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自动化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72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其成分包含Bi、In、Ag和Sn;制备装置包括中频炉、盖体、真空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中频炉的底端设有流嘴,流嘴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磁阀,炉壁底部设有细管;所述盖体上分别设置有定压阀、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和热电偶,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两个搅拌棒,电动机和热电偶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真空调节系统包括高压气体装置、压力传感器和真空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柔性变形钎料熔化温度低、润湿性好、塑性强,延伸性好,可加工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实现柔性变形钎料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可靠。产品质量可靠。产品质量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自动化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钎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自动化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钎焊已经广泛应用于两种材料的连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行业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现如今已经有许多自动化加工装置,也有许多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的钎焊机器人,钎料自身的塑性差,可加工性差,增加自动化钎焊和高效钎焊的难度。
[0003]为解决钎料自身塑性差,可加工性能差也提出了许多方案,如粉状、浆状和膏状钎料,但使用起来遇到很多问题,如焊后粉状、浆状和膏状钎料容易堵塞零件的孔结构,钎焊时钎料用量不易控制等;也有提出粘带钎料,但是粘带中合金粉末分布不均匀,导致接头力学性能达不到预期标准,合金粉末也容易混入杂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存的钎料塑性差、可加工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自动化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其成分含量为:Bi的含量为39~45wt%,In的含量为2~4wt%,Ag的含量为0.1~0.3wt%,Sn为余量;所述的Bi的纯度≥99.9%,In的纯度≥99.99%,Ag的纯度≥99.99%,Sn的纯度≥99.999%。
[0006]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包括中频炉、盖体、真空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中频炉底部具有锥度,中频炉的底端设有流嘴,流嘴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磁阀,中频炉的炉壁顶部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炉壁底部设有细管;所述盖体设置在中频炉顶端,盖体上分别设置有定压阀、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和热电偶,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两个搅拌棒,电动机和热电偶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且热电偶与中频炉的中频线圈相连以监控中频炉内温度;所述真空调节系统包括高压气体装置、压力传感器和真空泵,高压气体装置通过进气管与中频炉相连通,真空泵通过排气管与中频炉相连通,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中频炉内侧,真空泵将中频炉抽真空后压力传感器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高压气体装置通入高压气体至指定压力,压力传感器再次反馈至控制系统使高压气体装置停止通入高压气体;所述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定压阀释放多余的压力。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频炉尾部锥度为5:1~10:1。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搅拌棒的搅拌叶片线速度不超过2m/s,且两个搅拌棒的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搅拌叶片为石英叶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高压气体为保护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保护气体为氮气、氩气或氦气其中的一种,还原性气体为氢气或一氧化碳其中的一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高压气体为氮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控制系统为计算机或工控机。
[0013]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按照Bi的含量为39~45wt%,In的含量为2~4wt%,Ag的含量为0.1~0.3wt%,Sn为余量,称量原料,并先将混合均匀的Bi颗粒和Sn颗粒放入中频炉;
[0015]步骤二、先用真空泵将中频炉抽真空,压力传感器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打开高压气体装置通入高压气体使炉内气压大于0.1MPa,压力传感器再次反馈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关闭高压气体装置;
[0016]步骤三、将中频炉温度设置为350

400℃,保温5min,得到SnBi熔体A,随着温度升高,中频炉内压力增大,控制系统控制打开定压阀进行排压至预定压力;
[0017]步骤四、将原料In和Ag混合,得到混合粉,用氮气将混合粉通过中频炉底部的细管吹入SnBi熔体A中,同时开启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匀速搅拌,且混合粉吹入完成后的30min内始终开启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吹入过程和搅拌过程由控制系统控制;
[0018]步骤五、制作完成后,待炉内温度下降至250℃,由控制系统打开电磁阀,将炉内液态钎料由流嘴浇注到模具中,得到柔性变形钎料。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制备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四所述氮气的气体压力为0.2~0.4MPa,In粉和Ag粉的混合粉吹入速度为2~3g/s。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一、本专利技术的柔性变形钎料熔化温度低、润湿性好、塑性强,延伸性好,可加工性强,解决了传统钎料自身脆性大,不利于加工成为各种所需形状的难题,为今后自动化钎焊或者特殊情况下钎焊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专利技术Sn

Bi钎料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抗拉强度,其中Sn

42Bi合金的延展性最佳,Sn

Bi合金中加入少量Ag形成细小的ε

Ag3Sn组织,有效提高了合金的延展性,显著改善了Sn

Bi钎料的塑性。Sn

Bi

In合金基体中固溶的In原子降低了Sn基体内Bi原子含量,有效改善Sn基体的塑性。
[0022]二、本专利技术装置可自动调节熔炼温度、炉内气压、填料、出料和搅拌工序,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实时为计算机反馈,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可实现柔性变形钎料的高度自动化生产。
[0023]三、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化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化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化制备装置的控制模式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动机,2、减速器,3、压力传感器,4、进气管,5、热电偶,6、细管,7、定
压阀,8、中频炉,9、中频线圈,10、搅拌棒,11、流嘴,12、电磁阀,13、真空泵,14、排气管,15、高压气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
[0025]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其成分含量为:Bi的含量为42wt%,In的含量为2.5wt%,Ag的含量为0.2wt%,Sn的含量为55.3wt%;所述的Bi的纯度≥99.9%,In的纯度≥99.99%,Ag的纯度≥99.99%,Sn的纯度≥99.999%。
[0026]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包括中频炉8、盖体、真空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中频炉8底部具有锥度,中频炉8尾部锥度为8:1,中频炉8的底端设有流嘴11,流嘴11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磁阀12,中频炉8的炉壁顶部设有进气管4和排气管14,炉壁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含量为:Bi的含量为39~45wt%,In的含量为2~4wt%,Ag的含量为0.1~0.3wt%,Sn为余量;所述的Bi的纯度≥99.9%,In的纯度≥99.99%,Ag的纯度≥99.99%,Sn的纯度≥99.999%。2.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频炉(8)、盖体、真空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中频炉(8)底部具有锥度,中频炉(8)的底端设有流嘴(11),流嘴(11)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磁阀(12),中频炉(8)的炉壁顶部设有进气管(4)和排气管(14),炉壁底部设有细管(6);所述盖体设置在中频炉(8)顶端,盖体上分别设置有定压阀(7)、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和热电偶(5),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1)、减速器(2)和两个搅拌棒(10),电动机(1)和热电偶(5)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且热电偶(5)与中频炉(8)的中频线圈(9)相连以监控中频炉内温度;所述真空调节系统包括高压气体装置(15)、压力传感器(3)和真空泵(13),高压气体装置(15)通过进气管(4)与中频炉(8)相连通,真空泵(13)通过排气管(14)与中频炉(8)相连通,压力传感器(3)设置在中频炉(8)内侧,真空泵(13)将中频炉(8)抽真空后压力传感器(3)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高压气体装置(15)通入高压气体至指定压力,压力传感器(3)再次反馈至控制系统使高压气体装置(15)停止通入高压气体;所述控制系统还可以控制定压阀(7)释放多余的压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频炉(8)尾部锥度为5:1~10: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变形钎料的自动化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棒(10)的搅拌叶片线速度不超过2m/s,且两个搅拌棒(10)的搅拌叶片旋转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吴港骆静宜杨晓红李帅何鹏龙伟民杜全斌温国栋贾连辉石磊上官林建崔大田彭进武胜金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