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1473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属于园艺技术领域,1、包括以下步骤:(1)栽种;(2)嫁接;(3)嫁接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景观工程引用造型树,需要展现出设计的主题性和创造性思维,还要展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理念是以植物造型物体所展现的,其结合植物的欣赏性、生态性及生物学特点,让树木、花草等变得更加形象,以此展现出了诗意的画面,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
[0003]椰子树是亚热带的一种常见树种,其伟岸颀长的树形、飘逸的美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受气候影响,椰子树在我国北方自然环境中难以生存。
[0004]因此,提供一种椰子树造型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长枝榆

椰子树造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出的树木枝条斜上生长,呈椰子树状风貌。树干伟岸颀长,枝条自然飘逸,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主题,也蕴含着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可美化景观,靓化环境。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栽种:在春季挑选胸径一致的白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后,种植;
[0009](2)嫁接:待砧木白榆树干上有芽开始萌发时,插皮枝接,嫁接N个

长枝榆

接穗;
[0010](21)在砧木断面处的韧皮部纵切3-4cm切口,将韧皮部沿切口向两侧剖开0.3-0.5cm开口,得砧木切口;
[0011](22)以

长枝榆

的枝条作为接穗,在枝条下部斜削出长轴长3.5-4.5cm的椭圆斜切面,以此为正面,在其左右两侧和背面,削去3-4cm的表皮露出韧皮部,得

长枝榆

接穗;
[0012](23)将步骤(22)

长枝榆

接穗正面面向砧木的木质部,沿步骤(21)砧木切口插入,以

长枝榆

接穗的椭圆斜切面在砧木上露出0.2-0.4cm为宜;
[0013](24)用固定带将嫁接部位绑紧;
[0014](3)嫁接后管理:
[0015](31)嫁接枝条成活后,每个接穗保留1~2根健壮的骨干枝条及其上侧枝,将多余枝条剪除;
[0016](32)当骨干枝条平均生长至60~70厘米时,在距树干40~50厘米处对骨干枝条削顶,对其上侧枝不做处理;
[0017](33)8月中旬,修剪侧枝,对骨干枝条上距树干端三分之一处以下部位的侧枝进行剪除,对剩余部分的侧枝中粗度超过骨干枝条粗度三分之一的侧枝也进行剪除;
[0018](34)翌年,修剪侧枝,对骨干枝条上距树干端三分之一处以下部位的侧枝进行剪除,对剩余部分的侧枝中粗度超过骨干枝条粗度三分之一的侧枝也进行剪除,至秋季,得长
枝榆椰子树造型。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培育出的树木造型整体呈椰子树状,树干伟岸颀长,枝条自然飘逸,本专利技术方法插皮枝接成活率高、操作难度低、节约工时和成本,可快速推向市场。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胸径为7~9cm,所述截干的高度为2.5~2.8m;所述种植株距为3m。
[0021]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取胸径7~9cm白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整体技术方案的实施,嫁接难度适中,成活率高。当白榆胸径大于9cm,截干后,横截面积大,韧皮部硬度高韧性小,嫁接难度大,且成活率低。而当胸径小于7cm,则能嫁接的接穗少,难以筛选出6~8根同一水平高度分布均匀的骨干枝条,无法形成优美的椰子树造型。在2.5~2.8米高度截干的有益效果是,形成伟岸的椰子树造型,且覆盖一定的遮荫面积。在低于2.5米处截干,则树干高度较低,难以形成伟岸的树干,造型不具美感;在高于2.8米处截干,则嫁接高度的影响,嫁接和修剪成本提高,且不能形成有效的遮荫面积。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截干的高度一致。
[0023]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截干高度一致,待管理成型后成行的树木排列,造型美观整齐。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

长枝榆

接穗上长10-12cm。
[0025]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为长枝榆留下足够多数量的新芽供选择。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N=4。
[002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每株嫁接4根接穗,可使

长枝榆

椰子树枝干疏密适中,整体造型更加优美。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1)每株树干上保留6~8根健壮的骨干枝条,且均匀分布于同一水平位置。
[002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每株树干上保留6~8根均匀分布于同一水平位置的骨干枝条,

长枝榆

椰子树造型更加优美。骨干枝条少于6根时,难以形成椰树状,而多余8根,则枝干过于密集,呈现出伞形。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嫁接后管理还包括施肥管理,在每年的6月至9月,每隔25~30天,采用环沟法施复合肥1~1.5Kg/株。
[0031]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补充复合肥,可使

长枝榆

椰子树造型快速成型,缩短培育周期。
[003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该方法对

白榆

进行高处截干,插皮枝接

长枝榆

,通过对骨干枝条和侧枝的修剪管理,形成

长枝榆

椰子树造型的树木,本专利技术方法插皮枝接成活率高、操作难度低、节约工时和成本,可快速推向市场。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出的树木造型整体呈椰子树状,树干伟岸颀长,枝条自然飘逸,代表着一种文化主题,也蕴含着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可美化景观,靓化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1)栽种
[0036]3月中旬,挑选胸径为7~9cm的

白榆

树苗49株,在2.5米高度处截干,随后以株距和行距均为3m的间隔种植于试验田中。
[0037](2)嫁接
[0038]4月中旬,当白榆树干上有芽萌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枝榆椰子树造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种:在春季挑选胸径一致的白榆树苗,进行截干处理后,种植;(2)嫁接:待砧木白榆树干上有芽开始萌发时,插皮枝接,嫁接N个长枝榆接穗;(21)在砧木断面处的韧皮部纵切3-4cm切口,将韧皮部沿切口向两侧剖开0.3-0.5cm开口,得砧木切口;(22)以长枝榆的枝条作为接穗,在枝条下部斜削出长轴长3.5-4.5cm的椭圆斜切面,以此为正面,在其左右两侧和背面,削去3-4cm的表皮露出韧皮部,得长枝榆接穗;(23)将步骤(22)长枝榆接穗正面面向砧木的木质部,沿步骤(21)砧木切口插入,以长枝榆接穗的椭圆斜切面在砧木上露出0.2-0.4cm为宜;(24)用固定带将嫁接部位绑紧;(3)嫁接后管理:(31)嫁接枝条成活后,每个接穗保留1~2根健壮的骨干枝条及其上侧枝,将多余枝条剪除;(32)当骨干枝条平均生长至60~70厘米时,在距树干40~50厘米处对骨干枝条削顶,对其上侧枝不做处理;(33)8月中旬,修剪侧枝,对骨干枝条上距树干端三分之一处以下部位的侧枝进行剪除,对剩余部分的侧枝中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易超代嵩华樊彦聪陈丽英李银华邢智远郭向华王龙齐飞王潇依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丰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