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9343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2
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按无菌土壤:椰糠:蛭石=(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卉栽培方法
,具体涉及澳洲腊梅的盆栽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澳洲腊梅又名杰拉尔顿腊花(学名:Chamelaucium uncinatum),桃金娘科植物,其花型呈漂亮梅花状,花瓣蜡质有光泽。无论是近看和远看,不认识她的人均以为是小松树开了满树漂亮的花,似常年翠绿的松枝上绽放着可爱的梅花。其观赏视觉层次丰富,对照颜色反差大而鲜艳,既可以观叶又可以观花。原来仅生长在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乡土野生木本花卉品种,为澳大利亚主导性的出口商品花卉。现在已经广泛种植,除了澳大利亚本土的昆士兰、西澳及其它澳洲南部地区外,以色列、墨西哥和美国南部等也是其主产地。
[0003]目前国内生产的澳洲腊梅盆栽有一株种植,也有多株种植,但均是蓬型单一,呈现不出好的造型。而且在盆栽培育过程中植株死亡率较高,容易产生黄化,导致盆栽种植成本较高,生产澳洲腊梅盆栽的人较少,市场供不应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活率高且造型美观的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方法如下:
[0007](1)种植前准备:
[0008]a.准备无菌土壤、椰糠、蛭石并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然后按无菌土壤:椰糠:蛭石=(4.5-5.5):(3.5-4.5):1的质量比例配制盆栽土;
[0009]b.对花盆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0010]c.于每年3-4月选取高度5cm-8cm的澳洲腊梅种苗;
[0011](2)种植:采用大棚种植,将配制好的盆栽土装入花盆中,将选取好的种苗移栽至花盆中央,盆栽土刚好覆盖住种苗根部即可,栽好后浇水至水分完全浸透盆土;
[0012](3)喷施植物生长激素:
[0013]a.种植至少3天后开始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且控制大棚内温度20℃-25℃;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方法是将植物生长激素兑水后直接喷施在种苗叶面,每隔7-8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0014]b.种植满15天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喷施种苗叶面,喷施1次即可,且控制大棚内温度20℃-25℃;
[0015](4)修剪:植株生长过程中修剪至少两次,每次修剪后向叶面补喷细胞分裂素;
[0016](5)水肥管理:
[0017]a.水分管理:苗期每隔1-2天浇水一次,中后期每隔2-3天浇水一次;
[0018]b.肥料管理:
[0019]i.苗期:种植一个月后开始施肥,使用500-1000mg/ml的平衡肥,7-10天施肥一次;
[0020]ii.中期:种植2个月后施肥,仍然使用500-1000mg/ml的平衡性肥,15-20天施肥一次;
[0021]iii.后期:种植5个月后施肥,使用500-800mg/ml的平衡性肥,30-50天施肥一次,种植6个月后交替施300-500mg/ml的高磷肥和高钾肥,60天施肥一次;
[0022](6)湿度和光照管理:苗期控制大棚内湿度80%-90%,种植40天后控制大棚内湿度60-80%;光照管理是从小苗开始在小苗上方搭设遮光50%-60%的遮阳网,全程遮阳,大棚温度控制在20℃-30℃;
[0023](7)温度管理:苗期控制大棚内温度20℃-25℃,中期即种植2个月后控制大棚内温度20℃-30℃,后期即种植5个月后控制大棚内温度20℃-30℃且昼夜温差在10℃-15℃,以促进花芽分化;
[0024](8)消毒杀菌及病虫害防治:在整个种植过程中,采用杀菌药消毒杀菌,并施药防治病害和虫害;
[0025](9)种植8-10个月后,即可销售。
[0026]进一步地,在苗期小苗尖部出现发黄征兆时,采用敖合铁兑水后喷施叶面,在中期小苗发现发黄征兆时,也采用敖合铁兑水后喷施叶面。
[0027]进一步地,所述修剪的具体修剪方式如下:当植株生长至13-16cm高时,进行第一次修剪,修剪至植株高度为8-12cm;当植株继续生长至18-22cm高时,进行第二次修剪,修剪至植株高度为10-14cm;
[0028]更进一步地,每次修剪后使用300-500mg/ml的细胞分裂素补喷叶面;在最后一次修剪后的一个月,喷施2000mg/ml的矮壮素,10-15天喷施一次,喷施2-3次。
[0029]进一步地,所述水分管理的浇水按“见干见湿”的原则,即两次浇水之间必须有一个盆土变干的过程,干的程度以土表发白为准。
[0030]进一步,所述平衡肥为云天化集团生产的平衡性水溶肥或花无缺平衡性水溶肥。
[0031]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生长激素为吲哚丁酸,所述细胞分裂素为芸苔素。
[0032]进一步地,所述杀菌药为恶霉灵、多菌灵、抑快菌、落菌氰甲霜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3]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4]1、有效解决了澳洲腊梅种植的黄化问题。澳洲腊梅种植中最常见问题的就是黄化。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敖合铁合理喷施,一个月即可见效。
[0035]2、有效解决了死苗问题。澳洲腊梅小苗在移栽后前期抵抗力较弱,死苗现象较为严重,本专利技术通过综合运用以下方法解决了现有澳洲腊梅种植过程中严重的死苗问题:
[0036]a.种苗移栽后上遮阳网,并控制温度在20-25℃,防止抵抗力较弱的小苗被晒死;
[0037]b.科学浇水,使得小苗生长有足够的水分,又不会因水分过多发生烂苗烂根;
[0038]c.苗期合理喷施高氮叶面肥,促进茎叶生长;
[0039]d.整个种植过程中及时消毒杀菌,并科学防治病虫害;
[0040]e.搭设遮光50%-60%的遮阳网,全程遮阳,控制温度在20℃-30℃
[0041]f.植株生长中期科学喷施平衡肥,并在后期交替施加高磷或高钾肥,起到促进花芽分化,减少掉叶,使花色鲜艳,花瓣膨大,提高开花产量等作用。
[0042]本专利技术通过科学精细的种植方法,大大降低了植株死亡率,有效避免植株产生黄化,大幅降低了澳洲腊梅的盆栽种植成本,实现了澳洲腊梅盆栽的大规模低成本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0044]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方法如下:
[0045]1、种植前准备:
[0046](1)准备无菌土壤、椰糠、蛭石并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所述无菌土壤可以直接市购进口的基质土壤,所述椰糠、蛭石可以直接市购。按无菌土壤:椰糠:蛭石=(4.5-5.5):(3.5-4.5):1的质量比例配制盆栽土。本实施例无菌土壤:椰糠:蛭石的质量比例为5:4:1。此盆栽土配方既能保水透气,又能给小苗提供充足的养分。无菌土壤:椰糠:蛭石的质量比例还可为5.5:3.5:1、5.5:4.5:1、5.5:4:1、4.5:3.5:1、4.5:3.5:1、4.5:4.5:1、4.5:4: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澳洲腊梅盆栽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1)种植前准备:a.准备无菌土壤、椰糠、蛭石并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然后按无菌土壤:椰糠:蛭石=(4.5-5.5):(3.5-4.5):1的质量比例配制盆栽土;b.对花盆进行杀菌、消毒处理;c.于每年3-4月选取高度5cm-8cm的澳洲腊梅种苗;(2)种植:采用大棚种植,将配制好的盆栽土装入花盆中,将选取好的种苗移栽至花盆中央,盆栽土刚好覆盖住种苗根部即可,栽好后浇水至水分完全浸透盆土;(3)喷施植物生长激素:a.种植至少3天后开始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且控制大棚内温度20℃-25℃;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方法是将植物生长激素兑水后直接喷施在种苗叶面,每隔7-8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b.种植满15天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喷施种苗叶面,喷施1次即可,且控制大棚内温度20℃-25℃;(4)修剪:植株生长过程中修剪至少两次,每次修剪后向叶面补喷细胞分裂素;(5)水肥管理:a.水分管理:苗期每隔1-2天浇水一次,中后期每隔2-3天浇水一次;b.肥料管理:i.苗期:种植一个月后开始施肥,使用500-1000mg/ml的平衡肥,7-10天施肥一次;ii.中期:种植2个月后施肥,仍然使用500-1000mg/ml的平衡性肥,15-20天施肥一次;iii.后期:种植5个月后施肥,使用500-800mg/ml的平衡性肥,30-50天施肥一次,种植6个月后交替施300-500mg/ml的高磷肥和高钾肥,60天施肥一次;(6)湿度和光照管理:苗期控制大棚内湿度80%-90%,种植40天后控制大棚内湿度60-80%;光照管理是从小苗开始在小苗上方搭设遮光50%-60%的遮阳网,全程遮阳,大棚温度控制在20℃-30℃;(7)温度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婷任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开远云之澳花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