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48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包括跷跷板本体、发电装置、发声装置以及发光装置,发电装置分别与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电连接,用于对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供电,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安装于跷跷板本体;跷跷板本体包括横梁、旋转体和固定座,旋转体固定于横梁中央底部,且旋转体通过转轴枢接至固定座,发电装置安装于旋转体,发电机与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相连,通过旋转体相对于转轴的转动以驱使发电机发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发电供发出声光效果,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而且能降低安全隐患。而且能降低安全隐患。而且能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


[0001]本技术涉及跷跷板,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

技术介绍

[0002]跷跷板是健身、娱乐场所常见的器材,目前,各场所的传统跷跷板,包括一个支撑点和一个能在支撑点支撑下两侧倾斜的横梁,一般在外形上有一定改变,其功能比较单一。此外,市场上也有带发光功能或声音播放功能的跷跷板,由于其需要外接220V的电源,一方面不利于器材的安装和实施,对安装场地要求更复杂;另一方面还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儿童娱乐场所,发光和声音功能的虽然对使用者产生了较大吸引力,然而该功能却会带来因长期通电而容易发生的危险,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能够自发电供发出声光效果,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而且能降低安全隐患。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包括跷跷板本体、发电装置、发声装置以及发光装置,发电装置分别与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电连接,用于对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供电,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安装于跷跷板本体;跷跷板本体包括横梁、旋转体和固定座,旋转体固定于横梁中央底部,且旋转体通过转轴枢接至固定座,发电装置安装于旋转体,发电机与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相连,通过旋转体相对于转轴的转动以驱使发电机发电。
[0006]优选地,旋转体包括外壳、轴承和所述转轴,发电装置内置于外壳,外壳顶部形成与横梁固定的安装口,发电装置内置于外壳,轴承外圈分别固定于外壳两侧,轴承内圈固定于转轴两端,转轴两端固定于固定座。
[0007]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固定于旋转体,主动齿轮固定于发电机的输入轴,从动齿轮固定于转轴一端,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
[0008]优选地,固定座具有内腔,旋转体由内腔的腔口伸入内腔,固定座内腔的腔壁向上伸出形成防护板,该防护板用于遮挡旋转体,所述外壳的底部呈弧形,以减少与其它部件碰撞的可能。
[0009]优选地,外壳内置有声光控制盒,该声光控制盒与发电机电连接,发光装置包括LED灯带,发声装置包括扬声器,声光控制盒的通讯端分别与LED灯带、扬声器通讯相连。
[0010]优选地,外壳还内置有倾角传感器,该倾角传感器与声光控制盒的通讯端通讯相连,且该倾角传感器偏心固定于旋转体。
[0011]优选地,扬声器、声光控制盒均内置于旋转体,LED灯带安装于横梁。
[0012]优选地,横梁包括梁主体、缓冲块、坐垫和扶手,坐垫分别垫设在梁主体的两端,扶手固定于梁主体并位于坐垫前侧,缓冲块固定于梁主体下端并分别与坐垫位置对应。
[0013]优选地,梁主体开有通槽,通槽的槽口盖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透光孔,发光装置内置于通槽。
[0014]优选地,通槽、透光孔均沿梁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透光孔为多个,间隔分布于盖板,透光孔上安装有散光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横梁的两侧倾斜摆动,就能带动旋转体相对于转轴转动,进而驱使发电机发电,供发声装置、发光装置工作,实现自发电的声光效果,能够吸引使用者使用的同时,又能避免长期通电(不使用时通电)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使本技术在能源的使用上更安全、更节能、更清洁,特别能吸引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满足其探索欲,趣味性更强,而且无需外接电源,对安装场地没有特殊要求,更加实用,也更利于推广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自发电声光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旋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示发电机、扬声器、声光控制盒、倾角传感器);
[0019]图3为本技术旋转体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声光控制盒对外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1、发电机;2、扬声器;3、横梁;31、梁主体;32、缓冲块;33、坐垫;34、扶手;35、盖板;36、散光板;4、旋转体;41、外壳;411、安装口;42、轴承;43、转轴;5、固定座;51、内腔;52、防护板;6、传动机构;61、主动齿轮;62、从动齿轮;7、声光控制盒;8、倾角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如图1、2、5所示的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包括跷跷板本体、发电装置、发声装置以及发光装置,发电装置分别与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电连接,用于对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供电,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安装于跷跷板本体;跷跷板本体包括横梁3、旋转体4和固定座5,旋转体4固定于横梁3中央底部,且旋转体4通过转轴43枢接至固定座5,发电装置安装于旋转体4,发电机1与转轴43通过传动机构6传动相连,通过旋转体4相对于转轴43的转动以驱使发电机1发电。
[0025]使用者使用时,将带动横梁3两侧倾斜摆动,通过横梁3的两侧倾斜摆动,就能带动旋转体4相对于转轴43转动,进而驱使发电机1发电,供发声装置、发光装置工作,实现自发电的声光效果,能够吸引使用者使用的同时,又能避免长期通电(不使用时通电)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使本技术在能源的使用上更安全、更节能、更清洁,特别能吸引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满足其探索欲,趣味性更强,而且无需外接电源,对安装场地没有
特殊要求,更加实用,也更利于推广安装使用。
[0026]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体4包括外壳41、轴承42和所述转轴43,发电装置内置于外壳41,外壳41顶部形成与横梁3固定的安装口411,发电装置内置于外壳41,轴承42外圈分别固定于外壳41两侧,轴承42内圈固定于转轴43两端,转轴43两端固定于固定座5。使用者上下运动带动横梁3左右倾斜,横梁3带动旋转体4绕转轴43转动,从而驱动传动机构6,进而带动发电装置输入轴转动,最终产生电流。而发电装置通过安装口411可安装在外壳41内,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
[0027]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6包括主动齿轮61和从动齿轮62,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发电机1固定于旋转体4,主动齿轮61固定于发电机1的输入轴,从动齿轮62固定于转轴43一端,主动齿轮61与传动齿轮啮合。本例优选从动轮半径大于主动轮,以使发电机1输入轴获得更大扭矩和转速;通过主动齿轮61和从动齿轮62的啮合作用,能缓冲旋转作用力,以使横梁3的左右倾斜更平稳。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座5具有内腔51,旋转体4由内腔51的腔口伸入内腔51,固定座5内腔51的腔壁向上伸出形成防护板52,该防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跷跷板本体、发电装置、发声装置以及发光装置,发电装置分别与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电连接,用于对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供电,发声装置和发光装置安装于跷跷板本体;跷跷板本体包括横梁、旋转体和固定座,旋转体固定于横梁中央底部,且旋转体通过转轴枢接至固定座,发电装置安装于旋转体,发电机与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相连,通过旋转体相对于转轴的转动以驱使发电机发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旋转体包括外壳、轴承和所述转轴,发电装置内置于外壳,外壳顶部形成与横梁固定的安装口,发电装置内置于外壳,轴承外圈分别固定于外壳两侧,轴承内圈固定于转轴两端,转轴两端固定于固定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固定于旋转体,主动齿轮固定于发电机的输入轴,从动齿轮固定于转轴一端,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发电声光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座具有内腔,旋转体由内腔的腔口伸入内腔,固定座内腔的腔壁向上伸出形成防护板,该防护板用于遮挡旋转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崇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