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毅榔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垃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80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车,包括用隔板将其分割形成若干个回收站的车体;车体上设置有安装于车体侧壁的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垂直升降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升降功能的水平移动机构、安装板、舵机和机械手;安装板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水平方向移动;机械手安装在舵机上并由其控制开合而夹紧或松开垃圾桶;舵机包括L型连接臂和马达,马达通过固定座安装于安装板上端,L型连接臂连接在马达转轴上且其垂直转角处朝向安装板一方;舵机由马达与L型连接臂控制实现转动,机械手随舵机的转动而将垃圾桶内垃圾倾倒进回收站内。本垃圾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对垃圾进行倾倒及处理,降低人力的工作量,保障环卫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车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车。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城市还在采用人力垃圾车进行转运,人力垃圾车收集到垃圾时,需要环卫工人把大桶大桶的垃圾倒入垃圾车内,十分辛苦,又脏又累,当工作过累时,甚至会出现体力不支,导致垃圾桶翻倒,需要重新清洁,增大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垃圾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垃圾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用隔板将其分割形成若干个回收站;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垂直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安装板、舵机和机械手;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侧壁,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垂直升降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升降功能;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舵机上并由其控制开合而夹紧或松开垃圾桶;所述舵机包括L型连接臂和马达,所述马达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端,所述L型连接臂连接在所述马达转轴上且其垂直转角处朝向所述安装板一方;所述舵机由所述马达与L型连接臂控制实现转动,所述机械手随所述舵机的转动而将垃圾桶内垃圾倾倒进所述回收站内。本垃圾车,通过垂直升降机构调整,使得舵机和机械手适应不同高度的垃圾桶;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可针对垃圾桶内垃圾的分类,选择将舵机和机械手移动至对应的回收站内;通过开合机械手,将垃圾桶夹紧或松开,舵机的设置,可辅助夹紧垃圾桶,并将垃圾桶倾倒,将垃圾倒入回收站内。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下定位块、上定位块、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与若干个所述回收站并列连接的所述车体壁面上,所述下定位块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该壁面下部的两端,所述上定位块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该壁面上部的两端,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下定位块与所述上定位块位置相对;所述第一联动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所述下定位块上,所述第一联动杆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所述上定位块上,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同步轮,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同步轮以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联接;所述第一联动杆中部固定有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车体壁面,其驱动轴设有第四同步轮,所述第四同步轮与所述第三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联接。第一驱动电机启动,第四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带动第三同步轮转动,迫使第一联动杆转动;第一联动杆转动,使得两侧的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带动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带带动水平移动机构实现升降功能,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垃圾桶,利于舵机和机械手操作,夹紧或松开垃圾桶,实现倾倒垃圾功能,节省人力。所述垂直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设有两条,所述导向杆两端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分别连接;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定位板、第二导向杆、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同步带;所述定位板设有两块,分别套设在两侧的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可沿其上下滑行;两块所述定位板分别与位于同侧的所述第一同步带固定连接;一侧所述定位板设置有第五同步轮,另一侧所述定位板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第六同步轮,所述第六同步轮与所述第五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三同步带联接;所述第二导向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安装板上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并沿其滑行,其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同步带上。第一导向杆为定位板提供导向作用,定位板通过第一同步带的带动而实现升降;第二驱动电机启动,使得第三同步带带动安装板实现左右移动;第二导向杆为安装板提供导向作用。所述机械手包括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每侧均包括夹臂和设置在夹臂一端的齿轮;两侧所述齿轮啮合设置,一侧所述齿轮设置有用去啮合并驱动该齿轮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两侧夹臂随所述齿轮的啮合转动而夹紧或松开垃圾桶。第三驱动电机驱动两侧齿轮啮合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夹臂合拢或张开,实现夹持或松开功能。所述夹臂上设有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夹块,所述夹块两端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夹臂连接,所述夹块与所述夹臂平行设置;夹持垃圾桶时,同一侧的所述夹块与夹臂所在的平面,与垃圾桶的侧壁相平行。夹块的设置,配合夹臂的使用,增大机械手夹持垃圾桶的接触面积,利于稳定固定垃圾桶。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垃圾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对垃圾进行倾倒及处理,降低人力的工作量,保障环卫工人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车体;2、回收站;301、下定位块;302、上定位块;303、第一驱动电机;304、第一联动杆;305、第二联动杆;306、第一同步轮;307、第二同步轮;308、第一同步带;309、第三同步轮;310、第四同步轮;311、第二同步带;312、第一导向杆;41、定位板;42、第二导向杆;43、第二驱动电机;44、第三同步带;45、第五同步轮;46、第六同步轮;5、安装板;61、夹臂;62、齿轮;63、第三驱动电机;64、夹块;71、L型连接臂;72、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阅图1,为一种智能垃圾车,包括车体1,车体1用隔板将其分割形成若干个回收站2;车体1上设置有垂直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安装板5、舵机和机械手;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车体1的侧壁,水平移动机构安装于垂直升降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升降功能;安装板5设置在水平移动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水平方向移动;机械手安装在舵机上并由其控制开合而夹紧或松开垃圾桶;舵机包括L型连接臂71和马达72,马达72通过固定座安装于安装板5上端,L型连接臂71连接在马达72转轴上且其垂直转角处朝向安装板5一方;舵机由马达72与L型连接臂71控制实现转动,机械手随舵机的转动而将垃圾桶内垃圾倾倒进回收站2内。本垃圾车,通过垂直升降机构调整,使得舵机和机械手适应不同高度的垃圾桶;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可针对垃圾桶内垃圾的分类,选择将舵机和机械手移动至对应的回收站2内;通过开合机械手,将垃圾桶夹紧或松开,舵机的设置,可辅助夹紧垃圾桶,并将垃圾桶倾倒,将垃圾倒入回收站2内。垂直升降机构包括下定位块301、上定位块302、第一驱动电机303、第一联动杆304和第二联动杆305;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与若干个回收站2并列连接的车体1壁面上,下定位块301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该壁面下部的两端,上定位块302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该壁面上部的两端,位于同一侧的下定位块301与上定位块302位置相对;第一联动杆304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下定位块301上,第一联动杆304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同步轮306;第二联动杆305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上定位块302上,第二联动杆305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同步轮307,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同步轮306以第二同步轮307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308联接;第一联动杆304中部固定有第三同步轮3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用隔板将其分割形成若干个回收站;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垂直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安装板、舵机和机械手;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侧壁,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垂直升降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升降功能;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舵机上并由其控制开合而夹紧或松开垃圾桶;所述舵机包括L型连接臂和马达,所述马达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端,所述L型连接臂连接在所述马达转轴上且其垂直转角处朝向所述安装板一方;所述舵机由所述马达与L型连接臂控制实现转动,所述机械手随所述舵机的转动而将垃圾桶内垃圾倾倒进所述回收站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用隔板将其分割形成若干个回收站;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垂直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机构、安装板、舵机和机械手;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车体的侧壁,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垂直升降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升降功能;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机构上且由其控制实现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机械手安装在所述舵机上并由其控制开合而夹紧或松开垃圾桶;所述舵机包括L型连接臂和马达,所述马达通过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端,所述L型连接臂连接在所述马达转轴上且其垂直转角处朝向所述安装板一方;所述舵机由所述马达与L型连接臂控制实现转动,所述机械手随所述舵机的转动而将垃圾桶内垃圾倾倒进所述回收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包括下定位块、上定位块、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垂直升降机构安装于与若干个所述回收站并列连接的所述车体壁面上,所述下定位块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该壁面下部的两端,所述上定位块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该壁面上部的两端,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下定位块与所述上定位块位置相对;所述第一联动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所述下定位块上,所述第一联动杆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所述上定位块上,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二同步轮,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同步轮以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联接;所述第一联动杆中部固定有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榔李奕雯陈靖陈文杰柳洁郭俊杰艾岱
申请(专利权)人:郭毅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