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79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碳粉盒,包括:储粉仓,由在碳粉盒长度方向上的壁部和分别位于碳粉盒两端的两个相对侧壁围成的腔体;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轴支承在储粉仓的两相对侧壁间,用于搅拌储粉仓内的碳粉;透明部,位于储粉仓的底部,设于储粉仓的一个侧壁上;至少一个光反射装置,分布在搅拌轴上。其光反射装置与储粉仓的底表面之间不会形成搅拌不到、滞留碳粉的区域,回收利用过程中,易于清除残留的碳粉,提高了二次利用的碳粉盒的打印品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用碳粉盒
技术介绍
在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过程中,用户通常需要知道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碳粉盒内的碳粉佘量信息,以便及时更换碳粉盒。一种检测碳粉盒中的碳粉佘量的方法是利用光敏传感技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配备光线发射元件及光线接收元件。其中光线发射元件向碳粉盒的储粉仓发出红外光,光线接收元件可接受从储粉仓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图像形成装置根据光线接收元件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弱判断碳粉盒中的余粉信息。美国专利US649666281公开一种用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碳粉盒,具有由沿碳粉盒长度方向的壁部和两相对侧壁构成的容纳碳粉的储粉仓。一碳粉搅拌装置沿长度方向安装在储粉仓内,用于旋转搅拌碳粉。一透明部,在储粉仓的底部,位于其中一个侧壁上。一反射件,位于储粉仓的底部,粘贴在一支撑筋条上,距离透明部不超过40毫米。在搅拌装置的一端安装有一清洁件,在搅拌装置旋转的过程中,可清除透明部及反射件的表面粘附的碳粉。在碳粉盒内的碳粉量充足时,无论清洁件在搅拌装置旋转过程中如何清洁透明部,透明部上一直覆盖着一层碳粉,光线接收元件基本接收不到反射光。当碳粉盒内的碳粉被消耗得覆盖不了接受清洁件清洁的透明部时,图像形成装置的光线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穿过透明部,进入到碳粉盒内,后经反射表面反射,透过碳粉盒上的透明部位回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光线接收元件,在这个过程中,位于光束传播路径上的碳粉使经过的光束衰减。碳粉盒内的碳粉越少,光束衷减程度越弱,光线接收元件接收的反射光越强。当光线接收元件接受的反射光强到一设定值时,说明需要更换碳粉盒。为检测准确的需要,透明部需尽可能的位于储粉仓的底部,相应地粘贴有反射件的支撑筋条也需尽可能位于储粉仓的底部。通常情况下,支撑筋条距离储粉仓底部内表面的间隙有1-2毫米左右,该间隙的存在带来以下不可避免的缺陷一、在该间隙内存积的碳粉在碳粉盒使用过程中,不能通过搅拌机构的搅拌与其它部分的碳粉混合,影响打印品质;二、在回收使用过程中,该间隙内所附着的碳粉不易被清除,但经过清洗等过程,该部分碳粉的品质已大幅下降,当碳粉盒重新装填碳粉后,因运输或使用前的震荡等原因,该部分品质已下降的碳粉与新充填的碳粉重新混合,再次被用于成像,降低了打印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粉盒,光反射装置与储粉仓的底表面之间不存在搅拌不到、难于清洗的间隙区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碳粉盒包括可容纳碳粉的储粉仓,由在碳粉盒长度方向的壁部和分别位于碳粉盒两端的两个相对侧壁围成的腔体;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轴支承在储粉仓的两相对侧壁间,用于搅拌储粉仓内的碳粉;透明部,位于储粉仓的底部,设于储粉仓的一个侧壁上;至少一个光反射装置,分布在搅拌轴上。较好的方案是光反射装置有多个,该多个光反射装置距离储粉仓一个侧壁的距离相同。具有上述结构的碳粉盒,光反射装置分布在搅拌轴上,并与搅拌轴一起旋转,因此不会与储粉仓的底表面之间形成搅拌不到、滞留碳粉的区域,使碳粉盒在回收利用过程中,易于清除残留的碳粉,提高了二次利用的碳粉盒的打印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碳粉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碳粉盒储粉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碳粉盒的搅拌轴及光反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起见,这里不详细说明那些为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而不必要说明的一般部件,此外在整个附图中,同样的编号表示功能相同的元件。结合参照图1、图2、图3,碳粉盒B包括储粉仓1,储粉仓1是由在碳粉盒B长度方向上的壁部11和在碳粉盒B两端的两个相对侧壁12、13围成的一腔体,用于储存碳粉。储粉仓1内安装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通常由搅拌轴21和搅拌叶片(未示出)组成,并通过搅拌轴21可旋转地支承在储粉仓1的两相对侧壁12、13上,用于搅拌储粉仓1内的碳粉。在储粉仓1的一侧配备有供粉辊3,用于将搅拌好的碳粉提供给显影辊4。显影辊4位于送粉辊3的一侧,支承在碳粉盒B的框架上,其作用是将静电潜像显影。在显影辊4的上方安装有显影刮刀5,供将准备敷到显影辊4表面的碳粉分布成均匀的厚度。在储粉仓1的底部,在储粉仓1的侧壁12上设有透明部6。在使用碳粉盒B的图像形成装置(未示出)侧,设有光学元件,其一体带有一光线发射元件和光线接收元件。透明部6的位置正好对应于该光学元件,允许光线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通过透明部6,射入储粉仓1内。临近储粉仓1的侧壁12,搅拌轴21上安装有四个光反射装置7。四个光反射装置7在搅拌轴2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光反射装置7由支承架71和反射片72组成。支承架71固定在搅拌轴21上,其可与搅拌轴21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它方式固定在搅拌轴21上。反射片72的一面通过胶粘附在支承架71的自由端上,另一面形成反射表面。反射片72的中心距搅拌轴21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与透明部6的中心距离搅拌轴21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因此在搅拌轴21转动过程中,四个光反射装置7的反射片72可分别在经透光部6射入储粉仓1的光束的传播路径上通过,并将光束反射。反射片72的材料最好是镀铝塑胶片。由于光反射装置7安装在搅拌轴21上,其支承架71与储粉仓1的壁部之间没有搅拌不到、滞留碳粉的区域,因此在回收利用过程中,易于清除储粉仓1内残留的碳粉,可提高碳粉盒B在二次利用过程中的打印品质。本实施例中,四个光反射装置7距离储粉仓1侧壁12的距离是相等,这样可简化图像形成装置侧光线接收元件的设计。但是,四个光反射装置7距离储粉仓1侧壁12的距离可以是不同的,此时碳粉盒B可向图像形成装置提供多个反射表面及不同的光束传播行程,使图像形成装置获得更多的检测信息进行比较,以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依据本技术的构思得出许多不同的具体方案,例如,光反射装置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五个或其它数量,诸如此等微小改变以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碳粉盒,用于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向碳粉盒发出光束的光线发射元件和接受从碳粉盒反射的光的光线接收元件,所述碳粉盒包括储粉仓,由沿所述碳粉盒长度方向的壁部和分别位于所述碳粉盒两端的两个相对侧壁围成的腔体,用于储存碳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轴支承在所述储粉仓的两个相对侧壁间,用于搅拌所述储粉仓内的碳粉;透明部,设于所述储粉仓的一个所述侧壁上,位于所述储粉仓的底部,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光线发射元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光反射装置,分布在所述搅拌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装置有多个,沿所述搅拌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装置距离所述储粉仓的一个所述侧壁的距离不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装置距离所述储粉仓的一个所述侧壁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装置有四个。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装置包括支承架,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反射片,粘贴在所述支承架的自由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碳粉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的中心距离所述搅拌轴的中心轴线的垂直距离与所述透明部的中心距离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碳粉盒,用于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向碳粉盒发出光束的光线发射元件和接受从碳粉盒反射的光的光线接收元件,所述碳粉盒包括:储粉仓,由沿所述碳粉盒长度方向的壁部和分别位于所述碳粉盒两端的两个相对侧壁围成的腔体,用于储存碳粉;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轴支承在所述储粉仓的两个相对侧壁间,用于搅拌所述储粉仓内的碳粉;透明部,设于所述储粉仓的一个所述侧壁上,位于所述储粉仓的底部,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光线发射元件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光反射装置,分布在所述搅拌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