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5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所述U形框的两组支臂之间贯穿转动设置有转动管,且转动管的一侧设有条形开口,并在条形开口处粘接有气囊,U形框上与转动管平行的支臂上设有若干组通孔,且其外侧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抵触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充气嘴以及转动管和气囊的设置,使得气囊能够得到展开鼓胀,方便重症病患在换床的过程中得到较好地缓冲,避免不经意的冲击对其造成较大的伤害,尽可能地保障病患的安全;且通过转动座以及抵触装置的设置,使得气囊能够在逐步放气时得到收卷,便于使得装置从已经换床完毕的病患身体下部抽出,减少重症患者受到的额外搬运,保证其在搬运过程得到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重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了使得治疗过程更为方便,或者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护理通常需要对其进行换床,方便搬移至合适的病房内。但是由于重症病患身体虚弱,某些病人还有诸多注意事项,因此在搬运换床的过程中平常人不经意的搬运动作或者力度造成都容易给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所述U形框的两组支臂之间贯穿转动设置有转动管,且转动管的一侧设有条形开口,并在条形开口处粘接有气囊,U形框上与转动管平行的支臂上设有若干组通孔,且其外侧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抵触装置,抵触装置的一端贯穿通孔与转动管抵触,U形框的两组支臂一端固定安装有夹设装置。优选的,所述夹设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呈开口设置,且其在开口内设有夹板,气囊的一端在开口处与由夹板固定夹设。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均匀设有若干组螺纹通孔,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旋设螺钉,且旋设螺钉的底端与夹板的顶端抵触。优选的,所述转动管贯穿伸出U形框的一端连接有充气嘴。优选的,所述转动管远离充气嘴的一端同心连接有转动座,且转动座上设有两组螺纹通孔,且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优选的,所述抵触装置包括与U形框固定连接的固定管,固定管与U形框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圆形开口。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在圆形开口处贯穿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指向转动管的一端焊接有弧形夹座。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位于固定管内侧的一端粘接有防脱落板,且防脱落板与固定管的一侧内壁之间粘接有弹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充气嘴以及转动管和气囊的设置,使得气囊能够得到展开鼓胀,方便重症病患在换床的过程中得到较好地缓冲,避免不经意的冲击对其造成较大的伤害,尽可能地保障病患的安全;且通过转动座以及抵触装置的设置,使得气囊能够在逐步放气时得到收卷,便于使得装置从已经换床完毕的病患身体下部抽出,减少重症患者受到的额外搬运,保证其在搬运过程得到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的抵触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的夹设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的转动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U形框1、气囊2、充气嘴3、转动管4、抵触装置5、锁紧螺钉6、转动座7、夹设装置8、弧形夹座9、伸缩杆10、固定管11、防脱落板12、弹簧13、固定板14、旋设螺钉15、夹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1,U形框1的两组支臂之间贯穿转动设置有转动管4,且转动管4的一侧设有条形开口,并在条形开口处粘接有气囊2,U形框1上与转动管4平行的支臂上设有若干组通孔,且其外侧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抵触装置5,抵触装置5的一端贯穿通孔与转动管4抵触,U形框1的两组支臂一端固定安装有夹设装置8。进一步地,夹设装置8包括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一侧呈开口设置,且其在开口内设有夹板16,气囊2的一端在开口处与由夹板16固定夹设,固定板14的顶端均匀设有若干组螺纹通孔,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旋设螺钉15,且旋设螺钉15的底端与夹板16的顶端抵触,从而对鼓胀状态下的气囊2实现较好的夹持固定,避免发生脱落,保证病患在换床过程中气囊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转动管4贯穿伸出U形框1的一端连接有充气嘴3,转动管4远离充气嘴3的一端同心连接有转动座7,且转动座7上设有两组螺纹通孔,且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6,方便气囊2的充气过程的实现,以及转动管4的锁定,保证患者换床过程中得到较好地缓冲,避免搬运过程中不经冲击产生的撞击力对重症病患造成伤害。进一步地,抵触装置5包括与U形框1固定连接的固定管11,固定管11与U形框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圆形开口,固定管11在圆形开口处贯穿设置有伸缩杆10,伸缩杆10指向转动管4的一端焊接有弧形夹座9,能够较好地贴合转动管4的表面,方便对收卷的气囊2进行压实,伸缩杆10位于固定管11内侧的一端粘接有防脱落板12,且防脱落板12与固定管11的一侧内壁之间粘接有弹簧13,从而方便对收卷的气囊2进行压紧,避免其收卷过程中缠住,保证收卷过程的顺利进行。工作流程: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展开气囊2,使得气囊2的一端卡设在夹设装置8的内侧,通过旋设螺钉15和加班16的设置,使得气囊2的一端得到夹设固定,而后通过从充气嘴3处进行充气处理,进而使得气囊2得到鼓胀,待鼓胀到一定程度后封闭充气嘴,此时通过旋进锁紧螺钉6,使得转动管4的位置得到锁死固定,而后将充满气的装置以及气囊2放置在将要转换的病患上,而后将换床的病患轻移至气囊2上后,此时病患在气囊2上得到缓冲,而后通过充气嘴3逐步放出气体,使得气囊2逐渐恢复干瘪的状态,而后通过松开夹设装置8,接着通过松开锁紧螺钉6旋转转动座7,使得干瘪的气囊2逐步得到收卷,并缠设在转动管4上;在气囊2缠设在转动管4的外侧过程中,通过抵触装置5的作用,使得气囊2能够以较好的收紧状态缠设在转动管4的外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的两组支臂之间贯穿转动设置有转动管(4),且转动管(4)的一侧设有条形开口,并在条形开口处粘接有气囊(2),U形框(1)上与转动管(4)平行的支臂上设有若干组通孔,且其外侧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抵触装置(5),抵触装置(5)的一端贯穿通孔与转动管(4)抵触,U形框(1)的两组支臂一端固定安装有夹设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包括U形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框(1)的两组支臂之间贯穿转动设置有转动管(4),且转动管(4)的一侧设有条形开口,并在条形开口处粘接有气囊(2),U形框(1)上与转动管(4)平行的支臂上设有若干组通孔,且其外侧在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抵触装置(5),抵触装置(5)的一端贯穿通孔与转动管(4)抵触,U形框(1)的两组支臂一端固定安装有夹设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设装置(8)包括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一侧呈开口设置,且其在开口内设有夹板(16),气囊(2)的一端在开口处与由夹板(16)固定夹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4)的顶端均匀设有若干组螺纹通孔,并在螺纹通孔处螺纹连接有旋设螺钉(15),且旋设螺钉(15)的底端与夹板(16)的顶端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防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