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96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现场钢筋或钢筋废料做成连接架,将垫块绑扎到箍筋上,然后将梁钢筋骨架放置到绑有垫块的箍筋上,垫块形成一个整体,增大了垫块与梁钢筋的接触面积,此种施工方式既能保证垫块位置不会轻易发生偏移,又能保证垫块不会轻易被压坏,有效地保证了梁底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发生梁底露筋的情况,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梁绑扎钢筋时,为保证梁底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需要在梁底设置垫块,通常是将垫块摆放在梁底模板上,然后将绑扎好的梁钢筋骨架整体放置在垫块上。但此种施工方法易导致垫块位置发生偏移,且垫块与梁钢筋骨架的接触面积小,无法保证梁钢筋刚好能够放在垫块上,而且垫块一般抗压强度不大,如果遇到梁截面大、钢筋多的情况,加上作业人员在梁上行走踩踏,很容易压坏垫块,梁底垫块易破碎。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易出现梁底钢筋保护层不足、梁底露筋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0003]因此,提供一种增大垫块与梁钢筋的接触面积、垫块位置不会轻易发生偏移且垫块不会轻易被压坏的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大垫块与梁钢筋的接触面积、垫块位置不会轻易发生偏移且垫块不会轻易被压坏的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包括垫块、位于垫块的上表面且开口向上的放置槽、位于放置槽内且用于使若干垫块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与垫块通过扎丝固定连接。
[0006]所述连接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长度为左右方向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且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为1000~1500m,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梁的宽度,相邻两个连接架之间的距离为450~500mm。
[0007]所述相邻两个垫块在连接架左右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00~500mm,连接架前后宽度方向的的垫块不少于两个。
[0008]所述垫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架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9]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连接架:首先根据梁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制作连接架2的第二连接杆5的长度,梁前后方向的宽度为L3,连接架的第二连接杆的长度L2,L2= L3-2*梁侧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第一连接杆的长度L3为1000~1500m,然后将两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架制作完成;b.垫块的制作:根据梁底保护层的厚度设置垫块的高度,垫块的高度与梁底保护层的厚
度相等,并在垫块的上表面开设开口向上的放置槽;c.将连接架与垫块安装固定:将步骤b中垫块的放置槽放在步骤a中连接架底部,即使连接架的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一部分放入放置槽内,通过扎丝将垫块与连接架固定,此时连接架的上表面与垫块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根据相邻两个垫块的距离,将多个垫块与连接架固定,即垫块装置完成;d.将步骤c中垫块放置放置在梁底模板上,相邻两个垫块装置之间的距离为450~500mm,然后将绑扎好的梁钢筋骨架放置到垫块装置上。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现场钢筋或钢筋废料做成连接架,将垫块绑扎到箍筋上,然后将梁钢筋骨架放置到绑有垫块的箍筋上,垫块形成一个整体,增大了垫块与梁钢筋的接触面积,此种施工方式既能保证垫块位置不会轻易发生偏移,又能保证垫块不会轻易被压坏,有效地保证了梁底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发生梁底露筋的情况,提高了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垫块1、连接架2、放置槽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包括垫块1、位于垫块1的上表面且开口向上的放置槽3、位于放置槽3内且用于使若干垫块1连接的连接架2,连接架2与垫块1通过扎丝固定连接,若干个垫块1与连接件2通过扎丝固定呈一个整体,增大了垫块1与梁钢筋的接触面积。既能保证垫块位1置不会轻易发生偏移,又能保证垫块1不会轻易被压坏,有效地保证了梁底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发生梁底露筋的情况,提高了工程质量。所述连接架2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长度为左右方向的第一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连接杆5,两个第二连接杆5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5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长度L1为1000m,第二连接杆5的长度L2小于梁的宽度L3,第二连接杆的长度L2, L2= L3-2*梁侧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相邻两个连接架2之间的距离为450mm,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选用施工现场的钢筋或在钢筋废料,钢筋的型号根据钢筋梁的荷载选定。
[0014]所述相邻两个垫块1在连接架2左右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00mm,连接架2前后宽度方向的的垫块1设置两个,根据梁实际宽度增加绑扎的垫块1的数量。所述垫块1的上表面与连接架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梁底保护层厚度的精确。
[0015]实施例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包括垫块1、位于垫块1的上表面且开口向上的放置槽3、位于放置槽3内且用于使若干垫块1连接的连接架2,连接架2
与垫块1通过扎丝固定连接,若干个垫块1与连接件2通过扎丝固定呈一个整体,增大了垫块1与梁钢筋的接触面积。既能保证垫块位1置不会轻易发生偏移,又能保证垫块1不会轻易被压坏,有效地保证了梁底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避免发生梁底露筋的情况,提高了工程质量。所述连接架2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长度为左右方向的第一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且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连接杆5,两个第二连接杆5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5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长度L1为1500m,第二连接杆5的长度L2小于梁的宽度L3,第二连接杆的长度L2,L2= L3-2*梁侧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相邻两个连接架2之间的距离为500mm,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选用施工现场的钢筋或在钢筋废料,钢筋的型号根据钢筋梁的荷载选定。
[0016]所述相邻两个垫块1在连接架2左右长度方向的距离为500mm,连接架2前后宽度方向的的垫块1设置两个,根据梁实际宽度增加绑扎的垫块1的数量。所述垫块1的上表面与连接架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梁底保护层厚度的精确。
[0017]实施例3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连接架2:首先根据梁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梁L3制作连接架2的第二连接杆5的长度,梁前后方向的宽度为L3,连接架2的第二连接杆5的长度L2,L2= L3-2*梁侧面钢筋保护层厚度,第一连接杆4的长度L3为1500m,第一连接杆4与第二连接杆5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垂直,然后将两根第一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位于垫块的上表面且开口向上的放置槽、位于放置槽内且用于使若干垫块连接的连接架,连接架与垫块通过扎丝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长度为左右方向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且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长度为1000~1500m,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梁的宽度,相邻两个连接架之间的距离为450~5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垫块在连接架左右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00~500mm,连接架前后宽度方向的的垫块不少于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控制梁底保护层厚度的垫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架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兵长苏秀马杰张灿俊
申请(专利权)人: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