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91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其结构包括外壳、凸条、开口、连接柱、收带齿轮、收带座、置带齿轮、置带座、牵引装置和密闭装置,所述外壳右端后部与凸条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内壁外围设置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顶底两端均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底端与收带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收带齿轮顶端与收带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外壳后端设置密闭装置,达到了通过加设压紧部件以提高稳定性以及耐磨损度的有益效果;并且在外壳内壁后端设置牵引装置,达到了采用材质特性的相互作用力以减小磨损并大大减小晃动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
本技术属于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
技术介绍
目前,修正带和双面胶带作为文具用品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其中修正带主要用于修改书写错误,当人们在纸张上书写出现错误时,就可用修正带覆盖纸张上书写错误的地方而修正,还可在修正过的地方上继续书写,使整个书写面保持整洁;而双面胶带主要用于纸张、物体等的粘接,是以纸、布、塑料薄膜为基材,再把弹性体型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均匀涂布在上述基材上制成的卷状胶粘带,由基材、胶粘剂、离型纸(膜)或者叫硅油纸三部分组成;为给人们带来胶带使用的方便,基于修正带的使用方式已有一种可类似修正带使用的胶带器,但是现有技术新型的该胶带器仅采用粗略的卡接方式进行带头保护,导致稳定性不足且容易磨损脱落,并且在使用时可知,带头的牵引一般为同步转动而容易造成磨损,或者通过光滑度直接滑动而容易位置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以解决该胶带器仅采用粗略的卡接方式进行带头保护,导致稳定性不足且容易磨损脱落,并且在使用时可知,带头的牵引一般为同步转动而容易造成磨损,或者通过光滑度直接滑动而容易位置晃动的问题,通过加设压紧部件以提高稳定性以及耐磨损度的有益效果;并且采用材质特性的相互作用力以减小磨损并大大减小晃动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包括外壳、凸条、开口、连接柱、收带齿轮、收带座、置带齿轮、置带座、牵引装置和密闭装置,所述外壳右端后部与凸条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外壳内壁外围设置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顶底两端均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底端与收带齿轮转动连接,所述收带齿轮顶端与收带座固定连接,所述收带齿轮后端与置带齿轮啮合,所述置带齿轮顶底两端中部通过置带座贯穿,并且置带座与置带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置带座顶底两端分别与外壳内壁顶底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后部与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并且牵引装置通过开口设置于外壳外侧,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密闭装置,并且密闭装置设置于开口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固杆、延伸板、侧板、辊杆和辊套,所述固杆外侧中部与延伸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左右两端后部对称固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内侧设置有辊杆,并且辊杆左右两端分别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辊杆外表面中部贯穿辊套左右两端中部,并且辊杆与辊套活动连接,所述固杆左右两端均与外壳内壁后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密闭装置包括卡槽、环槽、垫圈、闭盖和凸环,所述卡槽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环槽和垫圈,并且垫圈与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环槽内壁与凸环活动连接,所述凸环设置于闭盖内壁外侧,并且闭盖与凸环一体成型,所述卡槽设置于外壳后端。进一步的,所述垫圈外侧面呈弧形状。进一步的,所述闭盖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辊杆的外表面光滑。进一步的,所述辊杆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进一步的,所述辊套的材质为硅胶。进一步的,所述垫圈的材质为橡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该胶带器仅采用粗略的卡接方式进行带头保护,导致稳定性不足且容易磨损脱落,通过在外壳后端设置密闭装置,通过闭盖内侧处的凸环置入到卡槽当中,并在卡槽处的垫圈外表面进行持续受力压紧,并卡压至环槽当中对凸环进行稳固,达到了通过加设压紧部件以提高稳定性以及耐磨损度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带头的牵引一般为同步转动而容易造成磨损,或者通过光滑度直接滑动而容易位置晃动的问题,通过在外壳内壁后端设置牵引装置,经过固杆进行支撑稳固,而延伸板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的侧板进行胶带的左右位置进行初步的限定,而辊杆表面的光滑度使得辊套便于转动,而胶带与辊套之间由于材质粘附性以提高摩擦力作用,达到了采用材质特性的相互作用力以减小磨损并大大减小晃动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局部结构A示意图;图中:外壳-1、凸条-2、开口-3、连接柱-4、收带齿轮-5、收带座-6、置带齿轮-7、置带座-8、牵引装置-9、密闭装置-10、固杆-91、延伸板-92、侧板-93、辊杆-94、辊套-95、卡槽-101、环槽-102、垫圈-103、闭盖-104、凸环-10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包括外壳1、凸条2、开口3、连接柱4、收带齿轮5、收带座6、置带齿轮7、置带座8、牵引装置9和密闭装置10,外壳1右端后部与凸条2固定连接,外壳1后端设置有开口3,外壳1内壁外围设置有连接柱4,并且连接柱4顶底两端均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外壳1内壁底端与收带齿轮5转动连接,收带齿轮5顶端与收带座6固定连接,收带齿轮5后端与置带齿轮7啮合,置带齿轮7顶底两端中部通过置带座8贯穿,并且置带座8与置带齿轮7固定连接,置带座8顶底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壁顶底两端转动连接,外壳1内壁后部与牵引装置9固定连接,并且牵引装置9通过开口3设置于外壳1外侧,外壳1后端设置有密闭装置10,并且密闭装置10设置于开口3外侧。其中,所述牵引装置9包括固杆91、延伸板92、侧板93、辊杆94和辊套95,所述固杆91外侧中部与延伸板92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92左右两端后部对称固接有侧板93,所述侧板93内侧设置有辊杆94,并且辊杆94左右两端分别侧板93固定连接,所述辊杆94外表面中部贯穿辊套95左右两端中部,并且辊杆94与辊套95活动连接,所述固杆91左右两端均与外壳1内壁后端固定连接,根据上述采用材质特性的相互作用力以减小磨损并大大减小晃动的有益效果。其中,所述密闭装置10包括卡槽101、环槽102、垫圈103、闭盖104和凸环105,所述卡槽101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环槽102和垫圈103,并且垫圈103与卡槽101固定连接,所述环槽102内壁与凸环105活动连接,所述凸环105设置于闭盖104内壁外侧,并且闭盖104与凸环105一体成型,所述卡槽101设置于外壳1后端,根据上述通过加设压紧部件以提高稳定性以及耐磨损度的有益效果。其中,所述垫圈103外侧面呈弧形状,根据上述提供压紧牵引,便于移动。其中,所述闭盖104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条纹状的防滑纹,根据上述增大了摩擦力,防止手部抓附打滑。其中,所述辊杆94的外表面光滑,根据上述减小相互作用力,便于辊套95转动。其中,所述辊杆9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其中,所述辊套95的材质为硅胶,具有粘性,耐用。其中,所述垫圈103的材质为橡胶,耐磨。本专利所述的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凸条(2)、开口(3)、连接柱(4)、收带齿轮(5)、收带座(6)、置带齿轮(7)、置带座(8)、牵引装置(9)和密闭装置(10),所述外壳(1)右端后部与凸条(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后端设置有开口(3),所述外壳(1)内壁外围设置有连接柱(4),并且连接柱(4)顶底两端均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底端与收带齿轮(5)转动连接,所述收带齿轮(5)顶端与收带座(6)固定连接,所述收带齿轮(5)后端与置带齿轮(7)啮合,所述置带齿轮(7)顶底两端中部通过置带座(8)贯穿,并且置带座(8)与置带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置带座(8)顶底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壁顶底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后部与牵引装置(9)固定连接,并且牵引装置(9)通过开口(3)设置于外壳(1)外侧,所述外壳(1)后端设置有密闭装置(10),并且密闭装置(10)设置于开口(3)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凸条(2)、开口(3)、连接柱(4)、收带齿轮(5)、收带座(6)、置带齿轮(7)、置带座(8)、牵引装置(9)和密闭装置(10),所述外壳(1)右端后部与凸条(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后端设置有开口(3),所述外壳(1)内壁外围设置有连接柱(4),并且连接柱(4)顶底两端均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底端与收带齿轮(5)转动连接,所述收带齿轮(5)顶端与收带座(6)固定连接,所述收带齿轮(5)后端与置带齿轮(7)啮合,所述置带齿轮(7)顶底两端中部通过置带座(8)贯穿,并且置带座(8)与置带齿轮(7)固定连接,所述置带座(8)顶底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壁顶底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内壁后部与牵引装置(9)固定连接,并且牵引装置(9)通过开口(3)设置于外壳(1)外侧,所述外壳(1)后端设置有密闭装置(10),并且密闭装置(10)设置于开口(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修正带的胶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9)包括固杆(91)、延伸板(92)、侧板(93)、辊杆(94)和辊套(95),所述固杆(91)外侧中部与延伸板(92)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92)左右两端后部对称固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泽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英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