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46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包括基板和底座,所述基板上设有头部定位机构;所述基板与安装槽口之间设有水平支撑机构,水平支撑机构包括横向水平设置在基板的一端的旋转柱,基板的另一端经轴承连接有竖直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与安装槽口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旋转柱传动连接的转动微调机构,转动微调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柱内端部的大锥齿轮,所述底座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小锥齿轮和蜗轮,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啮合传动,转动轴上设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转动微调机构带动基板做微小的转动,进而对患者头部的进行转动,可根据手术的位置对患者头部进行相应的转动调整,而便于术后的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头部外伤的护理中,需要设置外力作用于头部使头部稳定地固定住,防止触碰到伤口,专利号为20182202607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包括底板、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限位机构,头部通过所述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基板上;该只是将患者头部牢牢固定,不能够对患者头部倾斜和进行小角度的转动,不能根据手术的位置对患者头部进行相应的转动调整,此外长时间的保持同一位置不变,不仅不舒适,而且容易使得患者心情变得更焦躁,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护理和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本技术设置转动微调机构带动基板做微小的转动,进而对患者头部的进行转动,可根据手术的位置对患者头部进行相应的转动调整,而便于术后的护理工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包括基板和底座,所述基板上设有头部定位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口,所述基板与安装槽口之间设有水平支撑机构,水平支撑机构包括横向水平设置在基板的一端的旋转柱,旋转柱经轴承与底座连接且伸入到底座的内部,基板的另一端经轴承连接有竖直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与安装槽口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设有与旋转柱传动连接的转动微调机构,转动微调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柱内端部的大锥齿轮,所述底座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小锥齿轮和蜗轮,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底座内还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所述转动轴的外端部设有转动把手。上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中,所述基板上设有用于收纳支撑架端部的收纳凹槽。前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中,所述底座设有转动轴定位机构,转动轴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外侧壁上的定位管,所述转动轴的外端部穿过定位管,定位管上设有与转动轴抵触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外端部设有转动手柄。前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中,所述基板在位于与支撑架连接的一端端部设有倒圆角。前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前述的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中,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水平支撑机构将带有头部定位机构的基板安装在底座上的安装槽口内,其中基板在旋转柱以及支撑架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对基板的托举工作,而且旋转柱在转动微调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旋转柱做微小的转动,进而对患者头部的进行转动,可根据手术的位置对患者头部进行相应的转动调整,而便于术后的护理工作。本技术中转动微调机构在工作时,通过手动转动转动轴,转动轴则打的蜗杆转动,转动的蜗杆则在蜗轮的配合作用下带动传动轴转动,转动的传动轴则带动小锥齿轮转动,小锥齿轮则带动大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旋转柱转动,从而实现对基板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经头部定位机构的固定在底座上的患者头部进行转动,因为在转动轴转动一圈时,蜗杆则带动蜗轮进行微小的转动,转动轴转动很多圈才能给带动蜗轮转动一圈,即带动小锥齿轮转动一圈,而小锥齿轮转动一圈则只带动大锥齿轮了进行局部的转动,两者相结合,使得转动轴转动很多圈时,才能改大锥齿轮了进行局部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基板进行微转的作用,而便于对转动的倾斜角度进行把控,使得转动幅度较小。另外本技术通过蜗轮蜗杆配合传动,具有自锁功能,有效避免转动轴发生自转现象。2、本技术中基板上设有用于收纳支撑架端部的收纳凹槽,来对收纳支撑架端部进行收纳,避免支撑架端部裸露在外,而与患者的颈部接触,而造成患者的不适,容易给患者造成皮肤创伤。3、本技术中底座设有转动轴定位机构,转动轴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外侧壁上的定位管,所述转动轴的外端部穿过定位管,定位管上设有与转动轴抵触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外端部设有转动手柄,来对转轴进行固定,有效避免日常误碰转动轴而使得转动轴发生转动,而带动患者头部转动,容易对患者头部造成损伤。4、本技术中基板在位于与支撑架连接的一端端部设有倒圆角,不易对患者造成损伤。5、本技术中基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动微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转动轴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大锥齿轮和小锥齿轮配合示意图。1、基板;2、底座;3、头部定位机构;4、安装槽口;5、水平支撑机构;6、旋转柱;7、支撑架;8、转动微调机构;9、大锥齿轮;10、传动轴;11、小锥齿轮;12、蜗轮;13、转动轴;14、蜗杆;15、转动把手;16、收纳凹槽;17、转动轴定位机构;18、定位管;19、定位螺栓;20、转动手柄;21、防滑垫;22、通气孔;23、滑槽;24、滑块;25、颈枕;26、螺杆;27、拧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基板1和底座2,所述基板1上设有头部定位机构3;其中头部限位机构包括一对设置在基板1的滑槽23,每个滑槽23内滑动设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的顶部设有颈枕25,颈枕25与患者接触的面设为弧形内,所述滑槽23内设有螺杆26,滑块24上设有供螺杆26穿过的螺孔,螺杆26的外端部设有拧手27,在使用时通过拧手27转动螺杆26,使得颈枕25沿着滑槽23进行移动,利用相对移动的颈枕25来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固定,从而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定位。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口4,所述基板1与安装槽口4之间设有水平支撑机构5,水平支撑机构5包括横向水平设置在基板1的一端中部的旋转柱6,旋转柱6经轴承与底座2连接且伸入到底座2的内部,基板1的另一端中部经轴承连接有竖直的支撑架7,支撑架7的底部与安装槽口4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内设有与旋转柱6传动连接的转动微调机构8,转动微调机构8包括设置在旋转柱6内端部的大锥齿轮9,所述底座2内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上设有小锥齿轮11和蜗轮12,小锥齿轮11与大锥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底座2内还设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上设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14,所述转动轴13的外端部设有转动把手15,本技术通过水平支撑机构5将带有头部定位机构3的基板1安装在底座2上的安装槽口4内,其中基板1在旋转柱6以及支撑架7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对基板1的托举工作,而且旋转柱6在转动微调机构8的作用下,带动旋转柱6做微小的转动,进而对患者头部的进行转动,可根据手术的位置对患者头部进行相应的转动调整,而便于术后的护理工作。本技术中转动微调机构8在工作时,通过手动转动转动轴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包括基板(1)和底座(2),所述基板(1)上设有头部定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口(4),所述基板(1)与安装槽口(4)之间设有水平支撑机构(5),水平支撑机构(5)包括横向水平设置在基板(1)的一端中部的旋转柱(6),旋转柱(6)经轴承与底座(2)连接且伸入到底座(2)的内部,基板(1)的另一端中部经轴承连接有竖直的支撑架(7),支撑架(7)的底部与安装槽口(4)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内设有与旋转柱(6)传动连接的转动微调机构(8),转动微调机构(8)包括设置在旋转柱(6)内端部的大锥齿轮(9),所述底座(2)内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上设有小锥齿轮(11)和蜗轮(12),小锥齿轮(11)与大锥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底座(2)内还设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上设有与蜗轮(12)配合的蜗杆(14),所述转动轴(13)的外端部设有转动把手(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用头部护理装置,包括基板(1)和底座(2),所述基板(1)上设有头部定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口(4),所述基板(1)与安装槽口(4)之间设有水平支撑机构(5),水平支撑机构(5)包括横向水平设置在基板(1)的一端中部的旋转柱(6),旋转柱(6)经轴承与底座(2)连接且伸入到底座(2)的内部,基板(1)的另一端中部经轴承连接有竖直的支撑架(7),支撑架(7)的底部与安装槽口(4)的底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内设有与旋转柱(6)传动连接的转动微调机构(8),转动微调机构(8)包括设置在旋转柱(6)内端部的大锥齿轮(9),所述底座(2)内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上设有小锥齿轮(11)和蜗轮(12),小锥齿轮(11)与大锥齿轮(9)啮合传动,所述底座(2)内还设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上设有与蜗轮(12)配合的蜗杆(14),所述转动轴(13)的外端部设有转动把手(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宁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