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进廷专利>正文

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27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26
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生物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入舱门和第一出舱门,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的前侧临近第一出舱门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连通,生产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入舱门和第二出舱门,第二入舱门与第一出舱门对接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紧凑,利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严格封控危险源、保障正常生产安全进行的技术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


[0001]本技术属于疫情防控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尚未有对大规模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的装置以保障快速对人体进行检测及生产防护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对异常病人识别、病毒病菌检测、有害生物杀灭、并可检测工作人员工装劳保是否携带齐全的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生物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入舱门和第一出舱门,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的前侧临近第一出舱门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连通,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内部设有临近第一入舱门的第一门式框架,第一门式框架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生产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入舱门和第二出舱门,第二入舱门与第一出舱门对接并连通,生产安全检测舱内设置有第二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上设有视觉检测及人脸识别装置和安全提示警报装置。
[0005]生物安全检测舱在第一入舱门的上方设有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
[0006]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制动的舱室车轮。
[0007]负压隔离舱内设有隔墙,隔墙将负压隔离舱内部分隔为前侧的负压室和后侧的消毒室,隔墙上设有负压舱门,消毒室内设有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消毒室的顶部设有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和舱内紫外消毒设备。
[0008]生物安全检测舱在第一入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第一入舱坡道,生物安全检测舱在第一出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第一出舱坡道。
[0009]生产安全检测舱在第二入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第二入舱坡道,生产安全检测舱在第二出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第二出舱坡道。
[0010]第二门式框架设置在生产安全检测舱内的中部且左右通透,生产安全检测舱内在第二门式框架的左后侧设有安全防护用品存放柜,第二门式框架的右侧墙壁上设有工作现场人员基本数据综合显示屏,工作现场人员基本数据综合显示屏与生产车间内部监控设备通过信号线连接。
[0011]生产安全检测舱在第一入舱门的上方设有生产安全警示播报设备。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安全检测舱与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对接时,可将第二入舱坡道和第一出舱坡道收缩并隐藏到检测舱的底部,第一出舱门和第二入舱门直接对应,本技术在使用时,工人先由第一入舱坡道和第一入舱门进入到生物安全检测舱内,再通过第一门式框架,第一门式框架上的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对工人进体温测量,当测量的体温出现异常时,体温异常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第一出舱门关闭,该工人由侧舱门进入到负压隔离舱内的消毒室内,在消毒室内可使用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对双手进行消毒,同时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对该异常工人进行全身消毒杀菌,然后再通过进入到负压舱门进入到负压室内进行负压隔离,从而防止感染其他人。当工人通过第一门式框架后,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对工人测量的体温正常时,第一出舱门和第二入舱门均打开,工人直接向右走出生物安全检测舱,再通过第二入舱门进入到生产安全检测舱内,然后工人从安全防护用品存放柜内取出安全帽及相关防护用品并穿戴好,其中安全帽上有电子标签,当工人经过第二门式框架时,视觉检测及人脸识别装置对工人的脸部及所戴的安全帽上的电子标签进行监测识别,若检测通过,第二出舱门打开,工人通过第二出舱门和第二第二出舱坡道走出生产安全检测舱,若安全提示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可能是不明身份人员或未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第二出舱门关闭。
[0013]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采用分体制作,便于制造,也便于运输,还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灵活组织、快速联结、任意扩展。同时还在每个段内预留空间,便于安装用户指定的特定检测一起的位置与连接线路,并预制有外部电、水、气等接口与管道,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快速安装、快速使用的应对突发事件要求。
[0014]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可进行疫情宣传播报,提醒工人保持相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若能感觉自己有异常情况及时出来就诊。
[0015]生产安全警示播报设备用于对生产安全知识进行播报,提醒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安全。
[0016]舱室车轮可以再地面上移动,在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固定连接好之后将每个舱室车轮制动,以确定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0017]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在有人通过时自动对人体进行紫外线消毒,保障使用过程安全。舱内紫外消毒设备可定期对负压隔离舱内部进行紫外线消毒。
[0018]工作现场人员基本数据综合显示屏可显示每个车间或工作面的工作情景,实现直观的监控记录。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紧凑,贯彻了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人员检测环境、方式,信息采集方式等方面充分考虑被检测人员心理因素。本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严格封控危险源、保障正常生产安全进行的技术手段。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生产安全检测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1、负压隔离舱2和生产安全检测舱20,生物安全检测舱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入舱门3和第一出舱门4,负压隔离舱2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1的前侧临近第一出舱门4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5连通,负压隔离舱2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1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1内部设有临近第一入舱门3的第一门式框架6,第一门式框架6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7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8;生产安全检测舱20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入舱门21和第二出舱门22,第二入舱门21与第一出舱门4对接并连通,生产安全检测舱20内设置有第二门式框架23,第二门式框架23上设有视觉检测及人脸识别装置24和安全提示警报装置25。
[0023]生物安全检测舱1在第一入舱门3的上方设有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9。
[0024]生物安全检测舱1、负压隔离舱2和生产安全检测舱20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制动的舱室车轮10。
[0025]负压隔离舱2内设有隔墙11,隔墙11将负压隔离舱2内部分隔为前侧的负压室12和后侧的消毒室13,隔墙11上设有负压舱门14,消毒室13内设有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15,消毒室13的顶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生物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入舱门和第一出舱门,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的前侧临近第一出舱门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连通,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内部设有临近第一入舱门的第一门式框架,第一门式框架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生产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入舱门和第二出舱门,第二入舱门与第一出舱门对接并连通,生产安全检测舱内设置有第二门式框架,第二门式框架上设有视觉检测及人脸识别装置和安全提示警报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其特征在于:生物安全检测舱在第一入舱门的上方设有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其特征在于:生物安全检测舱、负压隔离舱和生产安全检测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制动的舱室车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岗前疫情初步筛查、安全防护检测及生产过程监控舱,其特征在于:负压隔离舱内设有隔墙,隔墙将负压隔离舱内部分隔为前侧的负压室和后侧的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进廷李聚轩王昂
申请(专利权)人:付进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