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6179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肩枕及位于肩枕前侧的头枕,所述肩枕上端面和头枕上端面均下凹并构成左右两端中一端高另一端低的坡面结构,且肩枕的坡面结构和头枕坡面结构均左高右低或均右高左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提高患者穿刺置管时舒适度,并能保持患者头侧偏姿势以便于医生置管作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为便于医生对患者颈部或锁骨处进行穿刺置管,需要患者平躺在床上并头偏向一侧,以充分暴露待穿刺处。但医生进行穿刺置管作业所用的时间较长,患者难以一直保持头部侧偏的姿势,患者舒适度较低。同时,置管时需要在患者头部覆盖无菌铺巾,以建立最大无菌屏障,但是患者常因铺巾感到气闷,患者舒适度较低。其中,医生所在的一侧为无菌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患者穿刺置管时舒适度,并能保持患者姿势以便于医生置管作业的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肩枕及位于肩枕前侧的头枕,所述肩枕上端面和头枕上端面均下凹并构成左右两端中一端高另一端低的坡面结构,且肩枕的坡面结构和头枕坡面结构均左高右低或均右高左低。本技术通过头枕以使患者头部保持侧偏状态,通过肩枕以抬高患者一侧肩部,以便于患者歪头并使穿刺点充分暴露,以便于医生进行置管。本技术能对患者头部及肩部进行支撑,不需要患者自己来保持头侧偏状态,能提高患者置管时舒适度。作为优选,所述肩枕和头枕均可拆卸固定于底板上。通过底板以实现头枕和肩枕位置的确定,以避免头枕与肩枕间发生移动,以避免患者头部偏离设定位置。其中,患者躺在底板上,通过患者自重限制底板发生移动。其中,底板也可以与病床间通过夹子固定在一起。其中,也可以在底板左右两侧可拆卸固定限位板,通过两侧的限位板以夹住病床,以实现底板的固定。r>作为优选,所述头枕与肩枕为相互独立的两部件。其中,头枕和肩枕都能左右反转固定在底板上,以使本技术装置能用于患者头朝左偏,也能用于患者头朝右偏,以提高本技术装置的通用性。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与头枕下端面或/和肩枕下端面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孔及固定柱,头枕或肩枕与底板固定以使固定柱插入固定孔内,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孔组或两个固定柱组,两个固定孔组均包括若干固定孔,且两个固定孔组的固定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柱组均包括若干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组的固定柱左右对称设置;或所述头枕和肩枕通过魔术贴与底板固定。通过设置固定孔和固定柱,以使头枕和肩枕的固定效果更好。通过设置魔术贴。以使头枕和肩枕可以左右前后移动,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作为优选,所述头枕上方设有用于支撑铺巾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支架固定于床上;所述支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端与支撑件固定,所述连接件下端与底板可转动固定,所述底板或连接件设有用于限制连接件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通过支撑件对无菌铺巾进行支撑,以避免铺巾直接盖在患者脸部,以使提高患者舒适度。医生进行置管作业时,先进行连接件的转动,以使支撑件移动至患者头上方,然后在支撑件上铺上无菌铺巾。通过设置于底板可转动固定的连接件,以便于支撑件移动至患者头上方。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由上连接件及下连接件构成,所述下连接件与底板可转动固定,所述上连接件与支撑件固定,所述下连接件与上连接件可拆卸固定;所述上连接件下端与上连接件上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及伸入卡槽内的固定部。上述设置以便于本技术的拆装和储放。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底板上方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头枕与连接件之间,所述限位块与连接件间设有用于保持连接件位置的保持结构。其中,可以通过夹子或其它紧固件以进行连接件所在位置的保持,以避免支撑件受误操作翻转。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靠近所述坡面结构低的一端,且所述连接件位于头枕左侧或头枕右侧;所述连接件呈板状并设有左右贯穿的通气孔,或连接件为多个并前后间隔设置,所述连接件呈条状或杆状结构,前后相邻连接件间构成通气窗。连接件的位置设置,以便于医生进行连接件及支撑件的翻转,并使本技术结构更为紧凑,耗材更少。设置通气孔或通气窗,以避免患者气闷,以用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其中,通气孔和通气窗朝向医生所在区域,即朝向无菌区域。作为优选,所述坡面结构左右两端中低的一端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限位部。通过设置限位部,以避免患者滑向医生,以避免患者的姿势趋向于平躺,以保证穿刺点的充分露出,以便于医生进行置管作业。作为优选,所述头枕左右两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位于头枕上方。通过设置弹性带,以进一步实现对患者头部的固定,以避免患者转头,以充分暴露穿刺处,便于医生的置管操作。本技术具有能提高患者穿刺置管时舒适度,并能保持患者头侧偏姿势以便于医生置管作业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包括肩枕1及位于肩枕1前侧的头枕2,肩枕1上端面和头枕2上端面均下凹并构成左低右高的坡面结构,肩枕1的坡面结构左端和头枕2的坡面结构左端均形成有向上延伸的限位部11。其中,头枕2左右两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带21,弹性带21位于头枕2上方。其中,本实施例的肩枕1和头枕2均可拆卸固定于底板3上,头枕2与肩枕1为相互独立的两部件。底板3与头枕2下端面及肩枕1下端面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孔31及固定柱12,头枕2和肩枕1与底板固定以使固定柱12插入固定孔31内,头枕2下端面和肩枕1下端面下侧均设有固定柱12。其中,底板3上设有两个固定孔组,两个固定孔组均包括若干固定孔31,且两个固定孔组的固定孔31左右对称设置。其中,底板3左右两侧可拆卸固定有限位板30。头枕2上方设有用于支撑铺巾并呈板状的支撑件4,支撑件4通过支架固定于床上,支架由所述底板3和连接件5构成,连接件5上端与支撑件4固定,连接件5下端与底板3可转动固定,底板3上设有用于限制连接件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底板3上方的限位块32,限位块32位于头枕2与连接件5之间。限位块32与连接件5间设有用于保持连接件5位置的保持结构,保持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件5及限位块32上的连接孔及螺栓33,螺栓33外壁与限位块32的连接孔内壁形成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连接件5由上连接件51及下连接件52构成,下连接件52与底板3可转动固定,上连接件51与支撑件4固定,下连接件52与上连接件51可拆卸固定。上连接件51下端与上连接件52上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槽521及伸入卡槽521内的固定部511,固定部511紧配在卡槽521内。连接件5靠近头枕2坡面结构低的一端,且连接件5位于头枕2左侧。连接件5呈板状并设有左右贯穿的通气孔50。进行本技术装置使用时,将底板放置于病床上,并通过紧固件在底板两端固定限位板,以将病床床板限制在两侧的限位板之间。随后患者平躺在病床上,并使患者头部支撑在头枕上,使患者肩部支撑在肩枕上,再通过弹性带将患者头部包紧,随后进行连接件的旋转,以使支撑件移动至头枕上方,接着医生进行穿刺置管操作。本技术具有能提高患者穿刺置管时舒适度,并能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枕及位于肩枕前侧的头枕,所述肩枕上端面和头枕上端面均下凹并构成左右两端中一端高另一端低的坡面结构,且肩枕的坡面结构和头枕坡面结构均左高右低或均右高左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枕及位于肩枕前侧的头枕,所述肩枕上端面和头枕上端面均下凹并构成左右两端中一端高另一端低的坡面结构,且肩枕的坡面结构和头枕坡面结构均左高右低或均右高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枕和头枕均可拆卸固定于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与肩枕为相互独立的两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头枕下端面或/和肩枕下端面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固定孔及固定柱,头枕或肩枕与底板固定以使固定柱插入固定孔内,所述底板上设有两个固定孔组或两个固定柱组,两个固定孔组均包括若干固定孔,且两个固定孔组的固定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柱组均包括若干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组的固定柱左右对称设置;或所述头枕和肩枕通过魔术贴与底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导管置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上方设有用于支撑铺巾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支架固定于床上;所述支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端与支撑件固定,所述连接件下端与底板可转动固定,所述底板或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恩琴叶经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