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德烈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54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包括:下叠车库和设置在所述下叠车库上方的上叠车库,其中,所述下叠车库凹陷地设置在主车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该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包括下叠车库、上叠车库,不仅增加停车位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地库的平面投影面积,从而降低地下室底板面积,大幅度降低造价;还可以为小区腾挪出更多实土的地面,增加未来绿化种植大型深根乔木,改善小区环境提供可能;同时可以不增加大车库的基坑支护高度,施工难度及成本不变;形成了大车库车位、上层车位和下层车位三种车位,便于针对不同的需求确定三种价格,有利于地下车位的销售。售。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库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充分利用停车空间,现有的地下停车库都采用立体机械升降式结构,这种地下停车库以框架作为车库主体,一般一个框架中上下两层共设有五个停车位和一个空移位,五个停车位就需要在框架内安装五个停车台板,再由多个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控制五个停车台板横移和升降,这种立体车库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同时现有地下停车库的停车位的空间一般都较小,使得停车难度较大。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包括:
[0006]下叠车库和设置在所述下叠车库上方的上叠车库,其中,所述下叠车库凹陷地设置在主车库中。
[0007]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下叠车库包括下叠停车区和扩大区,所述上叠车库设置在所述下叠停车区的上方,所述下叠车库与所述主车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坡道,所述上叠车库与主车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坡道。r/>[0008]优选的是,其中,所述主车库通过多个机械升降坡道选择性地与所述下叠停车区、所述上叠车库连通。
[000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机械升降坡道包括两个驱动机构、可动坡道板、第一禁闸、第二禁闸、第三禁闸、第一车牌摄像头、第二车牌摄像头、第三车牌摄像头;所述可动坡道板的坡道固定端与所述主车库铰接,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动坡道板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架、电机以及拉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主车库的内顶面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拉索的上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下端与所述可动坡道板的所述可动坡道板的坡道移动端连接,使得所述坡道移动端选择性与所述下叠停车区、所述上叠车库对接;
[0010]所述第一禁闸设置在所述主车库内并靠近所述坡道固定端,所述第一车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主车库的内顶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禁闸的上方,所述第二禁闸设置在所述下叠停车区内,所述第二车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上叠车库的内顶面并位于所述第二禁闸的上
方,所述第三禁闸设置在所述上叠车库内并位于所述第二禁闸的上方,所述第三车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主车库的内顶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三禁闸的上方,所述电机、第一禁闸、第二禁闸、第三禁闸、第一车牌摄像头、第二车牌摄像头、第三车牌摄像头分别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001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可动坡道板包括板体、两个下支架、承载板以及两个挂轴,所述板体与所述主车库铰接,两个所述下支架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下表面,并延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承载板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架之间,所述挂轴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端部,所述拉索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所述挂轴上。
[0012]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停车报警机构,所述停车报警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叠车库、所述上叠车库内的停车位内,所述停车报警机构包括多个报警灯、车位挡轮杆,所述报警灯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立柱上,所述车位挡轮杆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内端,所述车位挡轮杆包括两个预埋内杆、平置挡轮杆,所述停车位的内端设置有预埋孔,所述预埋内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预埋孔内,所述平置挡轮杆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预埋内杆之间,所述平置挡轮杆、所述报警灯分别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001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平置挡轮杆包括外弹性杆筒、通孔、多个内弧板、中间轴杆、多个辅助加强杆、多个柔性管、多个内弹簧、多个第一内挡杆、多个第二内挡杆以及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中间轴杆设置在所述外弹性杆筒内,并且所述中间轴杆的端部穿出所述外弹性杆筒并与所述预埋内杆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内挡杆均布在所述中间轴杆上,所述柔性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挡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内弹簧设置在所述柔性管内,所述第二内挡杆的一端与所述柔性管的另一端连接,并且三个所述第二内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弧板连接,所述内弧板抵顶在所述外弹性杆筒的内壁上,中间的所述第二内挡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辅助加强杆与相邻的所述柔性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柔性管内,并位于所述内弹簧与所述第一内挡杆的自由端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
[001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预埋内杆包括T型杆、梯形块、第一平置板、第一弹力伸缩杆以及内撑机构,所述内撑机构设置在所述预埋孔内,所述第一平置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弹力伸缩杆设置在所述预埋孔的上方,所述内撑机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平置板连接,所述梯形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平置板上,所述T型杆设置在所述梯形块上,所述平置挡轮杆设置在两个所述T型杆上。
[0015]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内撑机构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多个第二弹力伸缩杆、第二平置板、两个可动机构以及平置调节机构,所述第一U型板倒设在所述预埋孔内,所述第二U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板内,多个所述第二弹力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第二U型板的内底面上,所述第二平置板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弹力伸缩杆上;
[0016]所述可动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第三平置板、弹力支杆、平置挡杆、滑台机构以及可动板,所述滑台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上,所述可动板设置在所述置滑台内,所述第三平置板设置在所述可动板上,所述第一竖直杆、所述第二竖直杆、所述弹力支杆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平置板上,所述平置挡杆设置在所述弹力支杆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二U型板的竖直内壁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杆与所述第一竖直杆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竖直杆的上端穿出所述第一U型板上的条形孔并与所述第一平置板连接;所述平置调节机构包括平置气缸、平置撑管、平置顶杆以及支块,所述支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平置板上,所述平置撑管设
置在所述支块内,所述平置气缸设置在所述平置撑管内,两个所述平置顶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平置气缸的两侧,使得所述平置顶杆抵顶所述第一竖直杆。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该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包括下叠车库、上叠车库,不仅增加停车位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地库的平面投影面积,从而降低地下室底板面积,大幅度降低造价;还可以为小区腾挪出更多实土的地面,增加未来绿化种植大型深根乔木,改善小区环境提供可能;同时可以不增加大车库的基坑支护高度,施工难度及成本不变;形成了大车库车位、上叠车位和下叠车位三种车位,便于针对不同的需求确定三种价格,有利于地下车位的销售。
[001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叠车库(1)和设置在所述下叠车库(1)上方的上叠车库(2),其中,所述下叠车库(1)凹陷地设置在主车库(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叠车库(1)包括下叠停车区(11)和扩大区(12),所述上叠车库(2)设置在所述下叠停车区(11)的上方,所述下叠车库(1)与所述主车库(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坡道(13),所述上叠车库(2)与主车库(6)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坡道(1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库(6)通过多个机械升降坡道(3)选择性地与所述下叠停车区(11)、所述上叠车库(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升降坡道(3)包括两个驱动机构(31)、可动坡道板(32)、第一禁闸(33)、第二禁闸(34)、第三禁闸(35)、第一车牌摄像头(36)、第二车牌摄像头(37)、第三车牌摄像头(38);所述可动坡道板(32)的坡道固定端(321)与所述主车库(6)铰接,两个所述驱动机构(31)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动坡道板(32)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31)包括支撑架、电机(311)以及拉索(312),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主车库(6)的内顶面连接,所述电机(31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拉索(312)的上端与所述电机(311)连接,下端与所述可动坡道板(32)的所述可动坡道板(32)的坡道移动端(322)连接,使得所述坡道移动端(322)选择性与所述下叠停车区(11)、所述上叠车库(2)对接;所述第一禁闸(33)设置在所述主车库(6)内并靠近所述坡道固定端(321),所述第一车牌摄像头(36)设置在所述主车库(6)的内顶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禁闸(33)的上方,所述第二禁闸(34)设置在所述下叠停车区(11)内,所述第二车牌摄像头(37)设置在所述上叠车库(2)的内顶面并位于所述第二禁闸(34)的上方,所述第三禁闸(35)设置在所述上叠车库(2)内并位于所述第二禁闸(34)的上方,所述第三车牌摄像头(38)设置在所述主车库(6)的内顶面上并位于所述第三禁闸(35)的上方,所述电机(311)、第一禁闸(33)、第二禁闸(34)、第三禁闸(35)、第一车牌摄像头(36)、第二车牌摄像头(37)、第三车牌摄像头(38)分别与控制中心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坡道板(32)包括板体(323)、两个下支架(324)、承载板(325)以及两个挂轴(326),所述板体(323)与所述主车库(6)铰接,两个所述下支架(324)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板体(323)的下表面,并延所述板体(323)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承载板(325)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支架(324)之间,所述挂轴(326)设置在所述承载板(325)的端部,所述拉索(302)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环(303),所述固定环(303)套接在所述挂轴(326)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中局部紧叠式双层地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停车报警机构,所述停车报警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叠车库(1)、所述上叠车库(2)内的停车位内,所述停车报警机构包括多个报警灯(51)、车位挡轮杆(52),所述报警灯(51)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立柱上,所述车位挡轮杆(52)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内端,所述车位挡轮杆(52)包括两个预埋内杆(53)、平置挡轮杆(54),所述停车位的内端设置有预埋孔(106),所述预埋内杆(53)的下端设置在所述预埋孔(106)内,所述平置挡轮杆(54)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
预埋内杆(53)之间,所述平置挡轮杆(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坤谢德烈孙慧强
申请(专利权)人:谢德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