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143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涉及园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挑选白榆,断掉主根,保留冠径完整的侧根和主干,移栽至培养土中,并覆盖至主干的根际,进行培育;待主干开始萌芽时,插皮枝接,嫁接金密榆;修剪造型:枝条修剪,之后保持水平方向枝条的生长;经枝条修剪造型;锻炼;第三年,刺激露出的根系长出愈伤组织,同时,周期用食醋和小苏打水交替涂抹根部并杀菌、追叶面肥,即得人工老桩盆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老桩盆景的成活率,避免了制作盆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加快了人工制作老桩盆景的成品周期。盆景的成品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密榆枝条密集,耐修剪易造型,且叶片金黄亮丽,是极佳的彩叶盆景制作材料。为了突出盆景的沧桑意境,需将榆树老桩进行嫁接后造型。
[0003]但是,现有技术制作老桩盆景多为直接挖取山苗榆树老桩,后期通过嫁接、雕刻、附石等传统技术手段一次成型,对树伤害大,因而,降低了嫁接成活率,成活率仅30~50%。
[0004]此外还有部分榆树老桩中空无木质部,无法嫁接成金密榆。
[0005]因此,如何更省工省时,同时突出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提供一种人工制作榆树老桩盆景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突出人工做旧方法,逐渐去除种植土并通过刻伤和涂抹食用碱、醋加速树皮老化从而成型榆树老桩,而在形成老桩之前预先完成金密榆的嫁接,避免人工做旧树桩对金密榆的影响,保证成活率高于90%。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挑选白榆,断掉主根,保留冠径完整的侧根和主干,移栽至培养土中,进行培育;
[0011](2)待主干开始萌芽时,插皮枝接,嫁接金密榆:
[0012]21)将砧木截断,削平茬口;
[0013]22)在砧木断面处的韧皮部纵切切口,将韧皮部沿切口向两侧剖开;在接穗下部削成接穗斜面,并在背面和两侧,削去表皮露出韧皮部;
[0014]23)然后将接穗斜面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
[0015]24)将接穗套袋,然后将砧木断面绑紧;
[0016](3)修剪造型:枝条修剪,之后保持水平方向枝条的生长;经枝条修剪造型;
[0017](4)锻炼:
[0018]41)进入雨季后,降低培养土高度,将植株置于遮阴45~50%光照下,每天四次对露出根茎进行雾状喷水,14~15天后,将植株放置于露天全光照下,继续保持喷水,再过14~15天后,停止喷水;
[0019]42)仅露天全光照培育至11月初;
[0020]43)冬季将露出根系裹棉布防寒。
[0021](5)第三年,刺激露出的根系长出愈伤组织,同时,周期用食醋和小苏打水交替涂抹根部并杀菌、追叶面肥,即得人工老桩盆景。
[0022]进一步的:步骤(1)挑选白榆的时间为3月底;移栽至培养土时,需覆盖至主干的根际;
[0023]步骤(2)萌芽为第二年萌芽时;步骤21)截断位置在砧木距离地面25~30cm处;步骤22)选树皮平滑的一侧,在砧木断面处的韧皮部纵切3~5cm切口,将韧皮部沿切口向两侧剖开0.3~0.5cm开口;在接穗下部削2.5~3cm的斜面形成接穗斜面,并在背面和两侧,削去2.5~3cm表皮露出韧皮部;步骤23)插入深度为斜面在砧木切口上露出0.3~0.5cm;步骤24)接穗套袋用薄膜袋将接穗套至砧木处;将砧木断面绑紧:从砧木断面以上0.5~1cm处至断面以下6~7cm处用厚度0.07~0.08mm PE防老化塑料薄膜条绑紧,防老化塑料薄膜条长度为15~20cm;
[0024]步骤(3)枝条修剪:新枝长至12~15cm,在7~10cm之间进行短截;待枝条长至25~30cm,在其15~20cm处进行短截;使用工具为嫁接刀;接穗斜面要薄而平;
[0025]步骤41)雨季时间为7月;每天四次的时间分别为10:00、12:00、14:00、16:00;喷水时间为5分钟;
[0026]步骤(5)刺激采用在交叉处和拐角处用小刀刻出横竖痕迹;为使人工老桩盆景更为美观:还可进行悬根或附石处理,如:可根据不同的根系形状,对土面进行整理,可下挖5厘米,将高度在10~20厘米的透水石或层积岩埋置于土下5厘米,土上露出石块贴于露出根系。
[0027]有益效果在于:对工艺把控更为精确,量化处理步骤;例如,采用薄膜袋可以有效的防止接穗水分的蒸发,还可以有效的防止大风的造成的接穗断裂的危害;采用以上步骤,在阳光和空气的作用下,促使植株逐步演变为接近老桩的颜色和纹路,增强树势,防止病害的发生;提高了老桩盆景的成活率,缩短了制备周期。
[0028]优选的:步骤(1)白榆的筛选标准为地径粗度在5~8cm;冠径的标准为45~55cm;主干应高出地面25~30cm。
[0029]优选的:步骤(1)培养土包括腐殖土和基肥;腐殖土和基肥的质量比为(10~15):1。
[0030]优选的:步骤(1)培育包括大水大肥管理至5月下旬;5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隔25~30天,随水施入0.3~0.5kg复合肥。
[0031]有益效果在于:使其根系得到充分生长;
[0032]优选的:步骤(3)造型横轴为50~60cm,纵轴为25~35cm,成“云片状”。
[0033]优选的:步骤41)降低培养土高度为降低10~15cm,使主干的主根露出一部分。
[0034]优选的:步骤(5)周期为每隔14~15天交替涂抹一次;食醋总酸浓度为3~5%;小苏打水浓度为2~3%;杀菌采用浓度70~80%的代森锰锌溶液;叶面肥为氨基酸叶面肥,浓度为0.1~0.2%。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制作方法在园艺、盆景制作中的应用。
[003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老桩盆景的成活率,避免了制作盆景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加快了人工制作老桩盆景的成品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
[0039]实施例1
[0040]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2)挑选白榆,断掉主根,保留冠径完整的侧根和主干,移栽至培养土中,进行培育;
[0042](2)待主干开始萌芽时,插皮枝接,嫁接金密榆:
[0043]21)将砧木截断,削平茬口;
[0044]22)在砧木断面处的韧皮部纵切切口,将韧皮部沿切口向两侧剖开;在接穗下部削成接穗斜面,并在背面和两侧,削去表皮露出韧皮部;
[0045]23)然后将接穗斜面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
[0046]24)将接穗套袋,然后将砧木断面绑紧;
[0047](3)修剪造型:枝条修剪,之后保持水平方向枝条的生长;经枝条修剪造型;
[0048](4)锻炼:
[0049]41)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白榆,断掉主根,保留冠径完整的侧根和主干,移栽至培养土中,进行培育;(2)待主干开始萌芽时,插皮枝接,嫁接金密榆:21)将砧木截断,削平茬口;22)在砧木断面处的韧皮部纵切切口,将韧皮部沿切口向两侧剖开;在接穗下部削成接穗斜面,并在背面和两侧,削去表皮露出韧皮部;23)然后将接穗斜面面向木质部,顺砧木切口插入;24)将接穗套袋,然后将砧木断面绑紧;(3)修剪造型:枝条修剪,之后保持水平方向枝条的生长;经枝条修剪造型;(4)锻炼:41)进入雨季后,降低培养土高度,将植株置于遮阴45~50%光照下,每天四次对露出根茎进行雾状喷水,14~15天后,将植株放置于露天全光照下,继续保持喷水,再过14~15天后,停止喷水;42)仅露天全光照培育至11月初;43)冬季将露出根系裹棉布防寒;(5)第三年,刺激露出的根系长出愈伤组织,同时,周期用食醋和小苏打水交替涂抹根部并杀菌、追叶面肥,即得人工老桩盆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老桩盆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白榆的筛选标准为地径粗度在5~8cm;所述冠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英代嵩华刘易超樊彦聪闫玲白素辉李银华邢智远郭向华付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