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进廷专利>正文

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45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框内前侧部设有左镜片和右镜片,镜框左右两侧之间设有箍头弹性带,镜框的后侧设有柔性密封结构,镜框内部在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后侧分别形成后侧敞口的左腔体和右腔体,镜框左侧内部设有朝向左腔体前侧的左镜片表面的左吹风机构,镜框右侧内部设有朝向右腔体前侧的右镜片表面的右吹风机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左腔体连通的左排气结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右腔体连通的右排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可在现有护目镜的基础上增设除雾功能,且便于操作,密封严实,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
本技术属于医护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用于医疗的护目镜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眼睛和护目罩之间的空腔由于封闭严实,内部空气不流通,医护人员佩戴时间长了,眼镜非常不舒服;第二,护目镜的镜片内侧表面容易出现水雾,影响医护人员视线,且内侧面的水雾无法自行清除,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安全性强、佩戴舒适的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框内前侧部设有左镜片和右镜片,镜框左右两侧之间设有箍头弹性带,镜框的后侧设有柔性密封结构,镜框内部在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后侧分别形成后侧敞口的左腔体和右腔体,镜框左侧内部设有朝向左腔体前侧的左镜片表面的左吹风机构,镜框右侧内部设有朝向右腔体前侧的右镜片表面的右吹风机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左腔体连通的左排气结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右腔体连通的右排气结构。左吹风机构和右吹风机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右吹风机构包括环形风管、微型风扇、发条弹簧、第一防护滤层和手动卷帘式密封门,环形风管位于右镜片的后侧并围绕在右镜片外部,微型风扇位于环形风管的右侧,微型风扇左侧的出风口与环形风管右侧连通,环形风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倾斜朝向右镜片后侧面的喷孔,镜框上开设有与喷孔一一对应的喷射通道,发条弹簧的动力驱动端与微型风扇的中心轴传动连接,发条弹簧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一根向下伸出镜框的拉线,拉线与镜框之间滑动密封连接,第一防护滤层设置在微型风扇的右侧的进风口处,手动卷帘式密封门设置在镜框的右侧部并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滤层。手动卷帘式密封门包括左右通透的矩形框,矩形框内设有上驱动辊、下从动辊、密封带和两条导轨,两条导轨均竖向设置且前后间隔布置,前侧的导轨与矩形框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后侧的导轨与矩形框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上驱动辊和下从动辊均前后水平设置,密封带上侧边固定连接在上驱动辊的外圆周上,密封带下侧边连接在下从动辊外圆周上,下从动辊与矩形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密封带下部缠绕在下从动辊外部且密封带处于张紧状态,密封带右半幅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滑动密封到对应的导轨内,矩形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密封带滑动密封连接;上驱动辊的后端部连接有穿过矩形框的摇把;密封带上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高度等于上驱动辊下侧到下从动辊上侧之间的距离,矩形通孔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两条导轨之间的距离。左排气结构和右排气结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左排气结构和右排气结构均包括第二防护滤层以及设置在第二防护滤层下部的单向透气阀,左侧的第二防护滤层上表面与左腔体内部连通,右侧的第二防护滤层上表面与右腔体内部连通。第一防护滤层和第二防护滤层均采用熔喷无纺布或防粘无纺布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的双眼分别位于左腔体和右腔体的后侧,当使用者的眼部感觉不适、或者镜片内侧面起雾时,使用者一只手先转动摇把,摇把转动驱动上驱动辊转动,上驱动辊带动密封带向上移动并缠绕到上驱动辊上,密封带上的矩形通孔与上驱动辊的直径大于下从动辊的直径,这样可使摇把转动较少的圈数实现密封带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直到矩形通孔与矩形框对应通透时,使用者的另一只手向下拉动拉线,拉动拉线为发条弹簧上劲,直到拉线拉到拉不动时松开,发条弹簧驱动微型风扇转动,微型风扇将外部的风通过矩形通孔后先经第一防护滤层的空气过滤后送入到环形风管内,再通过环形风管上的喷孔及镜框内部的喷射通道吹向镜片后(内)侧面,这样就将镜片上的雾气去除,同时也提高使用者眼部的舒适度。吹入到左腔体和右腔体内的气流再通过第二滤网层和单向透气阀排出,从而确保左腔体和右腔体内部的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一致。若拉动一次拉线,雾气还没消除,再拉一次多多次,直到镜片上的雾气全部消除后,松开摇把,在扭簧的作用下,密封带沿导轨向下移动并缠绕到下从动辊上,直到密封带被拉紧,密封带也将矩形框封闭。综上所述,本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可在现有护目镜的基础上增设除雾功能,且便于操作,密封严实,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佩戴护目镜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手动卷帘式密封门侧视图;图3是图1中手动卷帘式密封门被打开时的示意图;图4是密封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的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包括镜框1,镜框1内前侧部设有左镜片2和右镜片3,镜框1左右两侧之间设有箍头弹性带(图中未示出),镜框1的后侧设有与人脸部接触的柔性密封结构(图中未示出),镜框1内部在左镜片2和右镜片3的后侧分别形成后侧敞口的左腔体和右腔体,镜框1左侧内部设有朝向左腔体前侧的左镜片2表面的左吹风机构,镜框1右侧内部设有朝向右腔体前侧的右镜片3表面的右吹风机构,镜框1内下部设有与左腔体连通的左排气结构,镜框1内下部设有与右腔体连通的右排气结构。左吹风机构和右吹风机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右吹风机构包括环形风管4、微型风扇4、发条弹簧5、第一防护滤层6和手动卷帘式密封门7,环形风管4位于右镜片3的后侧并围绕在右镜片3外部,微型风扇4位于环形风管4的右侧,微型风扇4左侧的出风口与环形风管4右侧连通,环形风管4上开设有若干个倾斜朝向右镜片3后侧面的喷孔,镜框1上开设有与喷孔一一对应的喷射通道8,发条弹簧5的动力驱动端与微型风扇4的中心轴传动连接,发条弹簧5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一根向下伸出镜框1的拉线9,拉线9与镜框1之间滑动密封连接,第一防护滤层6设置在微型风扇4的右侧的进风口处,手动卷帘式密封门7设置在镜框1的右侧部并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滤层6。手动卷帘式密封门7包括左右通透的矩形框14,矩形框14内设有上驱动辊10、下从动辊11、密封带12和两条导轨13,两条导轨13均竖向设置且前后间隔布置,前侧的导轨13与矩形框14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后侧的导轨13与矩形框14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上驱动辊10和下从动辊11均前后水平设置,密封带12上侧边固定连接在上驱动辊10的外圆周上,密封带12下侧边连接在下从动辊11外圆周上,下从动辊11与矩形框14之间设有扭簧(图中未示出),在扭簧的作用下,密封带12下部缠绕在下从动辊11外部且密封带12处于张紧状态,密封带12右半幅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滑动密封到对应的导轨13内,矩形框14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密封带12滑动密封连接;上驱动辊10的后端部连接有穿过矩形框14的摇把15;密封带12上开设有矩形通孔16,矩形通孔16的高度等于上驱动辊10下侧到下从动辊11上侧之间的距离,矩形通孔16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两条导轨13之间的距离。左排气结构和右排气结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左排气结构和右排气结构均包括第二防护滤层17以及设置在第二防护滤层17下部的单向透气阀18,左侧的第二防护滤层17上表面与左腔体内部连通,右侧的第二防护滤层17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框内前侧部设有左镜片和右镜片,镜框左右两侧之间设有箍头弹性带,镜框的后侧设有柔性密封结构,镜框内部在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后侧分别形成后侧敞口的左腔体和右腔体,其特征在于:镜框左侧内部设有朝向左腔体前侧的左镜片表面的左吹风机构,镜框右侧内部设有朝向右腔体前侧的右镜片表面的右吹风机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左腔体连通的左排气结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右腔体连通的右排气结构;/n左吹风机构和右吹风机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右吹风机构包括环形风管、微型风扇、发条弹簧、第一防护滤层和手动卷帘式密封门,环形风管位于右镜片的后侧并围绕在右镜片外部,微型风扇位于环形风管的右侧,微型风扇左侧的出风口与环形风管右侧连通,环形风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倾斜朝向右镜片后侧面的喷孔,镜框上开设有与喷孔一一对应的喷射通道,发条弹簧的动力驱动端与微型风扇的中心轴传动连接,发条弹簧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一根向下伸出镜框的拉线,拉线与镜框之间滑动密封连接,第一防护滤层设置在微型风扇的右侧的进风口处,手动卷帘式密封门设置在镜框的右侧部并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滤层;/n手动卷帘式密封门包括左右通透的矩形框,矩形框内设有上驱动辊、下从动辊、密封带和两条导轨,两条导轨均竖向设置且前后间隔布置,前侧的导轨与矩形框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后侧的导轨与矩形框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上驱动辊和下从动辊均前后水平设置,密封带上侧边固定连接在上驱动辊的外圆周上,密封带下侧边连接在下从动辊外圆周上,下从动辊与矩形框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密封带下部缠绕在下从动辊外部且密封带处于张紧状态,密封带右半幅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滑动密封到对应的导轨内,矩形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密封带滑动密封连接;上驱动辊的后端部连接有穿过矩形框的摇把;密封带上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高度等于上驱动辊下侧到下从动辊上侧之间的距离,矩形通孔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两条导轨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动操作防起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框内前侧部设有左镜片和右镜片,镜框左右两侧之间设有箍头弹性带,镜框的后侧设有柔性密封结构,镜框内部在左镜片和右镜片的后侧分别形成后侧敞口的左腔体和右腔体,其特征在于:镜框左侧内部设有朝向左腔体前侧的左镜片表面的左吹风机构,镜框右侧内部设有朝向右腔体前侧的右镜片表面的右吹风机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左腔体连通的左排气结构,镜框内下部设有与右腔体连通的右排气结构;
左吹风机构和右吹风机构的构造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右吹风机构包括环形风管、微型风扇、发条弹簧、第一防护滤层和手动卷帘式密封门,环形风管位于右镜片的后侧并围绕在右镜片外部,微型风扇位于环形风管的右侧,微型风扇左侧的出风口与环形风管右侧连通,环形风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倾斜朝向右镜片后侧面的喷孔,镜框上开设有与喷孔一一对应的喷射通道,发条弹簧的动力驱动端与微型风扇的中心轴传动连接,发条弹簧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一根向下伸出镜框的拉线,拉线与镜框之间滑动密封连接,第一防护滤层设置在微型风扇的右侧的进风口处,手动卷帘式密封门设置在镜框的右侧部并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滤层;
手动卷帘式密封门包括左右通透的矩形框,矩形框内设有上驱动辊、下从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进廷李聚轩王昂
申请(专利权)人:付进廷李聚轩王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