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Al-Ti-SiC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6444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l‑Ti‑SiC中间合金,是以Al粉40~50wt%、Ti粉45~55wt%、纳米SiC粉5~15wt%混合压制成型,高温自蔓延燃烧得到自蔓延产物,加入熔化的铝液中,稀释至Ti元素含量5~5.3wt%,浇注得到的含有微纳米尺度TiC/SiC颗粒的中间合金。以所述中间合金作为晶粒细化剂用于铝合金材料中,可以提升铝合金材料的异质形核能力,细化铝合金材料晶粒,提升铝合金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l-Ti-SiC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制备
,涉及一种用于在铝合金加工过程中进行添加的中间合金,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合金中含有微纳米尺度的TiC/SiC颗粒,可以细化所制备铝合金的晶粒。
技术介绍
铝合金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导电导热性能优异、制备效率高,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时效硬化的铝合金强度可以大幅提升,在某些领域能够达到铸铁的性能,是以铝代钢、以铸代锻、装备轻量化的理想材料。而铝合金铸态的晶粒尺寸对铝合金的时效硬化具有很大的影响。铸态晶粒越细小,铝合金时效后的硬化程度越高。因此,细晶强化是提升铝合金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铝合金常用的晶粒细化剂包括Al-Ti、Al-Ti-B、Al-Ti-C等中间合金。制备Al-Ti和Al-Ti-B中间合金的方法包括氟盐法、氧化物法和自蔓延合成法等。其中氟盐法产量大、易于工业生产,因此一般多采用氟盐法制备Al-Ti和Al-Ti-B中间合金。赵凯(熔炼工艺对铝钛硼中间合金组织的影响[J].铸造技术,2020,41(09):816-819.)、黎平(Al-Ti-B晶粒细化剂的制备及细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9.)等针对Al-Ti-B/Al-Ti中间合金对铝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做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Al-Ti和Al-Ti-B中间合金通过Al3Ti和TiB2在铝基体中异质形核,提高铝合金的形核率,从而细化晶粒。近些年在Al-Ti-B细化剂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新型的Al-Ti-C中间合金,通过Al粉、Ti粉和石墨粉的自蔓延反应,在自蔓延产物中生成大量的TiC、Al3Ti,之后再通过纯铝稀释,制备成Al-Ti-C中间合金。黄元春等(Al-Ti-C和Al-Ti-B对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5,43(12):75-80.)研究发现,包晶反应生成的Al3Ti和与α(Al)同为面心立方结构的TiC是优质的形核基底,可以促进α(Al)的异质形核,细化晶粒。尽管如此,目前主流的铝合金晶粒细化剂还是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张国君等(抗Zr“中毒”Al-Ti-B-C中间合金对7050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7,45(04):1-8.)研究发现,Al-Ti和Al-Ti-B中间合金由于Zr/Ti之间的反应生成ZrB2,导致铝合金存在“中毒”现象,在TiB2的表面会附着一层ZrB2,ZrB2的形核能力远低于TiB2,因此导致细化效果减弱。不仅如此,Zr/Ti之间的反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最终形成大量的ZrB2,导致晶粒细化完全失效,铝合金材料性能恶化。2)、通过于欢(纳米SiC增强Al-C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9.)等人的研究发现,目前通过自蔓延反应产生的TiC颗粒均在微米尺度,而且自蔓延温度较高,会导致生成的TiC部分长大(超过20μm),导致细化效果减弱。此外,TiC属于陶瓷颗粒,容易在基体晶界处偏聚,一方面导致铝合金整体性能不均匀,另一方面,晶界处聚集过多颗粒,是裂纹源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胡志明.Al-Ti-C对ZL205A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微纳米尺度TiC/SiC颗粒的Al-Ti-SiC中间合金,以及该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以所述中间合金用于铝合金材料中,以提升铝合金材料的异质形核能力,细化铝合金材料晶粒,提升铝合金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Al-Ti-SiC中间合金是以Al粉40~50wt%、Ti粉45~55wt%、纳米SiC粉5~15wt%混合压制成型,高温自蔓延燃烧得到自蔓延产物,再将自蔓延产物加入熔化的铝液中,稀释至Ti元素含量5~5.3wt%,浇注得到的中间合金。进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适合的Al-Ti-SiC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1)、按照Al粉40~50wt%、Ti粉45~55wt%、纳米SiC粉5~15wt%的比例,将原料混合后,于真空球磨罐中球磨混合得到合金粉末。2)、将所述合金粉末冷压成型,于945~955℃真空环境中进行自蔓延反应得到自蔓延产物。3)、在熔化的铝液中加入上述自蔓延产物,至铝液中Ti元素含量为5~5.3wt%,熔炼均匀并降温至708~712℃,浇注制备Al-Ti-SiC中间合金铸锭。本专利技术Al-Ti-SiC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原料Al粉和Ti粉优选使用粒径不大于200μm的粉末原料。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纳米SiC粉的粒径不大于40nm。本专利技术Al-Ti-SiC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球磨混合具体是在(2.0~3.0)×10-3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是在所述真空条件下,按照球料比为8∶1,以转速230~250rpm将原料球磨混合5~8h。球磨混合结束后,将真空球磨罐恢复至常压,静置1~2h后,再取出真空球磨罐中混合均匀的合金粉末。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是将所述混合均匀的合金粉末以载荷15~30kN进行冷压成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熔化的铝液是将纯铝锭在940~960℃熔化完全后得到的熔液。优选地,将自蔓延产物加入熔化的铝液,在铝液的熔炼过程中,每隔13~15min搅拌1~2min,直至铝液中的自蔓延产物颗粒全部熔化后,静置至铝液温度为708~712℃,并保证静置时间不少于10min。进而,本专利技术是将所述降温后的铝液浇注在预热至230~250℃的铸锭模具中,制备Al-Ti-SiC中间合金铸锭。本专利技术以Al粉、Ti粉和纳米SiC粉自蔓延高温合成得到了含有大量Al3Ti、TiC及少量SiC颗粒的自蔓延产物,再经纯铝稀释,制备出一种含有微纳米尺度TiC/SiC颗粒的Al-Ti-SiC中间合金。本专利技术Al-Ti-SiC中间合金的产物纯度高,而且制备方法简单、耗能少,减少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Al-Ti-SiC中间合金可以作为晶粒细化剂,用于各类铝合金的制备中。进一步地,所述的铝合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各种铸造成型铝合金、锻造成型铝合金或轧制成型铝合金。本专利技术Al-Ti-SiC中间合金作为晶粒细化剂使用时,其使用方法简单,只需要将中间合金直接加入到精炼后的铝合金熔体中即可。一般地,本专利技术所述Al-Ti-SiC中间合金在铝合金中的添加比例为0.3~3.0wt%。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温自蔓延反应,使元素Ti和纳米SiC进行反应,生成了粒径0.5μm左右的微纳米TiC颗粒,异质形核效果更加显著。相较于传统的微米TiC,微纳米TiC颗粒的尺寸更加细小,弥散分布,颗粒强化和钉扎位错效果更好。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中间合金法将未反应的部分纳米SiC颗粒加入到铝合金熔体中,解决了SiC与Al基材料润湿性差、易团聚的问题。而未反应的部分纳米SiC颗粒通过中间合金的方式进入铝合金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l-Ti-SiC中间合金,是以Al粉40~50wt%、Ti粉45~55wt%、纳米SiC粉5~15wt%混合压制成型,高温自蔓延燃烧得到自蔓延产物,再将自蔓延产物加入熔化的铝液中,稀释至Ti元素含量5~5.3wt%,浇注得到的中间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l-Ti-SiC中间合金,是以Al粉40~50wt%、Ti粉45~55wt%、纳米SiC粉5~15wt%混合压制成型,高温自蔓延燃烧得到自蔓延产物,再将自蔓延产物加入熔化的铝液中,稀释至Ti元素含量5~5.3wt%,浇注得到的中间合金。


2.一种Al-Ti-SiC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按照Al粉40~50wt%、Ti粉45~55wt%、纳米SiC粉5~15wt%的比例,将原料混合后,于真空球磨罐中球磨混合得到合金粉末;
2)、将所述合金粉末冷压成型,于945~955℃真空环境中进行自蔓延反应得到自蔓延产物;
3)、在熔化的铝液中加入上述自蔓延产物,至铝液中Ti元素含量为5~5.3wt%,熔炼均匀并降温至708~712℃,浇注制备Al-Ti-SiC中间合金铸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原料Al粉和Ti粉的粒径不大于200μm,纳米SiC粉的粒径不大于4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球磨混合是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牛经纬吕伟泽康圆圆徐宏任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