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34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该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通过将搅拌叶设置成长度向可伸缩的结构,达到了搅拌无死区、无沉渣、物料输送顺畅的目的;通过在搅拌轴和搅拌叶内设置内腔,让供热介质注入内腔,达到了搅拌系统与加热系统一体、加热系统的热量动态均匀散布、加热均匀的目的;通过为每个搅拌单元单独配置一个控温单元,达到了将处于不同反应阶段的物料控制到不同温度的目的;通过设置剥离系统,达到了解决搅拌叶和搅拌轴被物料包埋、使搅拌系统的扭矩稳定且加热系统的传热效率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干式厌氧发酵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常用方式。干式厌氧发酵的原料是高粘度的非牛顿流体,流动性不好,容易沉积。干式厌氧发酵包括多个反应阶段,其中有水解酸化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干式厌氧发酵常采用的装置是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壳体、搅拌系统和加热系统。搅拌系统用于搅拌物料,使新鲜物料和接种物料均匀混合。加热系统用于将物料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生产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存在壳体底部沉渣严重、搅拌系统的扭矩不稳定、耗能高产能低等弊端。因此,对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进行改进优化,以规避或减轻上述部分弊端或全部弊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壳体和搅拌系统,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多个搅拌单元,每个搅拌单元包括搅拌轴和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各所述搅拌单元的搅拌轴大致相互平行且均大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且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搅拌叶是能够缩短并能够自动伸长的结构,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壳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搅拌叶的最大长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叶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的第一叶段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叶段外端的第二叶段,所述第一叶段为刚性体,所述第二叶段为弹性体或者所述第二叶段为刚性体且所述第二叶段与所述第一叶段通过弹性体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叶在最大长度状态下随所述搅拌轴旋转时,所述搅拌叶的最外端形成最大圆形轨迹,所述最大圆形轨迹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形成前后两个交点;相邻的所述搅拌单元,后面的所述搅拌单元的最大圆形轨迹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前交点位于前面的所述搅拌单元的最大圆形轨迹与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后交点之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叶在最小长度状态下随所述搅拌轴旋转时,所述搅拌叶的最外端形成最小圆形轨迹;相邻的所述搅拌单元的搅拌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两者的最小圆形轨迹的半径之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轴和所述搅拌叶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与供热介质循环供给部件连通,使供热介质注充到所述内腔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还包括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包括多个控温单元,每个所述控温单元单独控制一个所述搅拌单元的供热温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温单元包括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还与所述供热介质循环供给部件通信连接,所述温控模块内预设有参考温度,不同区域的所述搅拌单元对应的所述参考温度不同。。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还包括剥离系统,所述剥离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控制器、液面位置传感器和多个加热器,每个所述加热器负责加热一个或多个所述搅拌叶,所述液面位置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壳体内的液面位置,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搅拌叶露出液面时启动与之对应的所述加热器、在所述搅拌叶进入液面时关闭与之对应的所述加热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器采用电热丝结构,电热丝缠绕在所述搅拌叶表面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进料口、后端设有出料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搅拌叶设置成长度向可伸缩的结构,达到了搅拌无死区、无沉渣、物料输送顺畅的目的。通过在搅拌轴和搅拌叶内设置内腔,让供热介质注入内腔,达到了搅拌系统与加热系统一体、加热系统的热量动态均匀散布、加热均匀的目的。通过为每个搅拌单元单独配置一个控温单元,达到了将处于不同反应阶段的物料控制到不同温度的目的。通过设置剥离系统,达到了解决搅拌叶和搅拌轴被物料包埋、使搅拌系统的扭矩稳定且加热系统的传热效率高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壳体,101排气口,102进料口,103排料口;20搅拌单元,201搅拌轴,202搅拌叶,2021第一叶段,2022第二叶段;30控温单元;a最大圆形轨迹,b最小圆形轨迹,c前交点,d后交点,e垂直接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该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壳体10和搅拌系统。壳体10顶部设有排气口101,壳体10的前端设有进料口102、后端设有出料口103。物料由前向后输送。搅拌系统用于对壳体10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以使新鲜物料和接种物料充分混合。以往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的壳体底部沉渣严重,分析原因在于:以往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的搅拌系统,在壳体底面与搅拌叶的垂直接触点前后存在很大的搅拌死区,因此容易沉渣。有鉴于此,对搅拌系统的结构作了改进。如图所示,改进后的搅拌系统包括多个搅拌单元20,每个搅拌单元20包括搅拌轴201和固定在搅拌轴201上的搅拌叶202。各搅拌单元20的搅拌轴201大致相互平行且均大致平行于壳体10的底面,并且,各搅拌单元20的搅拌轴201沿物料输送方向(即图中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搅拌叶202是可缩短和可自动伸长的结构。图示方案中,搅拌叶202包括固定在搅拌轴201上的第一叶段2021和安装在第一叶段2021外端的第二叶段2022,第一叶段2021为刚性体,第二叶段2022为弹性体,利用第二叶段2022的弹性变形实现搅拌叶202的伸缩。在其他方案中,第二叶段2022也可以设置成刚性体,并让第二叶段2022与第一叶段2021通过弹性体弹性连接,利用第二叶段2022相对第一叶段2021的内外移动实现搅拌叶202的伸缩。需说明,可缩短和自动伸长的结构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方式。搅拌轴201与壳体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搅拌叶202的最大长度。这样,如图1中左侧的搅拌单元所示,当搅拌叶202逐渐靠近并接触壳体10底面时,会在壳体10底面的抵压作用下逐渐收缩,在转到与壳体10底面垂直接触的位置(图中e点位置)时,缩短到最小长度;当搅拌叶202逐渐远离壳体10底面时,会逐渐自动伸长,在转到与壳体10底面脱离接触的位置时,伸长到最大长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搅拌叶202即将转到与壳体10底面垂直接触的位置(图中e点位置)时以及刚转过与壳体10底面垂直接触的位置(图中e点位置)时,仍能够与壳体10底面保持接触,因此,消除了壳体10底面与搅拌叶202的垂直接触点(图中e点)前后的搅拌死区,由此解决了沉渣问题。具体的,最好让相邻搅拌单元20与壳体10的底面的接触区域重叠。详细来说:如图1所示,搅拌叶202在最大长度状态下随搅拌轴201旋转时,搅拌叶202的最外端形成最大圆形轨迹a。最大圆形轨迹a与壳体10的底面形成前后两个交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壳体(10)和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多个搅拌单元(20),每个搅拌单元(20)包括搅拌轴(201)和固定在所述搅拌轴(201)上的搅拌叶(202),各所述搅拌单元(20)的搅拌轴(201)大致相互平行且均大致平行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且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搅拌叶(202)是能够缩短并能够自动伸长的结构,所述搅拌轴(201)与所述壳体(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搅拌叶(202)的最大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包括壳体(10)和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包括多个搅拌单元(20),每个搅拌单元(20)包括搅拌轴(201)和固定在所述搅拌轴(201)上的搅拌叶(202),各所述搅拌单元(20)的搅拌轴(201)大致相互平行且均大致平行于所述壳体(10)的底面且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搅拌叶(202)是能够缩短并能够自动伸长的结构,所述搅拌轴(201)与所述壳体(1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搅拌叶(202)的最大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02)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轴(201)上的第一叶段(2021)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叶段(2021)外端的第二叶段(2022),所述第一叶段(2021)为刚性体,所述第二叶段(2022)为弹性体或者所述第二叶段(2022)为刚性体且所述第二叶段(2022)与所述第一叶段(2021)通过弹性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02)在最大长度状态下随所述搅拌轴(201)旋转时,所述搅拌叶(202)的最外端形成最大圆形轨迹(a),所述最大圆形轨迹(a)与所述壳体(10)的底面形成前后两个交点;相邻的所述搅拌单元(20),后面的所述搅拌单元(20)的最大圆形轨迹(a)与所述壳体(10)的底面的前交点(c)位于前面的所述搅拌单元(20)的最大圆形轨迹(a)与所述壳体(10)的底面的后交点(d)之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202)在最小长度状态下随所述搅拌轴(201)旋转时,所述搅拌叶(202)的最外端形成最小圆形轨迹(b);相邻的所述搅拌单元(20)的搅拌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烨卢凤华赖志鹏赖信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