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针结构、带有该结构的调节器、摆轮游丝结构及机械时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082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提出一种快慢针结构,其不仅容易组装而且能够在间隙中夹持游丝,不会有游丝脱离的危险,还提出一种带有该快慢针结构的调节器、摆轮游丝结构和机械时计。调节器的快慢针结构是机械时计的摆轮游丝结构的构件,包括:针状体,处于机身一端上并安装到调节器主体上的底座,使得底座的位置绕针状体的枢转中心轴转动可调,及从针状体的另一端延伸的两个双叉腿。快慢针结构这样设置:沿着外圆周方向,远离游丝矫正部分设置游丝的外端的部件活动地装配到两个腿之间的间隙中。以沿着面向间隙的腿的侧面横向突出的盖状凸起的方式,盖状凸起形成在两个腿的至少一个的前部的至少一个侧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慢针结构和带有快慢针结构的调节器、摆轮游丝结构及机械时计。
技术介绍
“一种快慢针结构,包括:针状体,处于机身的一端并且安装到调节器的主体上的底座,使得绕针状体的枢转中心轴可调整底座的位置;及一对从针状体的另一端伸出的双叉的腿,该快慢针结构被设置成这样:沿着外圆周方向处于远离游丝的矫正部分(reformed portion)游丝的外端部件活动地安装在两个腿之间的间隙(狭缝)中”带有上述快慢针结构的调节器是已知的,并且已经常规地应用于多种机械时计中。然而这种快慢针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其不需要游丝外夹,这种快慢针的结构简单,当该快慢针结构已遭受猛烈冲击的时候,游丝的外端可以从两腿间的间隙中脱离。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已经提议敲击腿的尖端让它们向内弯曲,或者在间隙变窄的方向上弯曲(见美国专利No.4083179)。然而,由于该提议,快慢针结构(尽管在美国专利No.4083179中被描述为(称作)“游丝外夹”,本文中称作快慢针结构)被设置成这样:两个腿的尖端向内弯曲以相互封闭,当为了防止游丝的外端脱离,而缩小尖端间的间隙时,为了组装就要求张开腿尖端之间的间隙并把游丝强行推入其中,结果导致组装工艺烦琐,还可能造成游丝意外变形。还有,在该提议的快慢针结构中,由于敲击腿的尖端而使它们向内弯曲,不仅可以使得当它们遭受弯曲处理时,快慢针结构的腿变形为确定的程度,以便该变形可以以可测量的方式影响游丝的行为,而且单个快慢针结构中的变化可以很大,导致潜在的麻烦的调整工作。另外,不使用特定的加工机很难自动地实施这一弯曲工艺,以及使用通常目的的数控机床的连续处理系统来制造快慢针结构就特别困难。-->此外,由于这一提议快慢针结构经受向内的弯曲处理,腿之间的间隙必须足够大或者腿的尖端必须足够薄以便可靠地实施向内弯曲处理。鉴于上文的情况和目的已经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快慢针结构,其不仅容易组装还能够在间隙中夹持游丝而不会有游丝脱离的危险,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快慢针结构的调节器,一种摆轮游丝结构和一种机械时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包括:针状体;处于机身一端上并且安装到调节器的主体上的底座,使得围绕该主体的枢转中心轴底座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及从该主体的另一端伸出的一对双叉腿。该快慢针结构设置成这样:处于沿着外圆周方向,远离游丝的矫正部分的游丝外端的部件活动地安装在两个腿之间的间隙中。以沿着至少一个腿的侧面侧向突出的盖状凸起面向间隙的方式,在一对腿的至少一个的前部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形成有盖状凸起。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由于“以沿着至少一个腿的侧面侧向突出的盖状凸起面向间隙的方式,在一对腿的至少一个的前部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形成有盖状凸起。”简单活动地安装游丝的外端部,在快慢针结构的两个腿之间的间隙中,沿外圆周方向游丝被设置得远离游丝的矫正部分,并通过希望的角度(下文称作“预定的枢转运动”)相对于外端的活动安装部分,绕快慢针的中心轴旋转快慢针结构,盖状凸起移动到间隙的前开口侧位置上,或游丝的外端的后部上,这里的盖状凸起防止接近游丝外端的部分从脱离的方向上移动。快慢针结构的预定枢转运动是调整工序,该调整工序的实质是调整快慢针两腿之间间隙的有效宽度,为了在要求的范围内调整游丝的倾斜宽度,游丝的外端被活动地安装。例如,通过在宽度大约为0.09mm的间隙中活动地安装厚度大约为0.03mm的游丝的外端,并接着旋转该快慢针结构,减少间隙的有效宽度。上面的尺寸仅仅是作为示例。选择预定旋转运动的量级,以便间隙的宽度变成预定值。在这种预定宽度所限定尺寸的间隙中,游丝外端的性能以及整个游丝的性能被限定。即,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游丝倾斜宽度的旋转调整允许盖状凸起被定位,使其用于防止游丝的外端脱离。换句话说,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因为包括盖状凸起的腿之间的距离可以远大于游丝外圆周部分的厚度,所以游丝无阻碍地活动地设置在快慢针结-->构的腿之间,并随后快慢针结构的旋转运动的角度的调整,可以设置摆轮游丝结构。在上文的描述当中,只要其能够加入到底座中快慢针的主体可以长或短,这使得该结构安装至调节器的主体上、及两个腿上。在一些情况下,两个腿之间的间隙可以伸入到调节器的主体中。在这种情况下,腿的底侧部分可以视为主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典型地是两个腿的至少一个的侧边被切除,并且其形状为在至少一个腿上在靠近两个腿中的另一个的位置处具有较薄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调整其中活动地设置的游丝外端的腿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快慢针结构旋转运动的角度可以很大,以使得易于实施有效宽度的调整。另外,仅仅通过提供长的盖状凸起,该盖状凸起就可以可靠地防止游丝从间隙的上口脱离。如果腿的前侧上的剪切的端部限定了面向游丝侧的盖状凸起的表面,那么该剪切和盖状凸起可以同时形成。从这一观点来看,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形成该切削以便在腿的前部剩下盖状凸起,来替代贯穿腿的前部的长度的切削。典型地,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盖状凸起典型地是通过腿的擦切(wiper cutting)来形成的。也就是,切削和盖状凸起是通过擦切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快慢针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连续的切割操作来形成,使得其容易实施批量生产。然而,如果需要,带有腿的快慢针结构、切削和盖状凸起可以通过焊接或其他的形成方法来形成。该快慢针的材料可以是陶瓷材料,或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需要,可以是树脂或其他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盖状凸起突出部分的边缘典型地是主体外圆周面的延伸部。这使得仅仅通过切削快慢针结构的腿的侧边就能形成盖状凸起。如果该主体是锥形的,盖状凸起的突出部分要小于主体的腿部。另一方面,如果主体向着底端变大,该盖状凸起的突出部分大于主体的腿部。然而,如果需要,盖状凸起的外圆周可以从主体外圆周的延伸部处伸出,或者可以从主体的外圆周面的延伸部处凹陷。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至少一个腿的盖状凸起的侧面典型地与至少一-->个腿的侧面平齐,该侧面沿着至少一个腿的侧面设置。如上文所述,这可以确保在快慢针结构的腿之间的间隙中容易地活动地安装游丝。然而,如果该盖状凸起侧向地伸出足够的量,该盖状凸起的侧面可以从腿的侧面凹陷一定的程度。如果需要,快慢针结构的侧面可以从腿的侧面突出一定的程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典型地盖状凸起是形成在两个腿的前部的两个侧边上。这使得盖状凸起阻止游丝脱离,并不受快慢针旋转方向和游丝卷绕的螺旋方向的支配。当两个腿之一的一个侧边上具有盖状凸起的时候,为了与该盖状凸起配合,另一个腿的相对的侧边可以具有盖状凸起。当然,作为最低要求,两个腿之一的一个侧边上可以具有盖状凸起。然而,通过切割操作形成凹陷切削的时候,例如擦切以形成作为凹陷部分壁的盖状凸起,考虑到更容易的切割操作,盖状凸起最好形成在两个腿前部的两个边上。因此,如上文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盖状凸起典型地由擦切来形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快慢针结构中,在两个腿相同侧边上的盖状凸起典型地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镜像对称)。然而,如果需要,左右的盖状凸起可以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盖状凸起和腿之间的边界倾向于面向腿之间的间隙的腿的侧面。因此,当旋转快慢针结构的时候,以便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慢针结构,包括:针状体;处于该针状体的一端并安装到调节器主体上的底座,使得该底座的位置绕针状体的枢转中心轴转动可调;及一对从针状体的另一端伸出的双叉腿;其中沿着外圆周方向处于远离游丝矫正部分的游丝外端部件活动地装配到该对腿之间的间隙中;及盖状凸起形成在两个腿至少一个的前部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其方式是该盖状凸起沿着面向间隙的至少一个腿的侧面横向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0-24 2005-3087191.一种快慢针结构,包括:针状体;处于该针状体的一端并安装到调节器主体上的底座,使得该底座的位置绕针状体的枢转中心轴转动可调;及一对从针状体的另一端伸出的双叉腿;其中沿着外圆周方向处于远离游丝矫正部分的游丝外端部件活动地装配到该对腿之间的间隙中;及盖状凸起形成在两个腿至少一个的前部的至少一个侧边上,其方式是该盖状凸起沿着面向间隙的至少一个腿的侧面横向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对腿至少一个的侧边被切削并成型,使得至少一个腿在靠近该对腿中另一个的位置上具有比较薄的形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慢针结构,其特征在于,盖状凸起的突出部分的边是针状体的外圆周表面的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岳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