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3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包括底板、顶板、下模板、上模板和取料机构,顶板位于底板的上部,下模板位于上模板的下部,下模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端,上模板可升降安装在顶板的底端,取料机构位于下模板的后侧;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底板与顶板通过第一支撑柱连接;下模板的顶端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通孔,通孔内上下活动设置有顶升板,下模板的顶端还设置有闭合的切槽,切槽围在通孔的外周;上模板的底端设置有凸块和切片,凸块的底端位于切片的下部;取料机构包括竖板、第三气缸和取料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取料不方便、取料效率低等问题进行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取料、取料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盒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餐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容器,主要用来盛放饭菜和汤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餐盒的加工包括原材料搅拌熔融、压延成片、吸塑成型、加热烘干、切边、消毒等工序,切边是对餐盒四周多余的边料进行切除,从而使餐盒的尺寸满足要求。现有技术中,餐盒在切边时需要将待切边的餐盒放置在下模板中的放置槽内,然后通过控制上模板下压,从而上模板底部的切片进入到放置槽外周的闭合切槽内,完成餐盒的切边工作,在切边完成后再将餐盒从放置槽内取出,然后,在取出餐盒时,餐盒往往卡合在放置槽内,不便于工人取出,工人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才能使餐盒与放置槽脱离,从而往往会使餐盒变形,而且,在取出餐盒时需要工人一个一个的将餐盒从放置槽内取出,从而取料效率较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本技术具有便于取料、提高了取料效率和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在对餐盒进行切边后,餐盒容易卡合在放置槽内,不便于工人取出,工人一个一个的将餐盒从放置槽内取出时效率较低,从而也影响了整个餐盒的生产效率等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便于取料、提高了取料效率和生产效率等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包括底板、顶板、下模板、上模板和取料机构,顶板位于底板的上部,下模板位于上模板的下部,下模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端,上模板可升降安装在顶板的底端,取料机构位于下模板的后侧;底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底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分别与顶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下模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下模板的顶端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通孔,通孔内上下活动设置有顶升板,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向上分别与顶升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模板的顶端还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闭合的切槽,切槽与通孔数量相等,并且切槽围在通孔的外周;顶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贯穿顶板分别与上模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上模板的底端与通孔位置对应设置有凸块,凸块与通孔形状相同,上模板的底端还与切槽位置对应设置有切片,切片与切槽形状相同,凸块的底端位于切片的下部;取料机构包括竖板、第三气缸和取料推板,竖板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的后侧,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竖板的后侧壁上,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贯穿竖板与取料推板固定连接,取料推板位于下模板的后侧。进一步的,为了对上模板下压时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产生较大的磨损,下模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槽内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的底端与缓冲槽的底端通过压簧连接,上模板底端的四个拐角与缓冲槽位置对应分别设置有缓冲柱,缓冲柱的底端位于切片的下部。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餐盒的滑落收集,下模板的前侧壁上向下倾斜设置有导料板。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餐盒进行取料,防止餐盒从左右两侧滑落到底板上,取料推板前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整个切边装置的结构强度,相邻两个支撑腿之间设置有加强撑杆。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下模板的顶端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通孔,通孔内设置有顶升板,顶升板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可在通孔内上下滑动,在下模板的后侧还设置有取料机构,从而当切边完成后,通过第一气缸驱动顶升板向上运动将餐盒顶出通孔,再通过取料机构中的第三气缸驱动取料推板向前运动,从而将餐盒从下模板的前端推出,餐盒再顺着导料板向下滑落进行收集,从而本技术具有便于对切边完成后的餐盒取料、提高了取料效率和生产效率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图2为下模板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右侧面剖视图;图4为上模板仰视图;图5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11、支撑腿;12、第一支撑柱;13、第一气缸;111、加强撑杆;2、顶板;21、第二气缸;3、下模板;31、第二支撑柱;32、通孔;33、顶升板;34、切槽;35、导料板;36、缓冲槽;4、上模板;41、凸块;42、切片;43、缓冲柱;5、取料机构;51、竖板;52、第三气缸;53、取料推板;6、缓冲板;7、压簧;8、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类似于“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顶板2、下模板3、上模板4和取料机构5,顶板2位于底板1的上部,下模板3位于上模板4的下部,下模板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顶端,上模板4可升降安装在顶板2的底端,取料机构5位于下模板3的后侧;底板1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11,相邻两个支撑腿11之间设置有加强撑杆111,底板1顶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2,第一支撑柱12的顶端分别与顶板2底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下模板3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柱31,第二支撑柱31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下模板3的顶端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通孔32,通孔32的形状和餐盒的形状配合设置,具体的,通孔32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其他形状,通孔32内上下活动设置有顶升板33,底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的型号为SC63-100,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向上分别与顶升板33的底端固定连接,下模板3的顶端还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闭合的切槽34,切槽34与通孔32数量相等,并且切槽34围在通孔32的外周;如图3所示,下模板3的前侧壁上向下倾斜设置有导料板35;顶板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21,第二气缸21的型号为SC63-400,第二气缸21的活塞杆向下贯穿顶板2分别与上模板4顶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上模板4的底端与通孔32位置对应设置有凸块41,凸块41与通孔32形状相同,上模板4向下运动时,凸块41可以进入到到通孔32的内部,凸块41与通孔32内壁之间的距离与餐盒的厚度相同,上模板4的底端还与切槽34位置对应设置有切片42,切片42与切槽34形状相同,切片42的厚度略小于切槽34的厚度,上模板4向下运动时,切片42可以进入到到切槽34的内部,凸块41的底端位于切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下模板、上模板和取料机构,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的下部,所述下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所述上模板可升降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端,所述取料机构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后侧;/n所述底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底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n所述下模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的顶端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通孔内上下活动设置有顶升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向上分别与所述顶升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的顶端还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闭合的切槽,所述切槽与所述通孔数量相等,并且所述切槽围在所述通孔的外周;/n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上模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的底端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孔形状相同,所述上模板的底端还与所述切槽位置对应设置有切片,所述切片与所述切槽形状相同,所述凸块的底端位于所述切片的下部;/n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竖板、第三气缸和取料推板,所述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顶端的后侧,所述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竖板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所述竖板与所述取料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取料推板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料的一次性餐盒加工用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下模板、上模板和取料机构,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部,所述下模板位于所述上模板的下部,所述下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端,所述上模板可升降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端,所述取料机构位于所述下模板的后侧;
所述底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底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顶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
所述下模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的顶端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通孔,所述通孔内上下活动设置有顶升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向上分别与所述顶升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模板的顶端还从左至右间隔设置有一排闭合的切槽,所述切槽与所述通孔数量相等,并且所述切槽围在所述通孔的外周;
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贯穿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上模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板的底端与所述通孔位置对应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孔形状相同,所述上模板的底端还与所述切槽位置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当世李广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禾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