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89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伺服泵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包括伺服泵、伺服电机、油箱和泄压单元,所述泄压单元包括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和插装阀,插装阀包括进油端、出油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一阻尼器连接在伺服泵与控制端之间,插装阀的进油端与伺服泵连接,出油端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阻尼器连接在伺服泵与油箱之间。采用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一方面不需要通过反转伺服泵的方式来完成油压的卸除,另一方面,在第二阻尼的作用下,伺服泵内的油压处于循环状态,能够通过油压的缓慢释放,带走其内部的热量,使得伺服泵的工作寿命得到延长。作寿命得到延长。作寿命得到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伺服泵控制系统
,特别涉及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注塑机上的执行部件很多都采用液压驱动,由于液压驱动时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当油缸驱动执行部件执行一个动作结束时,油缸内被压缩的液压油会产生回弹,对电磁阀的切换产生巨大的油压冲击,同时也冲击油泵,同时也影响下个循环的执行动作。为了避免这种油压冲击,一般在电磁阀切换前,需要先对伺服泵中的高压油进行泄压处理,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伺服泵的反转进行泄压,但是由于目前注塑机所用的伺服泵均为正转不可以反转(可反转油泵价格极高),如果反转速度过快会加速伺服泵的磨损,严重影响伺服泵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伺服泵反转的方式泄压,会加速伺服泵的磨损,使其寿命缩短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包括伺服泵、伺服电机、油箱和泄压单元,所述泄压单元包括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和插装阀,插装阀包括进油端、出油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一阻尼器连接在伺服泵与控制端之间,插装阀的进油端与伺服泵连接,出油端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阻尼器连接在伺服泵与油箱之间。
[0006]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0007]伺服泵在工作时,油压通过第一阻尼器从插装阀的控制端进入到插装阀内,将插装阀的阀芯向下压紧并调节压力,多余压力(压力上限)通过插装阀打开卸至出油端,对于精密度较高的伺服泵,由于其密封性较非常好,也就是说油压长期保持在同一水平内,即伺服泵内的油压没有进行循环,这样伺服泵内的叶轮产生的热量无法被带走,因此这时伺服泵的油压会一点一点的通过第二阻尼器卸至油箱内,使得伺服泵内的油压处于循环的状态。
[0008]而当动作停止需要泄压时,关闭伺服泵后,插装阀控制端的油压会通过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卸至油箱中,使得插装阀的阀芯松开,伺服泵内的油压通过插装阀的出油端卸至油箱内,这样就完成了伺服泵的泄压,而如果没有第二阻尼器的设置,那么插装阀控制端的油压想要卸掉,也只能通过反转伺服泵的方式完成,虽然此时不需要转动太多,也依然对伺服泵有不良的影响,同时在低压时,流量的损失也减少。
[0009]因此采用本方案中的泄压系统,一方面不需要通过反转伺服泵的方式来完成油压的卸除,另一方面,在第二阻尼的作用下,伺服泵内的油压处于循环状态,能够通过油压的缓慢释放,带走其内部的热量,使得伺服泵的工作寿命得到延长。
[0010]进一步,所述伺服泵与插装阀的进油端之间连接有单向阀。
[0011]有益效果:单向阀的设置是为了保护伺服泵不受系统中波动压力的影响,比如突然受到大的油压负载时,单向阀能够防止其返到伺服泵内,对伺服泵产生不良影响。
[0012]进一步,所述插装阀的控制端与油箱之间连接有安全限压溢流阀。
[0013]有益效果:当系统中的油压超过了设定值,安全泄压溢流阀直接打开,将系统中的压力卸至油箱,保证系统的安全。
[0014]进一步,所述插装阀的进油端处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
[0015]有益效果:压力传感器的设置用于检测系统中的油压,当检测到系统中油压低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快速转动,使得伺服泵不断加压进油,而当检测到系统中油压达到设定值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在该转速下稳定的转动,使伺服泵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
[0016]进一步,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油箱之间连接有电磁阀。
[0017]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在大流量或者不需要精密高响应压力控制时,可以通过电磁阀来关闭第二阻尼器,这样起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伺服泵1、伺服电机2、油箱3、泄压单元4、第一阻尼器5、插装阀6、第二阻尼器7、进油端8、出油端9、控制端10、单向阀11、安全限压溢流阀12、压力传感器13、电磁阀14。
[002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
[0022]伺服泵1防反转泄压系统,包括伺服泵1、伺服电机2、油箱3和泄压单元4,其中伺服电机2与伺服泵1电连接,泄压单元4安装在伺服泵1的油口处,泄压单元4包括第一阻尼器5、插装阀6和第二阻尼器7,插装阀6包括进油端8、出油端9和控制端10,其中第一阻尼器5连接在伺服泵1与控制端10之间,插装阀6的进油端8与伺服泵1连接,而出油端9与油箱3连通,而第二阻尼器7连接在伺服泵1与油箱3之间。
[0023]为了保护伺服泵1不受系统中波动压力的影响,在伺服泵1与插装阀6的进油端8之间连接有单向阀11;另外在插装阀6的控制端10与油箱3之间还连接有安全限压溢流阀12,当系统中的油压超过了设定值,安全泄压溢流阀直接打开,将系统中的压力卸至油箱3,保证系统的安全。
[0024]另外在插装阀6的进油端8处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3,且压力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与伺服电机2电连接,该压力传感器13用于检测系统中的油压,当检测到系统中油压低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快速转动,使得伺服泵1不断加压进油,而当检测到系统中油压达到设定值时,则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2在该转速下稳定的转动,使伺服泵1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中。
[0025]本实施例中泄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
[0026]伺服泵1在工作时,油压通过第一阻尼器5从插装阀6的控制端10进入到插装阀6内,将插装阀6的阀芯向下压紧并调节压力,多余压力(压力上限)通过插装阀6打开卸至出油端9,对于精密度较高的伺服泵1,由于其密封性较非常好,也就是说油压长期保持在同一水平内,即伺服泵1内的油压没有进行循环,这样伺服泵1内的叶轮产生的热量无法被带走,即伺服泵1的油压会一点一点的通过第二阻尼器7卸至油箱3内,使得伺服泵1内的油压处于循环的状态。
[0027]而当需要泄压时,关闭伺服泵1后,插装阀6控制端10的油压会通过第一阻尼器5和第二阻尼器7卸至油箱3中,使得插装阀6的阀芯松开,伺服泵1内的油压通过插装阀6的出油端9卸至油箱3内,这样就完成了伺服泵1的泄压,而如果没有第二阻尼器7的设置,那么插装阀6控制端10的油压想要卸掉,也只能通过反转伺服泵1的方式完成,虽然此时不需要转动太多,也依然对伺服泵1有不良的影响。
[0028]实施例2基本如图1所示:
[002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第二阻尼器7与油箱3之间连接有电磁阀14,这样在大流量或者不需要精密高响应压力控制时,可以通过电磁阀14来关闭第二阻尼器7,这样起到节能的作用。
[00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包括伺服泵、伺服电机、油箱和泄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单元包括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和插装阀,插装阀包括进油端、出油端和控制端,所述第一阻尼器连接在伺服泵与控制端之间,插装阀的进油端与伺服泵连接,出油端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二阻尼器连接在伺服泵与油箱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泵防反转泄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泵与插装阀的进油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卓益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