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4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地下室结构、换撑结构、汽车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包括换撑板、换撑梁;所述支撑结构设有若干个换撑板固定连接,且换撑板在地下室结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与换撑板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固定在汽车坡道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与地下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连接的地下室结构外表面有换撑板固定连接;该装置通过增加换撑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它的使用性能,安全有保障;而且固定在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换撑板有效保证支护桩的力完全传递至地下室结构上,不会出现局部强度不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置较深的地下室,以便更多地利用土地资源。当地下室设置在地下较深时,需要开挖基坑才可进一步施工下层结构。此时为了保证安全性能,需要在基坑周边施工支护桩,当基坑较深,如超过10m时,在角部等薄弱部位仅仅依靠支护桩仍然不能满足基坑支护要求,此时就需要内支撑梁加强基坑安全。内支撑梁(虽然能够保证基坑安全,但是在施工地下室结构时,其挡在了地下室结构里面,当施工至内支撑梁下方时,必须施工换撑结构,将外侧支护桩向内倾倒的侧向力传递至地下室结构板上。由于在进行建筑设计,建筑师常常将汽车坡道放在地下室边缘部位,此处为了通车需要取消了楼板,支护桩的力在向楼板传递过程中出现断层,需要在此处额外附加相应的换撑结构来保证内支撑梁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地下室结构、换撑结构、汽车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包括换撑板、换撑梁;所述支撑结构设有若干个换撑板固定连接,且换撑板在地下室结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与换撑板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固定在汽车坡道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与地下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连接的地下室结构外表面有换撑板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内支撑梁、内支撑柱;所述支护桩与换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冠梁与支护桩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梁与冠梁固定连接,且内支撑梁在地下室结构上方;所述内支撑柱与内支撑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地下室结构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层梁;所述地下室结构板与地下室外墙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换撑板固定连接,且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有0.5m~1.5m的空隙;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换撑梁固定连接,且连接有换撑梁的地下室外墙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撑板;所述地下室楼层梁在地下室结构板边缘固定连接,且与换撑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汽车坡道包括汽车坡道斜板、汽车坡道边梁、汽车坡道边柱;所述汽车坡道斜板固定连接在地下室结构边缘,且汽车坡道斜板中间或上方固定有换撑梁;所述汽车坡道边梁固定在汽车坡道斜板边缘,且与地下室楼层梁固定连接;所述汽车坡道边柱与地下室楼层梁固定连接,且与汽车坡道边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板在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梁设置有钢筋、铁板、锚筋;所述钢筋固定在换撑梁内,且钢筋两端与铁板固定连接;所述铁板数量为多个,且铁板在换撑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铁板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或汽车坡道边柱内;所述锚筋通过焊接固定在铁板上,且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或汽车坡道边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增加换撑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它的使用性能,安全有保障;而且改装置结构简单,投入小,简单实用;固定在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换撑板有效保证支护桩的力完全传递至地下室结构上,不会出现局部强度不够的情况;而且换撑梁采用预埋铁板隔开,可有效保证后期拆除内支撑梁的过程中主体结构梁柱不受到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换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汽车坡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汽车坡道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换撑梁结构示意图;其中:1、支撑结构,2、地下室结构,3、换撑结构,4、汽车坡道,101、支护桩,102、冠梁,103、内支撑梁,104、内支撑柱,201、地下室结构板,202、地下室外墙,203、地下室楼层梁,301、换撑板,302、换撑梁,303、钢筋,304、铁板,305、锚筋,401、汽车坡道斜板,402、汽车坡道边梁,403、汽车坡道边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地下室结构2、换撑结构3、汽车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3包括换撑板301、换撑梁302;所述支撑结构1设有若干个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换撑板301在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301与换撑板301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302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302固定在汽车坡道4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302与地下室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302连接的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有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支护桩101、冠梁102、内支撑梁103、内支撑柱104;所述支护桩101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冠梁102与支护桩101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梁103与冠梁102固定连接,且内支撑梁103在地下室结构上方;所述内支撑柱104与内支撑梁103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地下室结构2包括地下室结构板201、地下室外墙202、地下室楼层梁203;所述地下室结构板201与地下室外墙202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地下室外墙202与支护桩101之间有0.5m~1.5m的空隙;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梁302固定连接,且连接有换撑梁302的地下室外墙20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撑板301;所述地下室楼层梁203在地下室结构板201边缘固定连接,且与换撑梁302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汽车坡道4包括汽车坡道斜板401、汽车坡道边梁402、汽车坡道边柱403;所述汽车坡道斜板401固定连接在地下室结构2边缘,且汽车坡道斜板401中间或上方固定有换撑梁302;所述汽车坡道边梁402固定在汽车坡道斜板401边缘,且与地下室楼层梁203固定连接;所述汽车坡道边柱403与地下室楼层梁203固定连接,且与汽车坡道边梁402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板301在支护桩101与地下室外墙202之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梁302设置有钢筋303、铁板304、锚筋305;所述钢筋303固定在换撑梁302内,且钢筋303两端与铁板304固定连接;所述铁板304数量为多个,且铁板304在换撑梁30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铁板304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边柱403内;所述锚筋305通过焊接固定在铁板304上,且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边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地下室结构(2)、换撑结构(3)、汽车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3)包括换撑板(301)、换撑梁(302);所述支撑结构(1)设有若干个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换撑板(301)在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301)与换撑板(301)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302)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302)固定在汽车坡道(4)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302)与地下室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302)连接的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有换撑板(30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地下室结构(2)、换撑结构(3)、汽车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3)包括换撑板(301)、换撑梁(302);所述支撑结构(1)设有若干个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换撑板(301)在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301)与换撑板(301)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302)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302)固定在汽车坡道(4)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302)与地下室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302)连接的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有换撑板(3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支护桩(101)、冠梁(102)、内支撑梁(103)、内支撑柱(104);所述支护桩(101)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冠梁(102)与支护桩(101)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梁(103)与冠梁(102)固定连接,且内支撑梁(103)在地下室结构(2)上方;所述内支撑柱(104)与内支撑梁(1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结构(2)包括地下室结构板(201)、地下室外墙(202)、地下室楼层梁(203);所述地下室结构板(201)与地下室外墙(202)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地下室外墙(202)与支护桩(101)之间有0.5m~1.5m的空隙;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梁(302)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新赵剑轩李燕乡叶彦彬周少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