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46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包括墙体、门框、过木、风门、降压风门、水沟帘、调节风窗、电缆孔、穿墙铁风筒、抽放管路、管路孔、巷道、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一气缸、第一地挡、第二气缸、第二地挡、加强锚索;所述墙体上设置有门框,门框顶端和底端的墙体上设置有过木;门框上设置有风门,风门上设置有降压风门;所述巷道内含有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一墙体外侧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地挡,第二墙体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地挡;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与巷道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锚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防止风门回弹伤人,避免淫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抵撞风门情况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尤其是一种具有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防止风门回弹伤人,避免淫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抵撞风门情况的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
技术介绍
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生产相对集中,且井下爆破材料库、充电硐室等地点的通风,需风量增大,煤矿巷道的结构无法进行大的改动,为了保证巷道内的通风。目前,由于矿井生产速度加快,采区采煤和掘进需要大量风量,导致风门风压过大不易开启,且过大的风压容易造成风门回弹伤人,另外经过风门的车辆常因为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导致车辆抵撞风门,影响井下安全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防止风门回弹伤人,避免淫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抵撞风门情况的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包括墙体、门框、过木、风门、降压风门、水沟帘、调节风窗、电缆孔、穿墙铁风筒、抽放管路、管路孔、巷道、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一气缸、第一地挡、第二气缸、第二地挡、加强锚索;所述墙体上设置有门框,门框顶端和底端的墙体上设置有过木;门框上设置有风门,风门上设置有降压风门;所述巷道内含有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一墙体外侧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地挡,第二墙体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地挡;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与巷道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锚索;所述门框一侧的墙体上设置有调节风窗,调节风窗一侧的墙体上设置有电缆孔;所述门框一侧的墙体上设置有抽放管路、管路孔;所述墙体外侧的地面上设置有水沟帘;所述墙体设置在巷道内,墙体垂直于巷道;所述过木采用11号工字钢密排制成;所述风门通过毡布包边;所述水沟帘上的横梁上焊接螺丝帽,水沟帘上的挡板皮带开孔;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地挡和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地挡采用气动连锁;所述第一地挡、所述第二地挡和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上的风门联动设置;所述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墙体之间的间距为70m;所述风门的宽度为2m,风门的高度为2.6m;所述墙体的高度为4.5m;所述降压风门的宽度为0.4m,降压风门的高度为0.5m;所述调节风窗的宽度为1m,调节风窗的高度为0.5m。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具有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防止风门回弹伤人,避免淫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抵撞风门情况的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墙体采用瓦石构筑,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降压风门有效的降低风门负压,防止风门回弹伤人;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选在巷道围岩条件较好地段;巷道施工前期,通过加强锚索,增加支护强度;毡布包边的风门减少风门与门框之间的缝隙漏风;所述水沟帘上的横梁上焊接螺丝帽,水沟帘上的挡板皮带开孔,保证通水不漏气,挡板平直;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同步实现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上的风门及第一地挡、第二地挡联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抵撞风门的情况发生;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间距和风门的尺寸充分满足存放车辆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的断面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参见图1~2,包括墙体1、门框2、过木3、风门4、降压风门5、水沟帘6、调节风窗7、电缆孔8、穿墙铁风筒9、抽放管路10、管路孔11、巷道20、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气缸23、第一地挡24、第二气缸25、第二地挡26、加强锚索27;所述墙体1上设置有门框2,门框2顶端和底端的墙体1上设置有过木3;门框2上设置有风门4,风门4上设置有降压风门5;墙体1采用瓦石构筑,提高墙体1的承压能力;降压风门5有效的降低风门4负压,防止风门4回弹伤人;所述巷道20内含有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墙体21外侧设置有第一气缸23、第一地挡24,第二墙体22设置有第二气缸25、第二地挡26;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选在巷道20围岩条件较好地段;所述第一墙体21、所述第二墙体22与巷道20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锚索27;巷道20施工前期,通过加强锚索27,增加支护强度;所述门框2一侧的墙体1上设置有调节风窗7,调节风窗7一侧的墙体1上设置有电缆孔8;所述门框2一侧的墙体1上设置有抽放管路10、管路孔11;所述墙体1外侧的地面上设置有水沟帘6;所述墙体1设置在巷道20内,墙体1垂直于巷道20;所述过木3采用11号工字钢密排制成;所述风门4通过毡布包边,毡布包边的风门4减少风门4与门框2之间的缝隙漏风;所述水沟帘6上的横梁上焊接螺丝帽,水沟帘6上的挡板皮带开孔,保证通水不漏气,挡板平直;所述第一气缸23、所述第一地挡24和所述第二气缸25、所述第二地挡26采用气动连锁;所述第一地挡24、所述第二地挡26和所述第一墙体21、所述第二墙体22上的风门4联动设置,通过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5同步实现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上的风门4及第一地挡24、第二地挡26联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抵撞风门4的情况发生;所述第一墙体21、所述第二墙体22之间的间距为70m;所述风门4的宽度为2m,风门4的高度为2.6m;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间距和风门4的尺寸充分满足存放车辆的要求;所述墙体1的高度为4.5m;所述降压风门5的宽度为0.4m,降压风门5的高度为0.5m;所述调节风窗7的宽度为1m,调节风窗7的高度为0.5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墙体1上设置有门框2,门框2顶端和底端的墙体1上设置有过木3;门框2上设置有风门4,风门4上设置有降压风门5;墙体1采用瓦石构筑,提高墙体1的承压能力;降压风门5有效的降低风门4负压,防止风门4回弹伤人;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选在巷道20围岩条件较好地段;巷道20施工前期,通过加强锚索27,增加支护强度;毡布包边的风门4减少风门4与门框2之间的缝隙漏风;所述水沟帘6上的横梁上焊接螺丝帽,水沟帘6上的挡板皮带开孔,保证通水不漏气,挡板平直;通过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5同步实现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上的风门4及第一地挡24、第二地挡26联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抵撞风门4的情况发生;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间距和风门4的尺寸充分满足存放车辆的要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具有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防止风门回弹伤人,避免淫操作不当导致的车辆抵撞风门情况的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墙体采用瓦石构筑,提高墙体的承压能力;降压风门有效的降低风门负压,防止风门回弹伤人;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选在巷道围岩条件较好地段;巷道施工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包括墙体(1)、门框(2)、过木(3)、风门(4)、降压风门(5)、水沟帘(6)、调节风窗(7)、电缆孔(8)、穿墙铁风筒(9)、抽放管路(10)、管路孔(11)、巷道(20)、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气缸(23)、第一地挡(24)、第二气缸(25)、第二地挡(26)、加强锚索(27),其特征在于;/n所述墙体(1)上设置有门框(2),门框(2)顶端和底端的墙体(1)上设置有过木(3);门框(2)上设置有风门(4),风门(4)上设置有降压风门(5);/n所述巷道(20)内含有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墙体(21)外侧设置有第一气缸(23)、第一地挡(24),第二墙体(22)设置有第二气缸(25)、第二地挡(26);/n所述第一墙体(21)、所述第二墙体(22)与巷道(20)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锚索(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包括墙体(1)、门框(2)、过木(3)、风门(4)、降压风门(5)、水沟帘(6)、调节风窗(7)、电缆孔(8)、穿墙铁风筒(9)、抽放管路(10)、管路孔(11)、巷道(20)、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气缸(23)、第一地挡(24)、第二气缸(25)、第二地挡(26)、加强锚索(27),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1)上设置有门框(2),门框(2)顶端和底端的墙体(1)上设置有过木(3);门框(2)上设置有风门(4),风门(4)上设置有降压风门(5);
所述巷道(20)内含有第一墙体(21)、第二墙体(22),第一墙体(21)外侧设置有第一气缸(23)、第一地挡(24),第二墙体(22)设置有第二气缸(25)、第二地挡(26);
所述第一墙体(21)、所述第二墙体(22)与巷道(20)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锚索(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2)一侧的墙体(1)上设置有调节风窗(7),调节风窗(7)一侧的墙体(1)上设置有电缆孔(8);所述门框(2)一侧的墙体(1)上设置有抽放管路(10)、管路孔(11);所述墙体(1)外侧的地面上设置有水沟帘(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安全风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凯李新雷王振武房志强高前程王祥彪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