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58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自翻车,包括推动车本体、车厢、侧门,所述车厢前侧、后侧、右侧和底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滑槽、滑板、固定丝、清洁铲头。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车厢所有内表面上的清洁装置能够快速完成表面清理,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后期的维修或保养工作,易制作,易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自翻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翻车。
技术介绍
自翻车是把卸车设备和车辆结构结合在一起的专用车辆,适用于运输矿石、砂砾、煤块、建筑材料等散粒货物。自翻车具有可倾翻卸货的车厢。在卸货作业过程中,车辆自带的倾翻设备推动车厢向任一侧倾翻,随着车厢逐渐倾翻,在侧门开闭装置控制下,侧门逐渐开启,当车厢向一侧翻转达到一定角度时,侧门将全部打开,侧门板与车厢底部平行,成为地板的延伸面,引导车厢内的货物流出。工作简单,卸货效率高。但是,卸完货后,车厢内的表面却极难清理,需要工作人员拿着清扫工具一点一点的清洁,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因此,一种新型自翻车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自翻车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新型自翻车,包括推动车本体、车厢、侧门,所述推动车本体设置于车厢底端与车厢控制连接,所述侧门设置于车厢左侧,所述侧门镶嵌于车厢内与车厢连接,所述车厢为顶端和左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车厢前侧、后侧、右侧和底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槽分别设置于车厢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内壁的侧边上并与车厢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的内壁连接,两组所述滑槽中心对称,两组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插入滑槽内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两端还通过固定丝与滑槽连接,所述滑板的底端设置有清洁铲头,所述清洁铲头与滑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槽、滑板和清洁铲头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锈钢材质具有硬度高,耐腐蚀,耐摩擦等的特点,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滑槽、滑板和清洁铲头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与清洁铲头一体制造而成。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滑板与清洁铲头之间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断裂现象发生。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推把,所述推把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推把均匀分布,所述推把的底端与滑板的外侧壁连接。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推动滑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滑板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推把为U形结构。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U形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紧握推把,能够增加手面与推把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打滑现象发生。进一步的,所述清洁铲头的顶面为倾斜面。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设置便于清洁铲头铲出车厢内壁上的杂物,有效的提高了清理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车厢所有内表面上的清洁装置能够快速完成表面清理,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清洁时,首先清理车厢的前侧、后侧和右侧内壁,拧开滑板与滑槽固接的固定丝,使得滑板能够在滑槽内任意滑动,推动滑板下移,滑板带动清洁铲头下移,清洁铲头在下移过程中能够把车厢侧壁上的残渣铲掉,铲掉的残渣全部落入车厢的底面,当侧壁清理完成后,启用车厢底端的清洁装置,底端的清洁装置能够把所有的残渣全部移出车厢内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后期的维修或保养工作,易制作,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处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图3中B-B处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自翻车,包括推动车本体1、车厢2、侧门3,所述推动车本体1设置于车厢2底端与车厢2控制连接,所述侧门3设置于车厢2左侧,所述侧门3镶嵌于车厢2内与车厢2连接,所述车厢2为顶端和左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和底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滑槽4,所述滑槽4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槽4分别设置于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内壁的侧边上并与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的内壁连接,两组所述滑槽4中心对称,两组所述滑槽4之间设置有滑板5,所述滑板5插入滑槽4内与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的两端还通过固定丝7与滑槽4连接,所述滑板5的底端设置有清洁铲头6,所述清洁铲头6与滑板5连接。滑槽4、滑板5和清洁铲头6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质具有硬度高,耐腐蚀,耐摩擦等的特点,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滑槽4、滑板5和清洁铲头6使用寿命长。滑板5与清洁铲头6一体制造而成。这种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滑板5与清洁铲头6之间的紧密性,能够有效防止断裂现象发生。滑板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推把8,所述推把8设有多组,多组所述推把8均匀分布,所述推把8的底端与滑板5的外侧壁连接。这种设置能够便于使用者推动滑板5,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滑板5的工作效率。推把8为U形结构。U形结构能够便于使用者紧握推把8,能够增加手面与推把8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防止打滑现象发生。清洁铲头6的顶面为倾斜面。这种设置便于清洁铲头6铲出车厢2内壁上的杂物,有效的提高了清理效率。本技术为一种新型自翻车,本技术通过车厢2所有内表面上的清洁装置能够快速完成表面清理,工作量小,工作效率高,清洁时,首先清理车厢2的前侧、后侧和右侧内壁,拧开滑板5与滑槽4固接的固定丝7,使得滑板5能够在滑槽4内任意滑动,推动滑板5下移,滑板5带动清洁铲头6下移,清洁铲头6在下移过程中能够把车厢2侧壁上的残渣铲掉,铲掉的残渣全部落入车厢2的底面,当侧壁清理完成后,启用车厢2底端的清洁装置,底端的清洁装置能够把所有的残渣全部移出车厢2内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便于后期的维修或保养工作,易制作,易推广。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自翻车,包括推动车本体(1)、车厢(2)、侧门(3),所述推动车本体(1)设置于车厢(2)底端与车厢(2)控制连接,所述侧门(3)设置于车厢(2)左侧,所述侧门(3)镶嵌于车厢(2)内与车厢(2)连接,所述车厢(2)为顶端和左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和底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滑槽(4),所述滑槽(4)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槽(4)分别设置于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内壁的侧边上并与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的内壁连接,两组所述滑槽(4)中心对称,两组所述滑槽(4)之间设置有滑板(5),所述滑板(5)插入滑槽(4)内与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的两端还通过固定丝(7)与滑槽(4)连接,所述滑板(5)的底端设置有清洁铲头(6),所述清洁铲头(6)与滑板(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翻车,包括推动车本体(1)、车厢(2)、侧门(3),所述推动车本体(1)设置于车厢(2)底端与车厢(2)控制连接,所述侧门(3)设置于车厢(2)左侧,所述侧门(3)镶嵌于车厢(2)内与车厢(2)连接,所述车厢(2)为顶端和左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和底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滑槽(4),所述滑槽(4)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滑槽(4)分别设置于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内壁的侧边上并与车厢(2)前侧、后侧、右侧或底端的内壁连接,两组所述滑槽(4)中心对称,两组所述滑槽(4)之间设置有滑板(5),所述滑板(5)插入滑槽(4)内与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滑板(5)的两端还通过固定丝(7)与滑槽(4)连接,所述滑板(5)的底端设置有清洁铲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岱山李朝伟蒋同轩芦宇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矿博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