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瑜钒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57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滑筒、第一连接杆、气缸、支撑柱、固定片、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螺丝、固定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滑筒,所述第一固定滑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以及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操作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完成高度调节,利用电机直接驱动,提高施工效率,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而振平器主要用于混凝土地面的提浆、振实、整平,采用振平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增加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现如今,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深,对于市政道路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市政道路施工时,需要使用到市政道路施工振平装置,而市政道路施工振平装置是为了解决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中的空气,需要刮平混凝土表面,并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目前为了解决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中的空气,需要刮平混凝土表面,并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而传统施工设备只能在直线路面上移动工作,换向时需要人工操控大型设备进行转向,且为了节省施工成本,大都都采用人工手持式振铲,效率很低,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滑筒、第一连接杆、气缸、支撑柱、固定片、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螺丝、固定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滑筒,所述第一固定滑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以及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后端设置有手持杆。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滑筒贯穿第一通孔的上下端且第一固定滑筒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滑筒的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气缸的下端伸缩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气缸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上端与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表面通过螺丝螺纹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固定套的内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丝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板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固定片和第二连接杆均设置有四组。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振平机构,所述振平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框架、第二固定滑筒、活动杆、凸轮、转轴、电机、固定块、固定环、弹簧、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螺丝和振动压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滑筒,所述第二固定滑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内部活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靠近固定环与第二支撑框架的内部下端之间区域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靠近下端区域设置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螺丝,所述活动杆和第二固定套的下端同时设置有振动压板。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滑筒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通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滑筒的内表面与活动杆的外表面上侧区域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上端与凸轮的外表面间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凸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上端,所述固定块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靠近第二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与活动杆的外表面靠近第二支撑框架的内部区域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簧活动安装在活动杆的外表面靠近固定环的下侧与第二支撑框架的内部下端之间,所述活动杆的下端贯穿第二支撑框架的下端且贯穿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内表面与活动杆外表面通过第二固定螺丝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下端与振动压板上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的下端,所述手持杆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的后端,所述滚轮设置有四组,所述手持杆设置有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此装置主要为了满足振平机构的整体高度调节,使用时,首先将整体装置推动到施工的起始路段,之后启动气缸,通过气缸的连接气压阀调整第一连接杆的伸缩长度,当第一连接杆开始伸出的时候,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在第一固定滑筒的内表面向下滑动,由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螺丝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以固定板会受第一连接杆的高度下降影响进行同步下降,由于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以当固定板下降后,第二连接杆会带动振平机构整体下降,从而达到振平机构的整体高度调节目的,此装置结构稳定,操作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完成高度调节;当通过伸缩机构对振平机构的整体过度调节完成之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的运行带动转轴和凸轮转动,由于凸轮为不规则形状,故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与活动杆的上端接触时,活动杆整体会带动振动压板进行下降,弹簧压缩变形,振动压板对地面进行挤压,当凸轮的凸起部分与活动杆的上端没有接触时,活动杆受弹簧回弹支撑带动振动压板抬起,由于凸轮为高速旋转状态,故而振动压板对地表进行反复挤压振平,此装置利用电机直接驱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滚轮与手持杆的配合,可以推动整体装置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机构和振平机构联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振平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框架;2、滚轮;3、伸缩机构;301、第一固定滑筒;302、第一连接杆;303、气缸;304、支撑柱;305、固定片;306、第一固定套;307、第一固定螺丝;308、固定板;309、第二连接杆;4、振平机构;401、第二支撑框架;402、第二固定滑筒;403、活动杆;404、凸轮;405、转轴;406、电机;407、固定块;408、固定环;409、弹簧;411、第二固定套;412、第二固定螺丝;413、振动压板;5、手持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机构(3),所述伸缩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滑筒(301)、第一连接杆(302)、气缸(303)、支撑柱(304)、固定片(305)、第一固定套(306)、第一固定螺丝(307)、固定板(308)和第二连接杆(309),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滑筒(301),所述第一固定滑筒(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02),所述第一连接杆(302)的上端设置有气缸(303),所述气缸(303)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支撑柱(304),所述支撑柱(304)的下端以及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片(305),所述第一连接杆(30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308),所述固定板(308)的上端靠近第一连接杆(30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套(306),所述第一固定套(30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307),所述固定板(308)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09),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后端设置有手持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伸缩机构(3),所述伸缩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滑筒(301)、第一连接杆(302)、气缸(303)、支撑柱(304)、固定片(305)、第一固定套(306)、第一固定螺丝(307)、固定板(308)和第二连接杆(309),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滑筒(301),所述第一固定滑筒(3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02),所述第一连接杆(302)的上端设置有气缸(303),所述气缸(303)的下端边缘设置有支撑柱(304),所述支撑柱(304)的下端以及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片(305),所述第一连接杆(30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308),所述固定板(308)的上端靠近第一连接杆(30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套(306),所述第一固定套(30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螺丝(307),所述固定板(308)的下端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09),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滚轮(2),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后端设置有手持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滑筒(301)贯穿第一通孔的上下端且第一固定滑筒(301)的外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滑筒(301)的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3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2)的上端与气缸(303)的下端伸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04)的上端与气缸(303)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305)的上端与支撑柱(30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305)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表面通过螺丝螺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02)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一固定套(306)的内表面通过第一固定螺丝(307)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306)的下端与固定板(30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09)的上端与固定板(308)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04)、固定片(305)和第二连接杆(309)均设置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09)的下端设置有振平机构(4),所述振平机构(4)包括第二支撑框架(401)、第二固定滑筒(402)、活动杆(403)、凸轮(404)、转轴(405)、电机(406)、固定块(407)、固定环(408)、弹簧(409)、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瑜钒
申请(专利权)人:秦瑜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