻的长边处通过铰接座13铰接在一起,两只平台1展开后,其相互贴合的长边框通过均布设置的螺栓6固接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吊耳7,操作平台的外形尺寸与相对应的楼层电梯井口尺寸间隙配合。支撑定位装置3的结构为在操作平台上固接的铰接支撑座8铰接着杠杆臂9,其中杠杆臂9的里端固接着配重10,在配重侧杠杆配重臂下面的铰接支撑座8上设置着下限位块12,杠杆臂9的另一侧为杠杆阻力臂,在杠杆阻力臂上面的铰接支撑座8上设置着上限位块11,当操作平台两侧支撑定位装置3的杠杆臂9处于水平位置时,其杠杆阻力臂的外端总长度尺寸均大于相对应的楼层电梯井口尺寸。平台1的台面由6mm厚的钢板构成。操作平台的边框2和主龙骨5均由3cm厚的钢板构成。次龙骨4由2cm厚的钢板构成。两只铰接的平台1其相互铰接处的长边框由2cm厚的钢板构成。每只平台1上固接的主龙骨5为一根,次龙骨4为2根。螺栓6由高强度螺栓构成。操作平台的长度为2950mm,宽度为2500mm,平台边框2的高度为15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操作平台由两只相互铰接的平台(1)构成,其结构为由两块对称的长方形钢板构成平台板面,其周边上分别固接着封闭的边框(2),在边框(2)内的平台板面上设置着纵横交错的主龙骨(5)和次龙骨(4),在每只平台主龙骨(5)的两端分别设置着具有配重杠杆的支撑定位装置(3),两只平台(1)相邻的长边处通过铰接座(13)铰接在一起,两只平台(1)展开后,其相互贴合的长边框通过均布设置的螺栓(6)固接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吊耳(7),操作平台的外形尺寸与相对应的楼层电梯井口尺寸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操作平台由两只相互铰接的平台(1)构成,其结构为由两块对称的长方形钢板构成平台板面,其周边上分别固接着封闭的边框(2),在边框(2)内的平台板面上设置着纵横交错的主龙骨(5)和次龙骨(4),在每只平台主龙骨(5)的两端分别设置着具有配重杠杆的支撑定位装置(3),两只平台(1)相邻的长边处通过铰接座(13)铰接在一起,两只平台(1)展开后,其相互贴合的长边框通过均布设置的螺栓(6)固接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操作平台,在操作平台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着吊耳(7),操作平台的外形尺寸与相对应的楼层电梯井口尺寸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定型化可提升型钢架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支撑定位装置(3)的结构为在操作平台上固接的铰接支撑座(8)铰接着杠杆臂(9),其中杠杆臂(9)的里端固接着配重(10),在配重侧杠杆配重臂下面的铰接支撑座(8)上设置着下限位块(12),杠杆臂(9)的另一侧为杠杆阻力臂,在杠杆阻力臂上面的铰接支撑座(8)上设置着上限位块(11),当操作平台两侧支撑定位装置(3)的杠杆臂(9)处于水平位置时,其杠杆阻力臂的外端总长度尺寸均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海宝马军刘紫阳秦清山陈海涛邓友果潘亮萧超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