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及汽车防撞梁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96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及汽车防撞梁成型装置,用于将金属板材辊压形成双中央支腿管梁,至少包括顺序排列的如下装置:开卷机,第一成型段,第一焊机,第二成型段,第二焊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以生产线形式对双中央支腿管梁进行加工,实现了流水线式的作业,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的高维度一致性,价格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及汽车防撞梁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的汽车防撞梁系统包括的加固梁通常是为了其强度和抗冲击特征而设计的,以符合政府和保险业界对特定车辆的标准,但亦是为了将整车重量减到最低、将强度重量比提到最高、适合置于有限的汽车安装空间内并满足汽车在车辆前后两端的美观和功能需求而设计的。与此同时,制造该些梁的工艺和方法优选地将不想要的产品维度和质量变化减到最少,并同时将制造成本降到最低、优化可制造性和将废料减至最少。已证实,辊轧成型工艺和方法在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高维度一致性以大批量生产的防撞梁加固梁特别有效。然而,行业竞争激烈,使得即使是小改进亦可为重要的。此外,许多上述理想特点是相互矛盾的,使得如何改进某一特定防撞梁加固梁,或如何改进用于制造该梁的辊轧成型工艺并不清楚。举例来说,较重的梁可能会更强,但会导致不可接受的车重增加。高强度物料或为优选的,但其较昂贵、难以成形并导致模具高度磨损。在辊轧成型过程期间对于金属板材边缘的定位控制精确是理想的,以便梁有精确的横截面形状,以减少沿边的公差,使得沿边的过剩物料得以减少,以将梁的重量减到最低,并便于在焊接期间的接触一致。然而,这可需额外的辊轧成型步骤和站段,以及额外的模具和软硬件控制,以上各项均须加大投入资金,并令辊轧成型过程更加复杂。公开号为CN103221266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带有单一中央支腿的管梁,记载了“一种加固梁,包括从单一金属板材形成的梁,并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其共用一共同的壁,并带有共面对齐的前壁和共面对齐的后壁,各前壁在其中包括槽形肋条”,通过共同的壁形成一个单独的支腿对对应的前壁和后壁进行支撑。这种结构在受到冲击时,两侧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是没有受到支撑保护的,可能发生形变导致焊缝撕裂,使管梁发生变形失去效果。公开号为CN20643696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碰撞横梁,“由辊压成型构造成一体件,其中前部件的一个面上具有两个用于安装加强筋的凹入部。由于辊压成型,横截面的中部是该封闭结构的焊接处。而在所述横截面的另一侧具有三个腔体。第三个腔体位于第一个腔体和第二个腔体之间并连接这两者,并且第二个腔体的纵向延伸件正好接触或靠近所述焊接处,因此第二个腔体能够加强焊接处的结构强度”,“B字型的前壁朝向车辆前方设置,并且将由第三纵向延伸件形成的的开口朝向车辆后方,这样的设置增加了前碰撞横梁结构在碰撞中与碰撞对象的接触面积,因此增强了其抗弯性能”,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焊缝位于前方,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发生冲击时会对焊缝直接造成冲击,对焊缝的损坏较大;另外第三个腔体,即B字形结构中间的开口是个半封闭结构,需要与车体连接才能形成封闭结构,当冲击发生在中心时,会导致该开口向两侧拉伸,导致焊缝失效,并拉坏车体连接部。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整体式的双中央支腿管梁的成型装置,用于生产一种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保持稳固性的汽车防撞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采用整体式的结构,结构更加轻量化、稳固化;在用于汽车防撞梁时,对连接固定点进行保护,防止直接造成的冲击引起的损坏;同时公开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的成型方法,保证该双中央支腿管梁的连续成型。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用于将金属板材辊压形成双中央支腿管梁,至少包括顺序排列的如下装置:开卷机,用于将金属板材开卷整形,所述金属板材至少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一成型段,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辊压组,用于将金属板材中部至一侧边缘辊压形成第一凸起,金属板材中部至另一侧形成直线段,金属板材直线段靠近边缘处辊压形成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在直线段上形成凹面,第二凸起至金属板材中部的直线段上经辊压弯折形成两段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与直线段垂直,第二弯折段与第一弯折段垂直,使第二凸起的顶部与直线段贴合;第一焊机,用于将第二凸起的顶部焊接在所述直线段上;第二成型段,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二辊压组,用于将第一凸起形成竖直段与水平段,其中竖直段与直线段相垂直,水平段末端紧贴的第二弯折段上;第二焊机,用于将水平段焊接在第二弯折段上。该装置实现了以生产线形式对双中央支腿管梁进行加工,实现了流水线式的作业,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的高维度一致性,价格具有优势。该装置生产出的双中央支腿管梁为使用金属板材连续成型的整体式结构,直线段作为冲击面受到的力会通过整个第二凸起形成的支撑结构承受,并分散到支撑结构各处,不会因局部的冲击出现形变;使冲击力得到良好的传递和缓冲,减小支撑结构对长边的直接冲击,从而规避连接部造成的损坏;金属板材一般采用高强度钢板或者新型高强度轻型合成材料,用于减小双中央支腿管梁的重量,实现汽车结构的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针对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形成的双中央支腿管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形成的双中央支腿管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金属板材;11、开卷机;12、第一成型段;13、第一焊机;14、第二成型段;15、第二焊机;16、第三成型段;17、冲孔机;18、整形切断机;19、接料平台;20、缓冲区;21、导向轮;22、动力装置;23、缓冲台;101、第一壁;102、第二壁;103、第三壁;104、第四壁;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支撑脚;301、第一支撑壁;302、第二支撑壁;303、第三支撑壁;401、第一管;402、第二管;403、第三管;404、支腿;501、肋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用于将金属板材1辊压形成双中央支腿管梁,如图1所示,包括顺序排列的如下装置:开卷机11,用于将金属板材1开卷整形,所述金属板材1至少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一成型段12,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辊压组,用于将金属板材1中部至一侧边缘辊压形成第一凸起,金属板材1中部至另一侧形成直线段,金属板材1直线段靠近边缘处辊压形成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在直线段上形成凹面,第二凸起至金属板材1中部的直线段上经辊压弯折形成两段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与直线段垂直,第二弯折段与第一弯折段垂直,使第二凸起的顶部与直线段贴合;第一焊机13,用于将第二凸起的顶部焊接在所述直线段上;该焊机一般采用点焊的方式,将第二凸起进行定位固定。第二成型段14,包括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金属板材辊压形成双中央支腿管梁,至少包括顺序排列的如下装置:/n开卷机,用于将金属板材开卷整形,所述金属板材至少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n第一成型段,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辊压组,用于将金属板材中部至一侧边缘辊压形成第一凸起,金属板材中部至另一侧形成直线段,金属板材直线段靠近边缘处辊压形成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在直线段上形成凹面,第二凸起至金属板材中部的直线段上经辊压弯折形成两段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与直线段垂直,第二弯折段与第一弯折段垂直,使第二凸起的顶部与直线段贴合;/n第一焊机,用于将第二凸起的顶部焊接在所述直线段上;/n第二成型段,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二辊压组,用于将第一凸起形成竖直段与水平段,其中竖直段与直线段相垂直,水平段末端紧贴的第二弯折段上;/n第二焊机,用于将水平段焊接在第二弯折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金属板材辊压形成双中央支腿管梁,至少包括顺序排列的如下装置:
开卷机,用于将金属板材开卷整形,所述金属板材至少包括第一边缘、第二边缘;
第一成型段,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辊压组,用于将金属板材中部至一侧边缘辊压形成第一凸起,金属板材中部至另一侧形成直线段,金属板材直线段靠近边缘处辊压形成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在直线段上形成凹面,第二凸起至金属板材中部的直线段上经辊压弯折形成两段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与直线段垂直,第二弯折段与第一弯折段垂直,使第二凸起的顶部与直线段贴合;
第一焊机,用于将第二凸起的顶部焊接在所述直线段上;
第二成型段,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二辊压组,用于将第一凸起形成竖直段与水平段,其中竖直段与直线段相垂直,水平段末端紧贴的第二弯折段上;
第二焊机,用于将水平段焊接在第二弯折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压组和第二辊压组分组设置,每组辊轮设置在对应的机座上,相邻的两机座之间设置有为辊轮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中央支腿管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压组包括一组辊轮,用于在第一边缘末端形成与所述第二弯折段位置对称的第三弯折段;所述第二辊压组使水平段紧贴第三弯折段;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王秋峰高朋飞李阳扶周万山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西南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