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45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包括壳体和瓶身,所述壳体呈空心无正面的盒状,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出量控制装置,所述出量控制装置通过逐步缓慢挤压瓶身达到控制滴眼液出量的效果,所述出量控制装置包括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的侧面均呈U型状,两个所述弹簧片的内底壁均滑动连接有同一瓶身。该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使得瓶身滑动连接弹簧片,再利用细绳连接旋转筒,通过旋转筒带动细绳旋转,使得细绳拉动U型弹簧片的两端收束,从而对瓶身产生挤压,通过控制旋转旋转筒的旋转速率,从而控制瓶身受到的压力,进而控制喷嘴的滴眼液出量,从而使得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具有控制滴眼液出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尤其涉及滴眼液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可能会经常使用到滴眼液;而传统滴眼液瓶子只能通过挤压的方式滴入眼中,由于用力大小不同,有时滴入的多,有时滴入的少,不仅操作力难以控制,同时挤出的滴眼液量也无法控制,容易造成滴眼液的浪费。目前市面上有些抗青光眼滴眼液,价格相对昂贵,滴眼液容量较少,每次不同剂量滴眼液对眼部病情的影响较大,更应该精确使用每次滴眼液的量达到稳定控制病情,节省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包括壳体和瓶身,所述壳体呈空心无正面的盒状,所述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出量控制装置,所述出量控制装置通过逐步缓慢挤压瓶身达到控制滴眼液出量的效果,所述出量控制装置包括弹簧片,两个所述弹簧片的侧面均呈U型状,两个所述弹簧片的内底壁均滑动连接有同一瓶身,所述瓶身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嘴。优选地,两个所述弹簧片的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杆连接两个弹簧片,从而防止弹簧片发生偏移无法准确挤压瓶身。优选地,两个所述弹簧片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细绳,四个所述细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细绳连接弹簧片和旋转筒,从而便于旋转筒带动弹簧片进行挤压。优选地,所述旋转筒的内侧壁与喷嘴的表面适配,所述旋转筒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喷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筒的内侧壁滑动插接喷嘴,从而便于细绳围绕喷嘴进行缠绕。优选地,所述旋转筒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旋转筒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旋转筒的表面与轴承的内侧壁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筒的表面固定连接限位环,从而便于操作旋转筒进行旋转。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壳体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与轴承的外表面适配,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的外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筒和壳体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从而便于旋转筒的旋转。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表面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壳体的正面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壳体的表面铰接密封门,从而便于对壳体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该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使得瓶身滑动连接弹簧片,再利用细绳连接旋转筒,通过旋转筒带动细绳旋转,使得细绳拉动U型弹簧片的两端收束,从而对瓶身产生挤压,通过控制旋转旋转筒的旋转速率,从而控制瓶身受到的压力,进而控制喷嘴的滴眼液出量,从而使得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具有控制滴眼液出量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出量控制装置立体示意图。如图:1、壳体;2、瓶身;3、弹簧片;4、喷嘴;5、支撑杆;6、细绳;7、旋转筒;8、限位环;9、轴承;10、限位槽;11、密封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包括壳体1和瓶身2,壳体1呈空心无正面的盒状,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出量控制装置,出量控制装置通过逐步缓慢挤压瓶身2达到控制滴眼液出量的效果,出量控制装置包括弹簧片3,两个弹簧片3的侧面均呈U型状,两个弹簧片3的内底壁均滑动连接有同一瓶身2,瓶身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嘴4;进一步地,两个弹簧片3的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进一步地,两个弹簧片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细绳6,四个细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7;进一步地,旋转筒7的内侧壁与喷嘴4的表面适配,旋转筒7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喷嘴4;进一步地,旋转筒7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8,旋转筒7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9,旋转筒7的表面与轴承9的内侧壁适配;进一步地,壳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壳体1的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内侧壁与轴承9的外表面适配,限位槽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9的外表面;进一步地,壳体1的下端表面铰接有密封门11,密封门11与壳体1的正面适配。该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使得瓶身2滑动连接弹簧片3,再利用细绳6连接旋转筒7,通过旋转筒7带动细绳6旋转,使得细绳6拉动U型弹簧片3的两端收束,从而对瓶身2产生挤压,通过控制旋转旋转筒7的旋转速率,从而控制瓶身2受到的压力,进而控制喷嘴4的滴眼液出量,从而使得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具有控制滴眼液出量的特点。工作原理:打开密封门11,将两个弹簧片3通过细绳6拉出,将瓶身2置于弹簧片3的内底壁,将弹簧片3塞入壳体1内并使得喷嘴4从旋转筒7内穿出,关闭密封门11,使用时,握住壳体1,旋转限位环8,限位环8带动旋转筒7进行旋转,两个弹簧片3表面的四个细绳6在旋转筒7的带动下缠绕喷嘴4的末端,细绳6带动弹簧片3进行收束,弹簧片3挤压瓶身2,使得滴眼液从喷嘴4滴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包括壳体(1)和瓶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空心无正面的盒状,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出量控制装置,所述出量控制装置通过逐步缓慢挤压瓶身(2)达到控制滴眼液出量的效果,所述出量控制装置包括弹簧片(3),两个所述弹簧片(3)的侧面均呈U型状,两个所述弹簧片(3)的内底壁均滑动连接有同一瓶身(2),所述瓶身(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嘴(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包括壳体(1)和瓶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空心无正面的盒状,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出量控制装置,所述出量控制装置通过逐步缓慢挤压瓶身(2)达到控制滴眼液出量的效果,所述出量控制装置包括弹簧片(3),两个所述弹簧片(3)的侧面均呈U型状,两个所述弹簧片(3)的内底壁均滑动连接有同一瓶身(2),所述瓶身(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喷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片(3)的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滴眼液出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片(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细绳(6),四个所述细绳(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滴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马琳丽孙秋月朱彦霞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