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02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其包括高温层、低温层,高温层两侧分别设置一层以上的低温层,其中高温层的固相线温度为175~260℃,低温层的固相线温度为60~160℃;本发明专利技术焊片形成焊点过程中,回流峰值温度不大于220℃,满足低温回流要求;焊片材料组成由于不完全使用共晶锡铋焊片,使得焊点在服役过程可以降低铋的供给,避免大量铋在界面上聚集,形成连续铋层脆性相,提高了焊点抵抗热载荷、与动态跌落载荷的能力。态跌落载荷的能力。态跌落载荷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的组成、形成焊点的方法,更具体的涉及用于替代低温锡铋焊片焊接的一种复合焊片,主要用于微连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最近的研究表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封装复杂度的提高,使得倒装芯片越来越薄,封装过程需要多个步骤来完成。大多数采用标准SAC305合金的超薄微处理器,会导致封装基板和PCB上出现严重的动态翘曲。当使用低于200℃回流的低温焊接工艺时,可以减轻此类缺陷并提高SMT产量;此外,较低的回流焊温度可以使用更便宜的基板,显著降低能源、材料和操作成本。根据2015年iNEMI(International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的路线图,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低温焊接技术解决方案(至少比SAC305合金的熔化温度低1%~20%)是急需攻克的一个难题。
[0003]实际上,就单一合金焊料而言,其可供选择的合金体系非常有限;因此,Sn-8Zn-3Bi、Sn-Bi和Sn-In基合金再次受到关注。而Sn-8Zn-3Bi合金由于Zn元素的活性,其配套焊接用的助焊剂,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Sn-Bi共晶合金(熔点138℃)则主要由于元素铋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在界面聚集形成,形成连续铋的脆性相,而影响其使用。Sn-In共晶合金(熔点:120℃)则因为熔点太低、力学性能较差、价格较高而更多的应用于热敏感器件、保险丝等合金。
[0004]复合焊料合金预制件(CN 102883851 B),提供用于高温焊接应用的层状复合预制箔。层状复合预制箔,在焊接器件,核心金属、液体焊料层和衬底金属反应并消耗低熔点焊料相,以形成高熔点金属间化合物相(IMC)。产生的焊接接头由被在衬底侧的IMC层包夹的延展性核心层组成。接头具有比初始焊料合金涂层的原始熔化温度高得多的再熔化温度,允许随后装配封装的器件。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高温焊接的无铅复合焊料预制件,且焊接前将不同焊片进行组装,形成预制复合焊料件。
[0005]针对目前的单一低温合金存在的容易在界面铋聚集,形成连续铋的脆性相以及熔点过低、力学性能较差、成本高等问题,且复合结构的焊片未涉及低温焊接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其包括高温层、低温层,高温层两侧分别设置一层以上的低温层,其中高温层的固相线温度为175~260℃,低温层的固相线温度为60~160℃;低温焊点的形成不再依赖于单一合金来形成均一焊点,而是以复合合金焊片的形式,在回流过程中形成预期的合金焊点,该焊片能抑制界面铋的脆性,提高复合焊片形成焊点抵抗热载荷、静力学载荷以及动态跌落载荷。
[0007]所述高温层的体积百分比为24% ~76%,低温层的体积百分比为76%~24%。
[0008]所述高温层的焊材为共晶焊材,选自Sn-0.7Cu合金、Sn-3Ag合金、Sn-3Ag-0.5Cu合金、Sn-Sb合金、Sn-Ag-X合金中一种,其中X选自Co、Ge、Ga、In、Mn、Ni、P、Pt、Sb、Bi、Zn、Cu、
Ce、Nd、La、Pr。
[0009]所述低温层的焊材为Sn-In合金、Sn-Bi合金、BiIn-X合金,其中X选自Ge、Ga、Ce、Nd、La、Pr。
[0010]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的制备方法:方法一,采用焊片叠层机械轧制的方法实现,即分别将高温层的焊材、低温层的焊材预轧制成厚度0.05mm~2mm的焊片,经酒精超声清洗、稀盐酸清洗、酒精超声清洗、干燥后;在高温层两侧放置一片以上的低温层,形成三层以上结构,放入轧机多次同向轧制,制得厚度0.05mm~1.0mm的复合焊片。
[0011]方法二,采用焊片热浸镀及轧制的方法实现,即将将高温层的焊材预轧制成厚度0.1mm~2mm的焊片,并将焊片剪裁出目标的尺寸,经酒精超声清洗、稀盐酸清洗、酒精超声清洗、干燥后;将低温层的焊材熔化,并将熔体温度保持在高于合金固相线温度5℃以上,并将高温层片体浸入低温层金属熔体中5~20s后,迅速提出冷却;热浸镀后的焊片放入轧机多次同向轧制,制得厚度0.05mm~1.5mm的复合焊片。
[0012]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的使用方法,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与焊接基材经回流焊接后形成;在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上涂敷助焊剂,将其置于一片铜片上或两片薄铜片中间并回流形成焊点,回流峰值温度不大于220℃;复合焊片3种焊点形成方法如图2所示。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复合合金焊片的形式,在回流过程中形成预期的合金焊点,该焊片适用于低温焊接元器件;(2)焊片形成焊点过程中,回流峰值温度低于220℃,满足低温回流要求;(3)焊片材料组成不完全使用共晶锡铋(Sn-58Bi)焊片,使得焊点在服役过程可以降低铋的供给,避免大量铋在界面上聚集而形成连续铋层脆性相,提高了焊点抵抗热载荷的能力;(4)与锡铟共晶合金对比,本发材料使焊点的静态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复合焊片形成的焊点断口的韧窝大而深,因此复合焊片的塑性较好,由于锡铋合金的混入,其剪切强度也大为提高,一次回流后其强度得到提升;(5)与锡铋共晶合金对比,复合焊片形成焊点的形式提高了焊点抵抗动态跌落载荷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复合焊片叠层机械轧制的方法示意图;图2为复合焊片焊点形成方法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复合焊片扫描电镜图;图4为实施例1复合焊片的DSC曲线;图5为实施例1复合焊片所形成焊点的截面图(50X);图6为实施例2复合焊片扫描电镜图;图7为实施例2复合焊片的DSC曲线;图8为实施例2复合焊片所形成焊点的截面图(50X);
图9为实施例3复合焊片扫描电镜图;图10为实施例3复合焊片的DSC曲线;图11为实施例4复合焊片扫描电镜图;图12为实施例4复合焊片的DSC曲线;图13为实施例5复合焊片扫描电镜图;图14为实施例5复合焊片的DSC曲线;图15为复合焊片/Cu(a)以及Sn-52In/Cu(b)形成的焊点剪切断口形貌图;图16为实施例6复合焊片扫描电镜图;图17为实施例6复合焊片的DSC曲线;图18为实施例6焊点结构图;其中图a、c为复合焊片与Cu形成的焊点结构,其中c为a图中的焊接界面局部放大图;图b、d为单一Sn58Bi共晶合金焊片与Cu形成的焊点结构,其中d为b图中的焊接界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0016]实施例1:本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包括24.51%高温层、75.49%低温层,高温层两侧分别设置一层的低温层,其中高温层焊材为Sn-0.7Cu合金,固相线温度为229.3℃,低温层焊材为Sn-52In共晶合金,固相线温度为120.5℃;上述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的制备如下(图1):分别将Sn-0.7Cu合金、Sn-52In共晶合金预轧制成厚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层、低温层,高温层两侧分别设置一层以上的低温层,其中高温层的固相线温度为175~260℃,低温层的固相线温度为60~1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其特征在于:高温层的体积百分比为24% ~76%,低温层的体积百分比为76%~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其特征在于:高温层的焊材为共晶焊材,选自Sn-0.7Cu合金、Sn-3Ag合金、Sn-3Ag-0.5Cu合金、Sn-Sb合金、Sn-Ag-X合金中一种,其中X选自Co、Ge、Ga、In、Mn、Ni、P、Pt、Sb、Bi、Zn、Cu、Ce、Nd、La、P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其特征在于:低温层的焊材为Sn-In合金、Sn-Bi合金、BiIn-X合金,其中X选自Ge、Ga、Ce、Nd、La、Pr。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温复合焊料合金焊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高温层的焊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巨擘蔡珊珊罗晓斌王加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