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6418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引发剂以及具有式I结构的含磷阻燃剂;丙烯酸酯共聚物在具有合适的粘结强度和柔韧度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阻燃稳定性;创造性地以含磷阻燃剂为聚合物单体,将阻燃基团以稳定化学键的形式接入到丙烯酸酯共聚物中,使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且避免了再使用过程中阻燃剂以小分子的形式析出,也避免了阻燃剂溶于水析出或发生水解等现象,真正实现高效的环保阻燃;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便于实现,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领域涉及聚合物领域,涉及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塑料用胶粘剂主要包括丙烯酸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SDS胶粘剂以及氯化聚丙烯基胶粘剂等,丙烯酸酯胶粘剂在色相、耐热性、耐候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因此为应用较多的塑料用粘结剂,但是丙烯酸酯胶粘剂在运输、使用以及保存过程中,由于明火、静电或撞击而导致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屡有事故发生,大大限制了丙烯酸酯胶粘剂的使用,因此提高丙烯酸酯胶粘剂的阻燃性能非常有意义;目前提高丙烯酸酯胶粘剂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复配的方式增加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粘结性能。CN109280497A公开了一种阻燃植绒胶粘剂,其配方以重量计,包括纤维素脂为150-180份,烯类聚合物为9-15份,聚丙烯酸酯为260-300份,a-氰基丙烯酸酯为300-330份,聚乙烯醇缩醛4-6份,乙烯-乙酸乙烯酯为200-220份,三聚氰-甲醛树脂为190-230份,有机硅树脂为230-260份,丙烯酸树脂为300-330份,聚酰亚胺为15-20份,聚苯并咪唑5-8份,酚醛-聚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引发剂以及具有式I结构的含磷阻燃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引发剂以及具有式I结构的含磷阻燃剂:



其中,L1、L2各自独立地选自含有末端乙烯基的基团;
Z1、Z2各自独立地选自含磷基团;
M1选自直链亚烷基、支链亚烷基或亚芳香基;
M2选自满足化学环境的任意有机基团;
Y1、Y2各自独立地选自惰性基团、硫原子、氧原子、-OH或-H;
X1选自满足化学环境的任意亚有机基团;
a、b、c、d、f、g、h各自独立地选自0~5的整数,且a、b不同时为0,f、g不同时为0,g、h不同时为0,同时,b+c+h≤5且a+d+g≤5;
e为0~10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包括30-50重量份的丙烯酸酯、5-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1-3重量份的引发剂以及40-70重量份的具有式I结构的含磷阻燃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或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丁酯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1-3:1,优选2:1;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引发剂中的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优选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
优选地,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还包括加工助剂;
优选地,以丙烯酸酯的添加量为30-50重量份计,所述加工助剂的添加量为1-3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加工助剂包括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光稳定剂或抗氧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1、Z2各自独立地选自R1为饱和或不饱和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优选甲基、乙基或苯基;
优选地,所述M1选自C1-C3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C6-C30的亚芳基或C5-C7的亚杂芳基,进一步优选C1-C5的直链亚烷基、C3-C5的支链亚烷基或苯基,更进一步优选C1-C3的直链亚烷基、C3的支链亚烷基或苯基;
优选地,所述M2选自N、S、C1-C3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6-C30的芳基、C5-C7的杂芳基、其中,R2、R3、R4、R5、R6、R7、R8、R9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L2、Y2、Z2连接在R2、R3、R4、R5、R6、R7、R8、R9的任意可连接位置,n、m、i、k各自独立地选自0-100的整数;
优选地,Y1、Y2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氧原子;
优选地,所述X1选自N、S、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庆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