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65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包括:第一带件;装在第一带件左端部上的一连接环;装在第一带件右端部上的一系带;一夹具;以及用夹具与系带连接的一钩件;其中,该夹具包括第一和第二夹环和一脱扣环。当该带装到手腕上时,钩件的钩部钩住装在第一带件上的连接环后拉动系带,从而第一和第二夹环夹紧系带。因此第一带件可合适配戴到手腕上而不发生松动。当从手腕上脱下该带时,用脱扣环转动钩件就可方便地松开被夹紧的系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表带之类。装到一表壳上、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7所示的一种表带是公知的。这种带包括由弹性橡胶制成的一带体1、装在带体1一端部上的一母扣2和可卸下地装在带体另一端部上的一公扣3。从带体1上卸下公扣3,然后把带体1穿过表壳4上两带安装部5的两穿孔6,就可把表壳4装到带体1上。然后把公扣3装到带体1的另一端部上。在这种情况下,母扣2中有一个供带体1的一端部穿过的安装孔2a。带体1的一端部穿过安装孔2a后折回。把折回部与被搭接部紧固在一起,母扣2就装到带体1的一端部上。公扣3中有两个供带体1的另一端部穿过的安装孔3a和3b。带体1的另一端部穿过一安装孔3a、然后另一端部的顶端部穿过另一安装孔3b后折回,公扣3就可卸下地装到带体1的另一端部上。一表玻璃7装在表壳4的顶面上,一底板8装在其底面上,一表模件9装在其内部中。但是,按照该表带,由于母扣2装在用弹性橡胶制成的带体1的一端部上,而公扣3装在其另一端部上,因此当带体1套到手腕上时母扣2和公扣3的位置不稳定而会移动。因此一个问题是,很难用一个手把母扣2与公扣3扣在一起。此外,按照该表带,带体1的另一端部依次穿过公扣3的两安装孔3a和3b后折回,从而把公扣3可卸下地装到带体1的另一端部上。因此,即使可用公扣3调节带体1的长度,公扣3的安装部也会松开。此时的一个问题是,表带无法松紧合适地配戴在手腕上,除非再次调节带体1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其带体便于套到手腕等类似物上,也便于从其上卸下,该带配戴在手腕等类似物上时松紧合适。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表带的侧视图;图2为拆下表壳的图1的俯视图;图3A-3C示出图1中的一钩件和一夹具,其中,图3A为其放大俯视图;图3B为放大仰视图;图3C为放大左侧视图;图4A和4B为图3A的剖面图;其中,图4A为沿图3A中A-A线剖取的剖面图;图4B为沿图3A中B-B线剖取的剖面图;图5A和5B示出用图3A的钩件和夹具夹紧一系带的两种状态;其中,图5A为放大剖面图,示出系带穿过夹具的第一和第二夹环,但系带尚未被它们夹紧;图5B为放大剖面图,示出系带被夹具的第一和第二夹环夹紧;图6为图2一系带夹持片的放大剖面图;图7示出图1的表带套在手腕上;图8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一修正例的一限位件;图9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一修正例的第一夹环,其中,一脱扣部用作脱扣装置取代第一实施例的一脱扣环;图10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一修正例的一系带夹持件;图11A-11C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表带的一钩件和一夹具;其中,图11A为其放大俯视图;图11B为其放大左侧视图;图11C为沿图11A中C-C线剖取的剖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一表带的侧视图;图13为拆下表壳的图12的俯视图;图14为图13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为沿图14中D-D线剖取的放大剖面图;图16示出一表带装在表壳的带安装部上,第一与第二带件按照一修正例互相重叠;以及图17为现有表带的剖面图。第一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7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用作一表带的带。第一实施例中与图17所示现有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用同一标号表示,不再赘述。该表带包括一带体T,该带体包括其上可装一表壳4的第一带件10、可叠装在第一带件10上的第二带件11、以及一把第一带件10与第二带件11可拉开地扣紧在一起的第一扣紧件12。第一带件10为由一上片13和一下片14构成的双层结构,上片和下片用非弹性布制成。第一带件10穿过表壳4上的两带安装部5的两穿孔6,从而把表壳4装到第一带件10上。第二带件11用非弹性布或弹性橡胶制成,其上有把第二带件11的两端部11a与11b可拉开地扣紧在一起的第二扣紧件15。第一带件10的长度比第二带件11短。下文说明的一系带16装在第一带件10的一端部即图1中右端部10a上。而一D形连接环17装在另一端部即图1中左端部10b上。此时,在第一带件10的右端部10a处,上片13的右端部包住系带16的一部分后折回,然后把该折回部与下片14和第二带件11缝制在一起。在第一带件10的左端部10b处,上片13的左端部穿过连接环17后折回,然后把该折回部只与下片14缝制在一起。因此,第一带件10的左端部10b与第二带件11脱离而可自由活动。一纺织铭片13a紧固在第一带件10右端部10a一边顶面上即上片13右端部一边顶面上。第一扣紧件12包括一对扣紧片12a和12b即一对弹性子母扣紧片(商标为″Magic Tape″或″VELCRO″),它们分别贴在第一带件10和第二带件11的表面上而互相面对。一扣紧片12a贴在第一带件10的下片14的底面上,而另一扣紧片12b贴在第二带件11的顶面上。扣紧片12a贴在下片的与表壳4对准的位置上,而扣紧片12b贴在第二带件11上从与表壳4对准位置伸展到第二带件11的左端部11b。第二扣紧件15包括一对扣紧片15a和12b,在第二带件11弯曲而套到手腕上时它们位于第二带件11两端部11a和11b的互相重叠部的正对表面上。一扣紧片15a贴在第二带件11右端部11a的底面上,而第一扣紧件12的扣紧片12b的左端部一边用作贴在第二带件11左端部11b顶面上的第二扣紧件15的另一扣紧片。系带16的中部装在第一带件10的右端部10a上,系带16在右端部10a两侧分开成两部分。系带16的这两个部分向第一带件10右端部10a右边进一步伸展。一钩件18用一夹具19与系带16的该伸展部连接。系带16的这两个部分在夹具19处折回。分开的系带16的顶端部上装有一系紧件20。一系带夹持片即系带夹持件21装在位于第一带件10右端部10a与夹具19之间的系带16上,它可沿系带16移动。图3A-4B所示钩件18由长方形金属片构成。其顶端即图4A中右端部向下弯曲后折回而形成一钩部18a;其在第一带件10纵向上的两侧向下弯曲而形成两侧部18b;两侧部18b中在第一带件10纵向上各有一长孔18c。图3A-5B所示夹具19包括第一夹环19a、第二夹环19b和一脱扣环19c,两分开在外侧的系带16从图5A左边穿过第一夹环19a到右边后折回;在第一夹环19a处折回到内侧的两系带16从右边穿过第二夹环19b到左边;向上拉起钩件18后端转动钩件18时,脱扣环19c使由第一和第二夹环19a和19b夹紧的系带16松开。如图3B所示,第一和第二夹环19a和19b的一部分可动地插入钩件18两侧部18b的长孔18c中,从而当第一和第二夹环19a和19b装在钩件18上时,如图4A所示,第一夹环19a位于右边,第二夹环19b位于左边。脱扣环19c的一部分可转动地装在钩件18的后端上即钩件18两侧部18b在图4A中的左端部上。在该例中,如图3C和图4B所示,第一夹环19a呈长方形,以系带16的一个厚度伸展到钩件18两侧部18b的两外侧。如图3C所示,第二夹环19b呈比第一夹环19a窄的D形,从钩件18两侧部18b旁向上伸出。如图3A和4A所示,脱扣环19c呈从钩件18的后端即在各附图中左端部向后伸展的椭圆形。脱扣环19c上有限位突起即限位部22,当脱扣环19c转动到钩件18上方时限位部22接触钩件18的两侧部18b,从而限制脱扣环19c的转动位置。如图2所示,分开在两侧的两外侧系带16沿钩件18两侧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带体; 一装在该带体一端部上的连接件; 一装在该带体另一端部上的系带件; 一与该系带件连接、可脱扣地钩住该连接件的钩件,其中,当钩件钩住连接件后而拉动系带件时,系带件收紧带体;以及 一夹紧件,用来夹紧系带件和松开被收紧的带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原久葛西亨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