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与生物除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70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与生物除臭方法,该装置包括联合箱体与菌种异位培养装置,联合箱体包括生物滴滤段,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设置有滴滤段喷淋装置;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与所述滴滤段喷淋装置连通,用于培养菌液并向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输送菌液。该装置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菌种易受恶臭气体浓度和性质的冲击负荷,菌种体系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与生物除臭方法
本申请涉及臭气污染治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与生物除臭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在污水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内可能包括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这些气体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这些恶臭气体进行处理,其中,生物除臭基于其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运行费用低等优势在臭气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了应用。现有的生物除臭系统中的菌种一般来源于污水处理厂活性,将其作为种菌,在生物除臭反应器内部进行自我驯化培养。这种培养方式易受到恶臭气体浓度和性质的冲击负荷,导致菌种体系不稳定,进而影响排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与生物除臭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菌种易受恶臭气体浓度和性质的冲击负荷,菌种体系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该装置包括联合箱体与菌种异位培养装置,联合箱体包括生物滴滤段,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设置有滴滤段喷淋装置;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与所述滴滤段喷淋装置连通,用于培养菌液并向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输送菌液。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所述生物除臭联合装置采用菌种异位培养装置向生物滴滤段输送菌液,而非直接在生物滴滤段内部培养菌种。当臭气的成分浓度变化或环境因素变化时,可根据臭气的具体性质结合环境因素在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中培养不同的菌种。若臭气中酸性物质较多,可以在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中培养嗜酸性菌种;若臭气中中性物质较多,可以在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中培养嗜中性菌种;若臭气中碱性物质较多,可以在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中培养嗜碱性菌种。即生物滴滤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输送合适的菌种类型,大大缩短了菌种的缓冲适应时间,维持了生物滴滤段内部菌种处理能力的稳定性,保证了生物联合除臭装置稳定的排放效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菌种异位培养装置包括菌种强化床、输送泵以及输送管路,所述菌种强化床用于培养所述菌液,所述输送管路连通所述菌种强化床与所述滴滤段喷淋装置,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上。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菌种异位培养装置采用菌种强化床培养菌液,输送泵带动菌液通过输送管输送到滴滤段喷淋装置内,最后通过滴滤段喷淋装置添加到生物滴滤段内部的填料的上方。上述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功率低,能耗小,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专人看守,只要定期添加原菌和专用培养剂即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联合箱体还包括洗涤段与除雾段,所述生物滴滤段设置在所述洗涤段与所述除雾段之间;当所述联合箱体运行时,臭气依次经过所述洗涤段、所述生物滴滤段与所述除雾段。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联合箱体内除了用于降解臭气中的污染物的生物滴滤段外还包括洗涤段与除雾段。当联合箱体运行时,臭气首先经过洗涤段,经过自来水或化学洗涤液洗涤,完成对臭气的水或化学药剂的吸收、除尘及加湿等预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臭气进入生物滴滤段,臭气在生物滴滤段内的微生物菌种的吸收分解下被降解,菌种依靠吸收的臭气成分进一步繁殖。被微生物降解后的气体进入除雾段,去除气体中的大部分雾滴,最后排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雾段内设置有用于去除气体雾滴的除雾网丝。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除雾网丝去除气体中的雾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光催化除菌塔,与所述联合箱体内的所述除雾段连通。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运行联合箱体对臭气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气体仍不能满足标准时,此时开启光催化除菌塔,对气体进行除菌和进一步除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除臭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生物除臭联合装置,所述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包括联合箱体,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联合箱体对臭气处理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联合箱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一气体检测结果;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检测结果确定除臭策略。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联合箱体对臭气处理第一预设时间后,对联合箱体出气口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看起是否达标,再确定下一步的除臭策略。在正式运行处理前,首先对联合箱体进行预运行,检测当前联合箱体的状态是否可以满足处理标准,避免联合箱体的状态不符合标准,直接开启联合箱体正式运行处理臭气,导致臭气未达标就被排放到空气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第一气体检测结果确定除臭策略包括:当所述第一气体检测结果满足处理标准时,继续运行所述联合箱体以对所述臭气进行除臭。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联合箱体出气口处的气体检测结果即第一气体检测结果满足处理标准时,即可继续运行联合箱体对臭气进行除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物除臭联合装置还包括光催化除菌塔以及报警装置,所述光催化除菌塔与所述联合箱体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根据第一臭气检测结果确定除臭策略还包括:当所述第一气体检测结果不满足所述处理标准时,开启所述光催化除菌塔,对所述臭气处理第二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光催化除菌塔的出气口处的第二气体检测结果;在所述第二气体检测结果满足所述处理标准时,继续运行所述联合箱体与所述光催化除菌塔对所述臭气进行除臭;在所述第二气体检测结果不满足所述处理标准时,所述生物除臭联合装置自动关闭,所述报警装置报警。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第一检测结果无法满足处理标准时,此时开启独立于联合箱体外的光催化除菌塔。在正式运行光催化除菌塔之前,首先预运行联合箱体与光催化除菌塔第二预设时间,然后检测光催化除菌塔出气口处的气体,获得第二气体检测结果,若第二气体检测结果满足处理标准,则运行联合箱体配合光催化除菌塔对臭气进行正式处理;若第二气体检测结果不满足处理标准,则说明此时联合箱体或光催化除菌塔的状态不满足处理标准,此时,整个生物除臭联合装置自动关闭,生物除臭联合装置上的报警装置报警,工作人员对生物除臭联合装置进行检修或者调整生物除臭联合装置的运行参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联合箱体对臭气处理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联合箱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一气体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臭气的性质确定所述联合箱体的运行参数。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对联合箱体进行预运行之前,先根据臭气的性质设置联合箱体的运行参数,缩短联合箱体的运行参数与标准运行参数之间的差值,提高预运行的成功率,进而提高除臭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联合箱体对臭气处理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联合箱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一气体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联合箱体与所述光催化除菌塔的系统功能无误。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对联合箱体进行预运行之前,首先检查联合箱体与光催化除菌塔的系统功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避免后续预运行或正式运行时发生故障,以提高除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联合箱体,包括生物滴滤段,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设置有滴滤段喷淋装置;/n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与所述滴滤段喷淋装置连通,用于培养菌液并向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输送菌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联合箱体,包括生物滴滤段,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设置有滴滤段喷淋装置;
菌种异位培养装置,与所述滴滤段喷淋装置连通,用于培养菌液并向所述生物滴滤段内输送菌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异位培养装置包括菌种强化床、输送泵以及输送管路,所述菌种强化床用于培养所述菌液,所述输送管路连通所述菌种强化床与所述滴滤段喷淋装置,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箱体还包括洗涤段与除雾段,所述生物滴滤段设置在所述洗涤段与所述除雾段之间;当所述联合箱体运行时,臭气依次经过所述洗涤段、所述生物滴滤段与所述除雾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段内设置有用于去除气体雾滴的除雾网丝。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催化除菌塔,与所述联合箱体内的所述除雾段连通。


6.一种生物除臭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生物除臭联合装置,所述生物除臭联合装置包括联合箱体,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联合箱体对臭气处理第一预设时间后,获取所述联合箱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一气体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气体检测结果确定除臭策略。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远丁超孟春霖万修志刘迪沙雪华杨恒学丁天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