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99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组件,外壳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组件固定在出风口处的外壳内,外壳上设有ATS控制器,风扇组件和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装置,风扇组件和除尘装置分别与ATS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用ATS散热风扇,在风扇组件和壳体的进风口之间设置除尘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公交车后期除尘人工成本,在无人为检修的情况下保证ATS系统长期稳定工作,极大的增加ATS系统在各种恶劣路况下的使用寿命。种恶劣路况下的使用寿命。种恶劣路况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0002]ATS全称为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即自动列车监控系统,传统公交车采用ATS散热系统。然而,由于底盘布置空间有限,导致大多数ATS 散热系统安装在半密闭舱体中,又因为ATS风扇采用吸风方式,导致ATS系统的布置方式只有散热翅板、散热管排外露,而散热风扇被遮挡于舱内。公交车在长期公交路况行驶的过程中,会导致ATS风扇扇叶背部积尘及ATS风扇电机内部积尘。
[0003]常规ATS系统不能自我诊断积尘程度及自我除尘,致使ATS系统不能及时除尘;大多公交车ATS风扇空间封闭在舱内,基本无法确认ATS系统内部及ATS风扇的积尘程度,往往依据司机经验、车辆水温、ATS异响异震等来判别积尘。而出现以上现象时,ATS就已经积尘严重,已经对其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产生不可恢复的影响;大多公交车ATS风扇空间封闭在舱内,除尘难度极大,且不拆除ATS系统的情况下,基本无法彻底除尘,长期以往积尘会导致ATS风扇动平衡精度严重下降,造成ATS风扇转速下降、风扇异响、扇叶异震等情况,直接导致ATS系统使用寿命下降,严重情况下ATS风扇烧毁,散热系统失效,间接影响动力系统稳定性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以解决ATS散热风扇积尘量无法预估,导致ATS系统使用寿命下降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风扇组件,外壳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组件固定在出风口处的外壳内,外壳上设有ATS控制器,风扇组件和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装置,风扇组件和除尘装置分别与ATS控制器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除尘装置包括至少两根除尘管,各除尘管的一端连通,除尘管的自由端向远离风扇组件的转动轴的方向延伸,朝向风扇组件方向的除尘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孔,除尘管内通入气体,以对风扇组件吹扫。
[0008]进一步的,除尘装置包括3-6根除尘管,各除尘管以风扇组件转动轴的周向均匀分布,除尘管为弧形管,除尘管的自由端靠近风扇组件。
[0009]进一步的,各除尘管的连通端连接有主管,主管的进气端与进气管连通,进气管连通至储气罐上,进气管上分别连通有限压阀和三通阀,三通阀与ATS 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三通阀的通断以控制除尘装置的开启状态。
[0010]进一步的,除尘装置还包括除尘电机,除尘电机包括电机壳,电机壳内设有过气腔,主管转动的穿过电机壳与过气腔连通,进气管穿过电机壳侧壁与过气腔连通,除尘电机与ATS控制器电连接。
的运行参数,判断风扇组件2的灰尘堆积量,以开启除尘装置6对风扇组件2除尘。
[0027]如图2所示,外壳1包括底壳11和固定在底壳11上的盖体12,底壳11 上设有进风口,底壳11呈矩形,盖体12整体呈锥台结构,锥台型盖体12 的内腔容纳风扇组件2,远离底壳11方向的盖体12上设有圆形的出风口,出风口处的盖体12上和风扇组件2上相对的设置安装孔,通过螺栓将风扇组件2固定在盖体12的外壁上。
[0028]通过高压气体对风扇组件2进行除尘,如图3-图5所示,除尘装置6包括至少两根除尘管63,各除尘管63的一端连通,除尘管63的自由端向远离风扇组件2的转动轴的方向延伸,朝向风扇组件2方向的除尘管63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孔631,除尘管63内通入气体,以对风扇组件2吹扫,从而达到除尘目的。
[0029]优选的,除尘装置6包括3-6根除尘管63,各除尘管63以风扇组件2 的转动轴沿周向均匀分布,除尘管63为弧形管,除尘管63的自由端靠近风扇组件2,弧形的除尘管63有效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提高单位压缩空气的除尘效率。
[0030]各除尘管63的连通端连接有主管62,主管62的进气端与进气管64连通,进气管64连通至储气罐65上。
[0031]进气管64上分别连通有限压阀66和三通阀67,三通阀67与ATS控制器3电连接,通过控制三通阀67的通断以控制除尘装置6的开启状态。
[0032]为了进一步提升除尘装置6的除尘效果,转动除尘管63以使除尘管63 扫描风扇组件2,从而扩大除尘管63的辐射面积,同时,能够排布少量的除尘管63,以防除尘装置6阻挡风扇组件2的进风量。除尘装置6还包括除尘电机61,如图6所示,除尘电机61包括电机壳611,电机壳611内设有过气腔,主管62转动的穿过电机壳611与过气腔连通,进气管64穿过电机壳611 侧壁与过气腔连通,除尘电机61与ATS控制器3电连接。
[0033]除尘电机61为直流步进电机,主管62端部的外壁设有自锁组件621,电机壳611内设有隔板612,隔板612将电机壳611内的腔体分为过气腔和自锁腔,自锁组件621置于自锁腔内,主管62的端部伸入到过气腔内,主管 62外壁与隔板612、电机壳611之间设有密封轴承。停止工作的状况下,主管62被除尘电机61的自锁组件621锁止,保证主管62固定,不影响风扇组件2的正常工作。除尘时,除尘电机61和电磁阀由ATS控制器3直接控制,风扇组件2被机械结构锁止,保证其不转动。
[0034]除尘电机61固定在支架5上,支架5固定在出风口处盖体12的内壁上,支架5包括连接圈51,连接圈51上设有与安装孔匹配的固定孔,通过螺栓将风机组件和支架5分别固定在盖体12的外壁和内壁上。
[0035]支架5还包括多根与连接圈51固定的L型的支杆52,各支杆52的端部均固定在定位圈53上,除尘电机61固定在定位圈53内,连接圈51和定位圈53同轴心设置。
[0036]盖体12下方的外壳1上设有水泵8,水泵8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底壳11上设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出水端设置在底壳11的下部,冷却管道的出水端与进水管连通,水泵8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ATS控制器3电连接,以减少冷却水管的布置难度及布置空间,增大进风量及散热效果。
[0037]风扇组件2的运行参数包括风扇组件2的电机的电流值和风扇的转速,除此之外,还可通过ATS控制器3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泵8的出水温度值、噪声传感器4检测到的噪声值以及加速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加速度值,若上述检测值大于阈值,则判定风扇组件2
需要除尘,ATS控制器3开启电磁阀和除尘电机61,储气罐65内的压缩空气通入除尘管63,并向风扇组件 2吹出压缩空气,以达到除尘目的。
[0038]ATS控制器3上设有用于检测风扇组件2噪声的噪声传感器4,风扇组件 2上设有加速度传感器7,噪声传感器4和加速度传感器7分别与ATS控制器 3电连接。
[0039]在除尘装置6对风扇组件2除尘的步骤中,包括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脉冲除尘模式:除尘电机61先旋转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ATS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风扇组件(2),外壳(1)相对的侧壁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组件(2)固定在出风口处的外壳(1)内,外壳(1)上设有ATS控制器(3),风扇组件(2)和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装置(6),风扇组件(2)和除尘装置(6)分别与ATS控制器(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ATS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除尘装置(6)包括至少两根除尘管(63),各除尘管(63)的一端连通,除尘管(63)的自由端向远离风扇组件(2)的转动轴的方向延伸,朝向风扇组件(2)方向的除尘管(63)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孔(631),除尘管(63)内通入气体,以对风扇组件(2)吹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ATS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除尘装置(6)包括3-6根除尘管(63),各除尘管(63)以风扇组件(2)转动轴的周向均匀分布,除尘管(63)为弧形管,除尘管(63)的自由端靠近风扇组件(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ATS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各除尘管(63)的连通端连接有主管(62),主管(62)的进气端与进气管(64)连通,进气管(64)连通至储气罐(65)上,进气管(64)上分别连通有限压阀(66)和三通阀(67),三通阀(67)与ATS控制器(3)电连接,通过控制三通阀(67)的通断以控制除尘装置(6)的开启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ATS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除尘装置(6)还包括除尘电机(61),除尘电机(61)包括电机壳,电机壳内设有过气腔,主管(62)转动的穿过电机壳与过气腔连通,进气管(64)穿过电机壳侧壁与过气腔连通,除尘电机(61)与ATS控制器(3)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ATS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除尘电机(61)为直流步进电机,主管(62)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元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