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毅榔专利>正文

智能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42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井盖,安装于下水井中,包括井盖、用于升降井盖的升降装置、控制电路、传感器;升降装置与传感器与控制电路分别相连;井盖安装于下水井口处,井盖由升降装置控制实现升起而冒出地面,或者实现下降而缩回下水井内并与下水井上侧面平齐;传感器设置在下水井进口周围,并与控制电路连接;井盖下侧设有若干条形格栅,条形格栅在井盖冒出地面后将下水井与外界连通。本装置可有效杜绝人员伤亡、管道引排水进入大件物品造成堵塞的问题;传感器根据积水量而自动打开井盖,可快速排水及时减少水患,水位下降到安全区域时,井盖自动复位;声光报警器的使用,可实现视觉灯光和声音同时预警,提醒人们远离危险区域避免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井盖
本技术涉及下水井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井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下水井盖在来水量增大时排水不及时,易形成路面积水,排水不及时形成积水后,需要人工打开下水井盖进行排水,排水完成后,又再次需要人工关闭下水井盖,增大了人工的工作量,并且打开下水井盖后,下水进口完全敞开,行人容易跌落下水井,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井盖。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井盖,安装于下水井中,包括井盖、用于升降所述井盖的升降装置、控制电路、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分别相连,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井盖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口处,所述井盖由所述升降装置控制实现升起而冒出地面,或者实现下降而缩回所述下水井内并与下水井上侧面平齐;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水井进口周围,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积水量超过预设值后,将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电路,并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将所述井盖升起;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积水量低于预设值后,由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将井盖下降复位;所述井盖下侧设有若干条形格栅,所述条形格栅在所述井盖冒出地面后将所述下水井与外界连通。传感器用于检测积水量,当积水量超过传感器设定值后,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来控制升降装置,将井盖升起,从而开始排水工作;井盖由升降装置驱动实现升降,可免除需要人手开盖排水的麻烦;条形格栅的设置,可实现排水工作,避免大件杂物进入下水井内造成堵塞。所述井盖上侧开设有若干排水槽。井盖上侧的排水槽,可在积水量不多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排水。所述井盖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井盖升起、下降以及稳定处于高位时,所述声光报警器的电路接通并由其控制发出声音和光向路人发出示警信号。声光报警器的设置,可提醒行人远离危险区域,避免事故发生。所述下水井内设有导向槽,所述井盖下侧的条形格栅围成筒状结构,其筒体套设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螺杆和定位螺母;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内壁,其驱动轴伸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导向槽内,其下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啮合且由其控制旋转;所述定位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条形格栅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定位螺母上。导向槽为井盖的条形格栅提供升降的通道,并可支撑井盖,防止其跌落;驱动电机的转动,可使驱动轴啮合螺杆实现转动,从而驱使定位螺母带动井盖实现升降,驱动电机的转正,可实现井盖的升起功能,驱动电机的反转,可实现井盖的下降功能。所述井盖侧壁外部包裹有安全防护网,所述安全防护网为镂空的网状结构。安全防护网的设置,可隔离人、动物及大件物品掉入下水井管道,有效杜绝二次伤亡。所述导向槽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下水井的排水通道连通。排水孔的设置,可将导向槽内的水及时排出。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可有效杜绝人员伤亡、管道引排水进入大件物品造成堵塞的问题;具备升降功能,传感器根据积水量而自动打开井盖,可快速排水及时减少水患,水位下降到安全区域时,井盖自动复位;声光报警器的使用,可实现视觉灯光和声音同时预警,提醒人们远离危险区域避免事故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井盖;11、条形格栅;12、排水槽;2、控制电路;3、传感器;4、声光报警器;5、下水井;51、导向槽;52、排水孔;61、驱动电机;62、螺杆;63、定位螺母;7、安全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阅图1及图2,为一种智能井盖,安装于下水井5中,包括井盖1、用于升降井盖1的升降装置、控制电路2、传感器3;升降装置与传感器3与控制电路2分别相连,升降装置与控制电路2安装于下水井5内;井盖1安装于下水井5口处,井盖1由升降装置控制实现升起而冒出地面,或者实现下降而缩回下水井5内并与下水井5上侧面平齐;传感器3设置在下水井5进口周围,并与控制电路2连接;当传感器3监测到积水量超过预设值后,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2,并由控制电路2控制升降装置将井盖1升起;当传感器3监测到积水量低于预设值后,由控制电路2控制升降装置将井盖1下降复位;井盖1下侧设有若干条形格栅11,条形格栅11在井盖1冒出地面后将下水井5与外界连通。传感器3用于检测积水量,当积水量超过传感器3设定值后,传感器3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2,由控制电路2来控制升降装置,将井盖1升起,从而开始排水工作;井盖1由升降装置驱动实现升降,可免除需要人手开盖排水的麻烦;条形格栅11的设置,可实现排水工作,避免大件杂物进入下水井5内造成堵塞。本实施例中,传感器3是现有技术的产品,因此不做具体分析。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2为单片机,单片机采用NXP公司的型号为lpc1752fbd80的产品,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单片机所用到的计算机程序都是现有的,不涉及对计算机程序的改进。井盖1上侧开设有若干排水槽12。井盖1上侧的排水槽12,可在积水量不多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排水。井盖1四周边缘设置有若干声光报警器4,声光报警器4与控制电路2相连,井盖1升起、下降以及稳定处于高位时,声光报警器4的电路接通并由其控制发出声音和光向路人发出示警信号。声光报警器4的设置,可提醒行人远离危险区域,避免事故发生。本实施例中,声光报警器4(Audibleandvisualalarm)又叫声光警号,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报警响度和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而设置。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声光报警器4,是现有设备,不做详细的结构分析,它是一种用在危险场所,通过声音和各种光来向人们发出示警信号的一种报警信号装置。声光报警器4由探测头和报警控制主机构成,探测头设置在井盖1四周边缘,报警控制主机与控制电路2相连,随着经过升起离开下水井5口,便触发报警控制主机的开关,使得声光报警器4发出声音和光示警。下水井5内设有导向槽51,井盖1下侧的条形格栅11围成筒状结构,其筒体套设在导向槽51内;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61、螺杆62和定位螺母63;驱动电机61安装于下水井5内壁,其驱动轴伸入导向槽51内;螺杆62安装于导向槽51内,其下端与驱动电机61的驱动轴啮合且由其控制旋转;定位螺母63套设在螺杆62上,条形格栅11的下部固定在定位螺母63上。导向槽51为井盖1的条形格栅11提供升降的通道,并可支撑井盖1,防止其跌落;驱动电机61的转动,可使驱动轴啮合螺杆62实现转动,从而驱使定位螺母63带动井盖1实现升降,驱动电机61的正转,可实现井盖1的升起功能,驱动电机61的反转,可实现井盖1的下降功能。井盖1侧壁外部包裹有安全防护网7,安全防护网7为镂空的网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井盖,安装于下水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用于升降所述井盖的升降装置、控制电路、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分别相连,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井盖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口处,所述井盖由所述升降装置控制实现升起而冒出地面,或者实现下降而缩回所述下水井内并与下水井上侧面平齐;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水井进口周围,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积水量超过预设值后,将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电路,并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将所述井盖升起;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积水量低于预设值后,由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将井盖下降复位;所述井盖下侧设有若干条形格栅,所述条形格栅在所述井盖冒出地面后将所述下水井与外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井盖,安装于下水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用于升降所述井盖的升降装置、控制电路、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分别相连,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内;所述井盖安装于所述下水井口处,所述井盖由所述升降装置控制实现升起而冒出地面,或者实现下降而缩回所述下水井内并与下水井上侧面平齐;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水井进口周围,并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积水量超过预设值后,将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电路,并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将所述井盖升起;当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积水量低于预设值后,由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将井盖下降复位;所述井盖下侧设有若干条形格栅,所述条形格栅在所述井盖冒出地面后将所述下水井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上侧开设有若干排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四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榔柳洁郭俊杰陈靖陈文杰艾岱
申请(专利权)人:郭毅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