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48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建模,支持描述组成单元多态功能和多态故障及其影响的动态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步骤如下:1.基于智能体的多态系统要素抽象,将多态系统及其运行过程抽象为任务类智能体与系统类智能体。2.基于功能框图对抽象后智能体的功能多态性进行描述和分析。3.基于FMEA的智能体故障多态及影响分析,通过FMEA对抽象后智能体的故障多态性进行描述和分析。4.定义智能体功能与故障多态及智能体之间的交互规则。5.在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可靠性模型基础上,根据多次仿真结果,按评估系统的平均性能,R(t)=l(t)/n计算系统可靠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
所属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建模,支持描述组成单元多态功能和多态故障及其影响的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属于可靠性工程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往往把系统状态简化为“二态”,即系统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或处于完全失效的工作状态。但很多系统在完好工作状态与完全失效状态之间往往存在多个中间状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故障信息,对揭示系统故障规律和提高其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多态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0003]目前多态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多值决策图、多状态n中取k系统、马尔科夫模型、动态贝叶斯网络以及蒙特卡洛仿真等。但已有方法对系统及单元状态定义过于简化,对多态系统中各单元的多态功能和多态故障之间的动态行为和影响描述较少,无法准确评价多态系统的动态可靠性。此外,随着系统规模增加、结构复杂,这些方法的适用性不断下降。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价方法具有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智能体的多态系统要素抽象。基于面向智能体的分析思路,将多态系统任务和逻辑抽象为任务类智能体,实体要素抽象为系统类智能体。步骤二:基于功能框图的智能体功能多态与联系分析。根据系统功能框图所描述的功能架构和逻辑关系,对智能体功能多态及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步骤三:基于FMEA的智能体故障多态及影响分析。根据多态系统FMEA,对智能体故障多态、智能体内部的状态转移以及智能体之间的故障影响进行分析。步骤四:定义智能体功能与故障多态及交互规则。明确系统类智能体所包含的功能多态与故障多态,并分析智能体之间的交互规则。步骤五:基于蒙特卡洛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价。在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可靠性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多性能降级组合的系统多态故障判据,根据多次仿真结果,计算系统任意时刻的可靠度和平均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的“基于智能体的多态系统要素抽象”中,基于面向智能体的分析思路,将多态系统及其运行过程抽象为任务类智能体与系统类智能体。其中,任务类智能体为虚拟类智能体,是对任务和逻辑的抽象,系统类智能体是对多态系统中实体要素的抽象,是实体类智能体,用以描述各要素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多态功能及多态故障行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的“基于功能框图的智能体功能多态与联系分析”中,基于功能框图中所描述功能结构和运行逻辑,依次分析已识别智能体所包含的多个功能状态以及各状态间的时序和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运行过程中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多态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的“基于FMEA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强郭星任羿杨德真孙博王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