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09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粉盒,包括:带有粉仓的盒体,显影辊,感光鼓,出粉刀,在粉仓内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有密封件,其具有弹性紧挨显影辊外圆周面的第一表面;在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有一与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在盒体的框架上设有润滑海绵,用以润滑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与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具有防止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被出粉刀磨损,防止碳粉泄漏,提高打印品质等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成像装置用碳粉盒
技术介绍
用于电子成像装置的碳粉盒一般至少包括一个带有粉仓的盒体、搅拌装置、送粉辊、显影辊、感光鼓、充电装置等。为保证显像质量,盒体上还固定有一个出粉刀,用于把输送到显影辊上的碳粉控制在一个规定的厚度。出粉刀的长度与显影辊大致相同,且与显影辊的外表面(橡胶层)保持弹性接触。为防止粉仓内的碳粉泄漏,粉仓内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密封海绵,密封海绵有一个面与显影辊端部的外圆周面弹性接触。具有上述结构的碳粉盒在进行打印工作时,显影辊没有与密封海绵接触的区域在传送碳粉的同时有碳粉的润滑,受到的摩擦力较小,不容易造成损坏。但其两端部与密封海绵接触的区域,因没有碳粉润滑,表面的橡胶层与出粉刀之间的摩擦力较大,极易受到磨损,使碳粉盒的密封性能失效,导致碳粉泄露,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出粉刀刮下的橡胶通过显影辊又转到感光鼓上,还会造成打印品质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碳粉盒,具有防止显影辊端部磨损的润滑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给出的碳粉盒包括容纳碳粉的盒体,可旋转的由盒体框架支撑的显影辊,其外圆周面粘附碳粉以将其传递出框架外;可旋转的由盒体框架支撑的感光鼓,其表面可被充电,形成静电潜像;出粉刀,控制粘附在显影辊外圆周面上的碳粉的数量;密封件,设在粉仓内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且具有弹性紧挨显影辊外圆周面的第一表面;在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有一与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在盒体的框架上设有润滑海绵,用以润滑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与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较好的方案是所述润滑海绵与所述感光鼓相接触,通过感光鼓与显影辊的接触,将润滑介质传递至显影辊外圆周面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更好的方案是润滑海绵是涂有润滑剂的弹性海绵。具有上述结构的碳粉盒,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与密封件相接触的区域被润滑海绵所润滑,降低了其与出粉刀之间的摩擦,避免了显影辊端部表面被出粉刀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碳粉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碳粉盒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碳粉盒未安装感光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图1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碳粉盒由带有一粉仓2的盒体1及盖部(未示出)组成。粉仓2内设有碳粉搅拌装置3,出粉口处还设有送粉辊4,它们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粉仓2的两相对侧壁5之间。邻近送粉辊4,在盒体1的框架上旋转支撑有显影辊6,其外圆周面具有一层弹性橡胶层。在盒体1的框架上还旋转设有感光鼓7,其与显影辊6相接触。感光鼓7表面可被一充电装置(未示出)充电。在碳粉盒工作时,容纳在粉仓2内的碳粉被搅拌装置3充分搅拌后,经送粉辊4传送至显影辊6,并在显影辊6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一均匀的碳粉层,后通过显影辊6与感光鼓7相接触,使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静电潜像生成碳粉图像。为保证成像质量,在盒体1的框架上固定有出粉刀8,用以控制粘附在显影辊6外圆面上的碳粉的数量。出粉刀8的长度与显影辊6大致相同,且与显影辊6外圆周面弹性相接触。为防止粉仓2内的碳粉泄漏,在粉仓2内的两个相对侧壁5上分别设有密封海绵9。密封海绵9直接装配在粉仓2内靠近显影辊6与出粉刀8的位置,通过送粉辊4与轴套固定在侧壁5上。其具有弹性紧挨显影辊6外圆周面的第一表面10,与出粉刀8的背面弹性接触的第二表面13。在显影辊6两端的外圆周面上分别有一与密封海绵9的第一表面10相接触的区域11,该区域11因密封海绵9的作用没有碳粉润滑。为减少在区域11处显影辊6与出粉刀8之间的摩擦,在显影辊6两端的区域11所对应的盒体框架上分别安装带有弹性的润滑海绵12。润滑海绵12可由带有弹性的普通海绵涂上少量的润滑脂或润滑剂制得。润滑海绵12可以通过用胶粘、热焊接等公知的方法安装在盒体1的框架上。图3是碳粉盒未安装感光鼓7的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侧面剖视图。下面结合图3、图4详细说明润滑海绵12的安装位置及工作原理。润滑海绵12安装在盒体1的框架上支撑感光鼓7的位置,且与感光鼓7相接触。润滑海绵12对应显影辊6两端与密封海绵9的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11,在碳粉盒工作时,润滑海绵12首先与感光鼓7相接触,使润滑材料附着在感光鼓7的外圆周面上,再通过感光鼓7与显影辊6相接触,将润滑介质传递至显影辊6外圆周面上与密封海绵9的第一表面10相接触的区域11,使该区域11得到润滑,以减小显影辊6在该区域11与出粉刀8的摩擦,避免了显影辊6在该区域11处的磨损。基于本技术构思的变化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有多种变化,这些简单的结构变化仍属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碳粉盒,由带有粉仓的盒体和盖部组成,包括可旋转的由盒体框架支撑的显影辊,其外圆周面粘附碳粉以将其传递出框架外;可旋转的由盒体框架支撑的感光鼓,其表面可被充电,形成静电潜像;出粉刀,控制粘附在显影辊外圆周面上的碳粉的数量;密封件,设在粉仓内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且具有弹性紧挨显影辊外圆周面的第一表面;所述显影辊外圆周面上有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框架上设有润滑海绵,用以润滑所述显影辊外圆周面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海绵与所述感光鼓相接触,通过所述感光鼓与所述显影辊的接触,将润滑介质传递至所述显影辊外圆周面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海绵是涂有润滑剂的弹性海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碳粉盒,包括带有粉仓的盒体,显影辊,感光鼓,出粉刀,在粉仓内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有密封件,其具有弹性紧挨显影辊外圆周面的第一表面;在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有一与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在盒体的框架上设有润滑海绵,用以润滑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上与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具有防止显影辊两端的外圆周面被出粉刀磨损,防止碳粉泄漏,提高打印品质等优点。文档编号G03G15/08GK2872423SQ20062000657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专利技术者金本友, 宋显堂 申请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碳粉盒,由带有粉仓的盒体和盖部组成,包括:可旋转的由盒体框架支撑的显影辊,其外圆周面粘附碳粉以将其传递出框架外;可旋转的由盒体框架支撑的感光鼓,其表面可被充电,形成静电潜像;出粉刀,控制粘附在显影辊外圆周面上的碳粉的数量;密封件,设在粉仓内的两个相对侧壁上且具有弹性紧挨显影辊外圆周面的第一表面;所述显影辊外圆周面上有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框架上设有润滑海绵,用以润滑所述显影辊外圆周面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本友宋显堂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