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57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充电辊,包括中部位于工作区和两端位于非工作区的辊体,及自两端面外伸的辊轴; 其特征在于: 辊体在非工作区内有径向凸出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充电辊
技术介绍
以碳粉为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在感光元件形成潜影之前,由充电辊对感光元件进行均匀充电。目前,采用这种方式充电的结构特征之一是充电辊与感光元件直接接触,作为这种设计思想的典型代表,CN1250890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名为“辊筒充电装置和采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使充电辊在工作中能确保与感光鼓表面的接触,在充电辊轴座下还设置了弹簧,该弹簧在径向迫压充电辊轴,使充电辊在受到来自感光鼓的径向约束才得以平衡,即如图5所示,充电辊3表面与感光鼓5表面直接接触,充电辊3对感光鼓5的表面进行均匀充电,充电辊3的表面与打印介质宽度相同的区域可称为工作区7,两端的区域为非工作区8。从理论上讲,清洁装置对感光鼓作理想的清洁,实际上,感光鼓并不能完全被清洁,尤其是用于高速复印机或打印机时。即在感光鼓清洁过程完成后,仍有少量的剩余碳粉留在感光鼓的工作区表面,由于充电辊是与感光鼓相接触并连同其转动的,这残留的碳粉被转送到充电辊上,导致充电辊由于沾污而发生不均匀充电,这一方面使得成像品质下降,另一方面,充电辊的耐用性下降。此外,由于充电辊通常具有海棉体或橡胶体材质的辊表面,易附着灰尘等杂质,也会对直接接触的感光鼓造成污染,这同样也会降低打印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交叉污染导致的打印品质下降问题,本申请人通过多年观察思考,并实验后发现,为达到给感光鼓均匀充电的目的,充电辊与感光鼓应保持接触这一传统观念并不正确,充电辊与感光鼓之间平行拉开一个适当的微小间隙,仍可正常进行对感光鼓的均匀充电。本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能够有效避免与感光鼓间产生交叉污染的充电辊。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充电辊非工作区内设置一个径向凸出部。这个凸出部与感光鼓的非工作区接触,从而使充电辊与感光鼓的工作区脱离接触,有效地避免了因工作区接触造成的交叉污染,使打印品质得到保障。上述的径向凸出部可以是环状体,即辊体基本上是一个两端半径略大的变径柱体。凸出部高出辊表面的高度依不同机型而有所不同,与充电辊的充电电压值有关,对于多数机型,通常凸出部高出辊表面0.03-0.04毫米,也就是环状体外环的半径与辊体工作区半径的差值为0.03-0.04毫米。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的充电辊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4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现有充电辊与感光鼓工作配合的示意图。以下结合本技术的几个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参见图1,充电辊3的非工作区内设置有径向凸出部2、4,通常凸出部有与轴1、充电辊3共轴线的圆柱形表面。作为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结构原理图,为表述方便起见,所有的附图对凸出部在径向上的厚度都加以夸大,其实际厚度是在0.03-0.04毫米之间。第一实施例参见图2,位于充电辊3两端的凸出部2、4是涂料层,可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也可用石墨等其他耐磨材料,凸出部2、4与感光鼓5接触,而充电辊3和感光鼓5的工作区段之间,有一个0.03-0.04毫米的间隙。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厚度均匀,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容易控制。第二实施例参见图3,位于充电辊3两端的凸出部2、4是套管,可采用聚四氟乙稀材料或其他耐磨材料,套管可直接紧套在充电辊两端,也可采用热收缩的方式,使充电辊3和感光鼓5工作区段之间产生0.03-0.04毫米的间隙。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制造加工快捷、操作简单。第三实施例参见图4,位于充电辊3两端的凸出部2、4是套筒,由于套筒较前述两例有较大的径向尺寸,可采用注塑件,套筒材料可采用聚四氟乙稀、聚甲醛、聚酰胺等耐磨材料。权利要求1.充电辊,包括中部位于工作区和两端位于非工作区的辊体,及自两端面外伸的辊轴;其特征在于辊体在非工作区内有径向凸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凸出部是环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高出辊表面0.03-0.04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充电辊,包括中部位于工作区和两端位于非工作区的辊体,及自两端面外伸的辊轴,辊体在非工作区内有径向凸出部。这个凸出部与感光鼓的非工作区接触,从而使充电辊与感光鼓的工作区脱离接触,有效地避免了因工作区接触造成的交叉污染,使打印品质得到保障。文档编号G03G15/02GK2575719SQ02249410公开日2003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苏建春, 丁雪平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春丁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