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204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躯干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组件、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止血组件包括上板、压环、压板、调节螺杆、左固定装置、右固定装置和止血棉,左松紧带右松紧带设置在上板的两端;压环固定设置在上板的下表面,压板设置在压环内,调节螺杆与上板螺纹连接,压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止血棉;左固定装置包括左丝杆、左固定板和左螺帽,左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右固定装置包括右丝杆、右固定板和右螺帽,右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右螺帽与右丝杆上端螺纹连接。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板和压环组成一个腔体扣在出血部位,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通过粘接剂固定在皮肤上,从而解决了现有止血带会阻止大动脉供血以及对其他部位的器官和血管造成挤压的问题。压的问题。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躯干止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躯干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身体出血部位止血时,一般采用止血带捆扎的方式止血,由于止血带会切断血液流通,一般紧急止血用。对于躯干部分,如果长时间利用止血带,会阻止大动脉供血从而引起下肢的缺血坏死,还可能会挤压到体内的器官和血管,对机体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躯干止血装置,以防止止血带对大动脉和体内器官的压迫和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止血带阻止大动脉供血以及压迫体内器官和血管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躯干止血装置。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躯干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组件、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所述止血组件包括上板、压环、压板、调节螺杆、左固定装置、右固定装置和止血棉,所述左松紧带设置在所述上板的左端,所述右松紧带设置在所述上板的右端;
[0005]所述压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表面,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压环内,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上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抵靠,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止血棉;
[0006]所述左固定装置包括左丝杆、左固定板和左螺帽,所述左丝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所述压板的左端,所述左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左丝杆下端,所述左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左螺帽与所述左丝杆上端螺纹连接;
[0007]所述右固定装置包括右丝杆、右固定板和右螺帽,所述右丝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所述压板的右端,所述右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丝杆下端,所述右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右螺帽与所述右丝杆上端螺纹连接。
[0008]以上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09]通过上板和压环组成一个腔体扣在出血部位,由腔体内的压板将止血棉压在出血部位起到止血作用,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通过粘接剂固定在皮肤上,左固定装置和右固定装置固定在上板两端从而将整个止血装置固定在出血部位附近。
[0010]这样,由于放弃了止血带绕躯干一周勒紧的方式,就基本不会阻止大动脉供血,也不会对其他部位的器官和血管造成挤压,同时压环对出血部位的四周造成一种的挤压作用,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另外,还通过设置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起到防止粘接剂失效后该止血装置从身体上掉落的作用,松紧带和右松紧带绕在躯干上时并不用大力勒紧,因此不会阻止大动脉供血,也不会对其他部位的器官和血管造成很大的挤压。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如下进一步的多个技术方案:
[0012]进一步,所述压环下端设置有气囊环。
[0013]进一步,所述上板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14]进一步,所述粘接剂采用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
[0015]优选地,所述左松紧带包括左基带、魔力公扣和左挤压条,所述魔力公扣设置在所述左基带上表面,若干所述左挤压条设置在所述左基带下表面。
[0016]进一步,所述左挤压条的宽度小于1mm,所述左挤压条沿所述左基带的宽度方向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右松紧带包括右基带、魔力母扣和右挤压条,所述魔力母扣设置在所述右基带下表面,若干所述右挤压条设置在所述右基带下表面。
[0018]进一步,所述右挤压条的宽度小于1mm,所述右挤压条沿所述右基带的宽度方向设置。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躯干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的A向局部视图;
[0023]图4为图1中的B向局部视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左松紧带;2、右松紧带;3、止血组件;31、上板;32、调节螺杆;33、压环;34、压板;35、止血棉;331、气囊环;311、透气孔;36、左固定板;37、左丝杆;38、右固定板;39、右丝杆;11、魔力公扣;12、左基带;13、左挤压条;21、魔力母扣;22、右基带;23、右挤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如图1-2,躯干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组件3、左松紧带1和右松紧带2,止血组件3包括上板31、压环33、压板34、调节螺杆32、左固定装置、右固定装置和止血棉35,左松紧带1固定在上板31的左端,右松紧带2固定在上板31的右端。
[0028]如图2,压环33固定在上板31的下表面,压环33下端设置有气囊环331,一般可将气囊环331粘接在上板31的下表面,通过气囊环331与皮肤接触挤压能减少压环33直接与皮肤挤压接触带来的不适感,同时对出血部位的四周造成一种均匀的挤压作用,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压环33可采用圆形、椭圆形以及条形等多种形状,根据止血部位的区域选择带有合适的压环33的躯干止血装置。上板31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11,透气孔311一方面有利于出血部位透气,另一方面可通过这些孔向内注入止血药剂。
[0029]如图2,压板34设置在压环33内,压板3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止血棉35,调节螺杆32与上板31螺纹连接,调节螺杆32的一端与压板34的上表面抵靠,这样,通过旋动调节螺杆32可使调节螺杆32顶紧压板34或松开压板34,从而达到止血棉35挤压在伤口上的挤压力的调节。
[0030]如图2,左固定装置包括左丝杆37、左固定板36和左螺帽,左丝杆37穿过上板31的左端上的过孔,左固定板36固定设置在左丝杆37下端,左固定板36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左螺帽与左丝杆37上端螺纹连接,这样,就能将左固定板36粘接在皮肤上;右固定装置包括右丝杆39、右固定板38和右螺帽,右丝杆39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上板31的右端,右固定板38固定在右丝杆39下端,右固定板38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这样,就能将右固定板38粘接在皮肤上,右螺帽与右丝杆39上端螺纹连接。通过调节左螺帽和右螺帽,还能调节止血组件3固定在出血部位的皮肤上的松紧度。粘接剂可采用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
[0031]如图1、图3、图4,左松紧带1包括左基带12、魔力公扣11和左挤压条13,魔力公扣11设置在左基带12上表面,多个左挤压条13设置在左基带12下表面。左挤压条13的宽度C小于1mm,左挤压条13沿左基带12的宽度方向设置。右松紧带2包括右基带22、魔力母扣21和右挤压条23,魔力母扣21设置在右基带22下表面,多个右挤压条23设置在右基带22下表面。右挤压条23的宽度小于1mm,右挤压条23沿右基带22的宽度方向设置。
[0032]通过设置左挤压条13和右挤压条23,使得左松紧带1和右松紧带2水平系在躯干上后,左挤压条13和右挤压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躯干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组件、左松紧带和右松紧带,所述止血组件包括上板、压环、压板、调节螺杆、左固定装置、右固定装置和止血棉,所述左松紧带设置在所述上板的左端,所述右松紧带设置在所述上板的右端;所述压环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板的下表面,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压环内,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上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抵靠,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止血棉;所述左固定装置包括左丝杆、左固定板和左螺帽,所述左丝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所述压板的左端,所述左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左丝杆下端,所述左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左螺帽与所述左丝杆上端螺纹连接;所述右固定装置包括右丝杆、右固定板和右螺帽,所述右丝杆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所述压板的右端,所述右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丝杆下端,所述右固定板下表面设置有粘接剂,所述右螺帽与所述右丝杆上端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干止血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昊刘冬张画羽郭勇张连阳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