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之亮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91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内部放置物料的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方设有封闭支架主体的顶盖,支架主体侧面设有侧盖;所述支架主体内部设有装载箱和围绕装载箱四周设置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围绕装载箱四周的吸引板,吸引板上设有若干吸引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有由封闭的板状壳体构成的支架主体,将装载箱上下移动的过程限定在支架主体内部,避免移动过程中泥沙在风的作用下吹落至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也可避免提升过程中物料掉落,砸伤工地上的工人,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吸尘装置在装载箱移动过程中启动并吸收由于移动所造成的飘动的泥沙,减少运输过程中泥沙所造成的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是人们按照设计蓝图、利用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去建造建筑产品。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作业、节省施工所需时间,需要将砖块、砂石、水泥等材料提升到高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自动实现物料提升的设备,无需人工操作。目前,提升设备虽可将物料提升至高处,但在提升过程中泥沙、灰尘飘落在空气中,污染空气,影响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其次,提升设备体积、重量较大,使用时不便于移动,移动后也不便于简便固定所在位置。此外,若遇到下雨天气,提升物料过程中物料易被淋湿。所以,人们需要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解决提升过程中砂石、灰尘污染空气的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内部放置物料的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由封闭的板状壳体构成;所述支架主体上方设有封闭支架主体的顶盖,支架主体侧面设有侧盖以供物料进出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下方安装有底盒;所述支架主体内部设有装载箱和围绕装载箱四周设置的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围绕装载箱四周的吸引板,吸引板上设有若干吸引口,吸引板远离装载箱一侧依次设有滤尘板、吸尘装置壳体,支架主体外侧壁还设有与吸尘装置相连通的气泵,气泵工作吸引支架主体内部空气,空气经打开状态的吸引口进入吸尘装置内部,滤尘板过滤空气中灰尘,过滤后的灰尘落在滤尘板和滤尘板之间的吸尘装置下方。为了避免提升物料的过程中泥沙散落在空气当中,支架主体四周为封闭的板状壳体。顶盖有利于避免泥沙散落在空气中污染空气,也可避免下雨天气提升物料过程中物料被淋湿。侧盖有利于在装载物料时打开,在运输物料时关闭,便于装载箱进出支架主体。为了运输物料,设置了装载箱。吸尘装置在装载箱移动过程中启动并吸收由于移动所造成的飘动的泥沙,减少运输过程中泥沙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支架主体为不完全密封,侧开口与侧盖、上开口与顶盖之间存有缝隙,避免吸尘装置吸引时造成支架主体内部形成负压,避免物料在负压状态下飘动。为了使得泥沙进入吸尘装置,设置了吸引口。滤尘板有利于将泥沙过滤在滤尘板和吸引板之间。气泵有利于吸引支架主体内部的泥沙、空气。优选的,所述滤尘板位于吸引板一侧设有引流道,所述引流道环绕滤尘板设置,起于位于侧盖方向的滤尘板一侧上角,终于位于侧盖方向的滤尘板另一侧,终止位置高于侧盖处侧面开口的底部;所述引流道终止处下方设有吸尘装置承载盒,吸尘装置承载盒位于吸尘装置内部用以容纳过滤后的灰尘。为了使得吸引后的泥沙落入吸尘装置承载盒中,设置了引流道,避免泥沙堆积在吸引板和滤尘板之间。引流道环绕滤尘板设置,且高度越来越低,利用泥沙自身的重力滑落至吸尘装置承载盒中。优选的,所述装载箱周围设有密封片,所述底盒内部和下方设有供装载箱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装置,装载箱上下移动过程中密封片与吸引板贴合,在吸尘装置吸附灰尘的同时将灰尘压入吸引口中,避免灰尘经吸尘装置与装载箱之间的缝隙掉入装载箱开口平面下方。为了使得吸尘装置使用效果更好,设置了密封片。装载箱向上移动时会产生风,从而使得泥沙飘动,密封片有利于阻隔装载箱和吸尘装置之间的缝隙,利于在气泵运动过程中配合气泵将含有泥沙的空气压入吸引口内,同时装载箱向下移动时也可避免泥沙落入缝隙下方,无需使用其他能源,绿色环保。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底盒下方,所述底盒底面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活动固定有移动护套;所述电机上方连接有贯穿移动护套的驱动杆,驱动杆另一端位于底盒内部且固定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两侧啮合有减速齿轮,电机运作带动动力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减速齿轮运动,减速齿轮旋转时与其固定连接的螺杆一同旋转;所述螺杆贯穿支撑板,支撑板贯穿处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螺杆旋转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上方的装载箱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螺杆上方设有挡块,支撑板移动至挡块处,推动顶盖完全打开。挡块可避免支撑板移动至螺杆外。优选的,所述顶盖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一端为阶梯型端,所述第一盖板上的阶梯型端和第二盖板上的阶梯型端闭合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上下表面处于同一平面,避免灰尘离开支架主体、雨水进入支架主体;所述顶盖与支架主体上方接触面还设有延长翼,延长翼覆盖顶盖下方的上开口四周,远离阶梯型端的两侧延长翼与支架主体铰接。为了避免泥沙离开支架主体,同时为了避免雨水进入支架主体,设置了阶梯型端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为了使得顶盖更好的覆盖上开口,设置了延长翼。远离阶梯型端的两侧延长翼与支架主体铰接,利于装载箱上移直接顶开两盖板,无需上面的工人手动打开或使用其他装置打开,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电机上还设有供装载箱横向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电机外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固定在与底盒相连的固定板上,电动伸缩杆收缩或伸展,带动电机靠近或远离侧盖,螺杆靠近或远离侧盖,从而带动支撑板和装载箱滑出或滑入支架主体。第二动力装置有利于装载箱横向移动至支架主体外部。固定套有利于将电机固定至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板有利于将电动伸缩杆固定在底盒底部。电动伸缩杆收缩,带动电机靠近侧盖,从而带动支撑板滑出支架主体,便于人们往装载箱内添加物料。电动伸缩杆伸展,带动电机远离侧盖,从而带动支撑板滑入支架主体,便于提升装载箱。优选的,所述底盒下方设有供支架主体灵活移动的万向轮若干;所述底盒内设有上下进出底盒的活动板,活动板一侧设有贯穿底盒侧壁的调节块,向下调节调节块,活动板贯穿底盒并与地面接触,对支架主体限位。活动板与地面接触时,所存在的摩擦力可限制万向轮移动,从而有利于限制支架主体移动,更好的固定支架主体。所述侧盖上方设有限位活动杆,限位活动杆另一端与支架主体外侧相连。装载箱推动侧盖后,侧盖向支架主体方向旋转,限位活动杆收缩后对侧盖的位置限位,避免在装载物料的过程中侧盖滑脱。待装载完物料之后,装载箱移动至支架主体内部,下压侧盖,即可闭合。优选的,所述引流道起点位置上方设有注水口,水流经注水口沿引流道顺流而下清洁吸尘装置内部,由吸尘装置承载盒容纳清洁后的水流。优选的,所述吸尘装置承载盒位于支架主体外的一面设有抽拉带,便于取出或放回吸尘装置承载盒。有益效果:(1)本装置设有由封闭的板状壳体构成的支架主体,同时设有侧盖和顶盖便于装载箱装载物料和卸载物料,将装载箱上下移动的过程限定在支架主体内部,避免移动过程中泥沙在风的作用下吹落至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也可避免提升过程中物料掉落,砸伤工地上的工人,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顶盖设置了阶梯型端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可将泥沙限定在支架主体内,将雨水阻隔在支架主体外部,延长翼使得顶盖更好的覆盖上开口。装载箱上移可直接顶开两盖板,无需上面的工人手动打开或使用其他装置打开,使用方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放置物料的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由封闭的板状壳体构成;所述支架主体(1)上方设有封闭支架主体(1)的顶盖(2),支架主体(1)侧面设有侧盖(3)以供物料进出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下方安装有底盒(4);/n所述支架主体(1)内部设有装载箱(9)和围绕装载箱(9)四周设置的吸尘装置(6);所述吸尘装置(6)包括围绕装载箱(9)四周的吸引板(601),吸引板(601)上设有若干吸引口(602),吸引板(601)远离装载箱(9)一侧依次设有滤尘板(603)、吸尘装置壳体(604),支架主体(1)外侧壁还设有与吸尘装置(6)相连通的气泵(606),气泵(606)工作吸引支架主体(1)内部空气,空气经打开状态的吸引口(602)进入吸尘装置(6)内部,滤尘板(603)过滤空气中灰尘,过滤后的灰尘落在滤尘板(603)和滤尘板(603)之间的吸尘装置(6)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放置物料的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由封闭的板状壳体构成;所述支架主体(1)上方设有封闭支架主体(1)的顶盖(2),支架主体(1)侧面设有侧盖(3)以供物料进出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下方安装有底盒(4);
所述支架主体(1)内部设有装载箱(9)和围绕装载箱(9)四周设置的吸尘装置(6);所述吸尘装置(6)包括围绕装载箱(9)四周的吸引板(601),吸引板(601)上设有若干吸引口(602),吸引板(601)远离装载箱(9)一侧依次设有滤尘板(603)、吸尘装置壳体(604),支架主体(1)外侧壁还设有与吸尘装置(6)相连通的气泵(606),气泵(606)工作吸引支架主体(1)内部空气,空气经打开状态的吸引口(602)进入吸尘装置(6)内部,滤尘板(603)过滤空气中灰尘,过滤后的灰尘落在滤尘板(603)和滤尘板(603)之间的吸尘装置(6)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板(603)位于吸引板(601)一侧设有引流道(605),所述引流道(605)环绕滤尘板(603)设置,起于位于侧盖(3)方向的滤尘板(603)一侧上角,终于位于侧盖(3)方向的滤尘板(603)另一侧,终止位置高于侧盖(3)处侧面开口的底部;所述引流道(605)终止处下方设有吸尘装置承载盒(10),吸尘装置承载盒(10)位于吸尘装置(6)内部用以容纳过滤后的灰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9)周围设有密封片(8),所述底盒(4)内部和下方设有供装载箱(9)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装置,装载箱(9)上下移动过程中密封片(8)与吸引板(601)贴合,在吸尘装置(6)吸附灰尘的同时将灰尘压入吸引口(602)中,避免灰尘经吸尘装置(6)与装载箱(9)之间的缝隙掉入装载箱(9)开口平面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23),所述电机(23)固定在底盒(4)下方,所述底盒(4)底面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活动固定有移动护套(14);所述电机(23)上方连接有贯穿移动护套(14)的驱动杆(15),驱动杆(15)另一端位于底盒(4)内部且固定有动力齿轮(16),所述动力齿轮(16)两侧啮合有减速齿轮(17),电机(23)运作带动动力齿轮(16)旋转,从而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减速齿轮(17)运动,减速齿轮(17)旋转时与其固定连接的螺杆(18)一同旋转;所述螺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之亮沈波杨卫东瞿钰杰秦璐东
申请(专利权)人:许之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