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进廷专利>正文

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9422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8:30
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自内向外依次为粘结的透气布料内层、组合中间层和三防面层,防护服本体的背部外侧设有电源、PLC控制器、气体增压供送装置,防护服本体的组合中间层内设有若干条气流供送管,每条气流供送管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喷射结构,弹性支撑喷射结构穿过并向内凸出于透气布料内层,防护服本体的两条裤腿下部均设有主动排气装置;防护服本体的透气布料内层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可在现有防护服的基础上增设吹风除湿、降温、增压功能,自动化操作,密封严实,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穿戴防护服的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服,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医疗、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现有的防护服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防护服密不透气容易导致使用者出汗,贴身衣服被汗水湿透,时间长了相当不舒服,脱下防护服后,易着凉感冒;2)对于医护人员穿着的防护服会长时间在负压环境中,防护服内也为负压状态,身体容易出现浮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穿着舒服、可驱除内部汗水、并可使身体处于常压状态的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自内向外依次为粘结的透气布料内层、组合中间层和三防面层,防护服本体的背部外侧设有电源、PLC控制器、气体增压供送装置,防护服本体的组合中间层内设有若干条气流供送管,每条气流供送管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喷射结构,弹性支撑喷射结构穿过并向内凸出于透气布料内层,防护服本体的两条裤腿下部均设有主动排气装置;防护服本体的透气布料内层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源通过PLC控制器分别与气体增压供送装置和主动排气装置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5]防护服本体的上身部位内的气流供送管均沿水平方向布置,防护服本体的裤腿和袖子内的气流供送管均沿裤腿和袖子长度方向布置。
[0006]组合中间层由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组合而成,三防面层为防水、防尘和防菌的面层无纺布。
[0007]气体增压供送装置包括上气体增压器、增压管和下气体增压器,上气体增压器和下气体增压器分别固定设置在防护服本体的背部中间的上侧和下侧,上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下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朝上设置,增压管竖向设置,增压管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和下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连接,每条气流供送管的进气口均对应与增压管连接,增压管的横截面呈矩形,上气体增压器和下气体增压器内部均设置有消音器;电源和控制器分别设置在上气体增压器或下气体增压器内部;上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和下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均设有电磁阀。
[0008]弹性支撑喷射结构包括喷射管和硅胶垫,喷射管外端与气流供送管连接,硅胶垫设置在喷射管内端,喷射管的下部开设有喷气孔,喷射管内倾斜设有位于喷气孔内侧的导流挡板。
[0009]主动排气装置包括内外通透呈矩形的安装盒,安装盒的外周设有与防护服本体固
定连接的连接板,安装盒内自内向外依次设有排风扇、防护滤层和卷帘式密封门,安装盒内在排风扇的外部设有为排风扇和卷帘式密封门供电的纽扣电池,排风扇和卷帘式密封门通过控制线与PLC控制器连接。
[0010]卷帘式密封门包括设置在安装盒内的驱动辊筒、从动辊筒、密封带和两条导轨,两条导轨均竖向设置且前后间隔布置,前侧的导轨与安装盒的前侧内壁固定连接,后侧的导轨与安装盒的后侧内壁固定连接,驱动辊筒位于从动辊筒上方且均前后水平设置,驱动辊筒内部设有管状电机,密封带上侧边固定连接在驱动辊筒的外圆周上,密封带下侧边连接在从动辊筒外圆周上,从动辊筒与安装盒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密封带下部缠绕在从动辊筒外部且密封带处于张紧状态,密封带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均滑动密封到对应的导轨内,安装盒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密封带滑动密封连接;密封带上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高度等于驱动辊筒下侧到从动辊筒上侧之间的距离,矩形通孔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两条导轨之间的距离。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穿着使用时,防护服本体内部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监控密闭空间内的气压、温度和湿度,当气压、温度和湿度的某一监控值超标,PLC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向上气体增压器、下气体增压器、电磁阀、排风扇和管状电机发出启动或开启的信号,上气体增压器和下气体增压器启动,将压缩空气通过增压管输送到若干条气流供送管内,压缩空气再通过喷射管和喷射孔进入到防护服本体内部,由于喷气孔开设在喷射管的下部且通过导流挡板的导流,使得喷射出的气流朝下喷,不会朝向人的皮肤。与此同时,管状电机带动驱动辊筒转动,驱动辊筒拉动密封带沿两条导轨移动,密封带拉动从动辊筒克服扭簧的弹力也随着转动,直到矩形通孔与安装盒对应通透时,管状电机停止,排风扇的电机通电,排风扇转动,将防护服本体内部的空气通过向外先经防护滤层的过滤后,再通过矩形通孔排出防护服本体,直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监测值进入PLC控制器的设定范围之内后,PLC控制器向上气体增压器、下气体增压器、电磁阀、排风扇和管状电机发出停止或关闭的信号。通过以上自动操作,使得防护服使用者驱除汗水,更加舒适,特别是缓解了医护人员在负压环境中对身体的损害。
[0012]上气体增压器和下气体增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因此设置了消音器降低噪音。并设置隔震垫减轻振动。
[0013]防护服本体设置的透气布料内层、组合中间层和三防面层对于医护人员具有极强的防护作用。防护滤层采用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
[0014]硅胶垫起到将防护服本体与使用者的内衣之间形成间隔,便于气流舒畅进入防护服,硅胶垫由于比较软,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0015]导轨采用橡胶或塑料材料制成,导轨内开设有一条滑道,密封带前后两侧边伸入并滑动密封在滑道内。
[0016]本技术中的各个部件尽量采用轻量化、微型化、扁平结构制作,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减轻重量。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原理科学、设计新颖,可在现有防护服的基础上增设吹风除湿、降温、增压功能,自动化操作,密封严实,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穿戴防护服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防护服本体的断面层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弹性支撑喷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主动排气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帘式密封门侧视图;
[0023]图6是图4中卷帘式密封门被打开时的示意图;
[0024]图7是密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本体1自内向外依次为粘结的透气布料内层2、组合中间层3和三防面层4,防护服本体1的背部外侧设有电源、PLC控制器、气体增压供送装置,防护服本体1的组合中间层3内设有若干条气流供送管5,每条气流供送管5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喷射结构,弹性支撑喷射结构穿过并向内凸出于透气布料内层2,防护服本体1的两条裤腿下部均设有主动排气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自内向外依次为粘结的透气布料内层、组合中间层和三防面层,防护服本体的背部外侧设有电源、PLC控制器、气体增压供送装置,防护服本体的组合中间层内设有若干条气流供送管,每条气流供送管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喷射结构,弹性支撑喷射结构穿过并向内凸出于透气布料内层,防护服本体的两条裤腿下部均设有主动排气装置;防护服本体的透气布料内层均匀布置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源通过PLC控制器分别与气体增压供送装置和主动排气装置连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防护服本体的上身部位内的气流供送管均沿水平方向布置,防护服本体的裤腿和袖子内的气流供送管均沿裤腿和袖子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其特征在于:组合中间层由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组合而成,三防面层为防水、防尘和防菌的面层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压环境的舒适型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气体增压供送装置包括上气体增压器、增压管和下气体增压器,上气体增压器和下气体增压器分别固定设置在防护服本体的背部中间的上侧和下侧,上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下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朝上设置,增压管竖向设置,增压管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和下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连接,每条气流供送管的进气口均对应与增压管连接,增压管的横截面呈矩形,上气体增压器和下气体增压器内部均设置有消音器;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进廷李聚轩王昂
申请(专利权)人:付进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